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3篇
综合类   30篇
水产渔业   7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安徽南漪湖浮游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安徽南漪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为其渔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浮游动物共89种,其中原生动物23属34种,占总种数的38.20%;轮虫23属37种,占总种数的41.57%;枝角类11属15种,占总种数的16.85%;桡足类3种。占3.37%。优势种因季节而异,主要有累枝虫、螺形龟甲轮虫、针簇多枝轮虫、象鼻潘、剑水蚤。浮游动物最高生物量出现在夏季,主要是由于枝角类大量出现;生物密度最高量出现在2004年春李,主要是因为原生动物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92.
将草鱼、鳙进行二二人工繁殖,获得了草鱼、鳙、草鱼(雌)×鳙(雄)等3个F1组合.运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和框架分析法分析这3个组合1龄阶段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在可数性状中,背鳍棘数、臀鳍棘数、胸鳍棘数、腹鳍棘数在这3个F1组合中都一致.对其他可数性状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草鱼与草鱼(雌)×鳙(雄)在背鳍数、臀鳍数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它们与鳙之间都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草鱼、鳙、草鱼(雌)×鳙(雄)在胸鳍数、腹鳍数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上都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对这3个子代组合的可量性状与框架数据进行体型参数的比较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草鱼(雌)×鳙(雄)在形态上较接近于母本草鱼.  相似文献   
93.
采用磁珠富集法,以生物素标记的(CA)10寡核苷酸为探针,构建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根据微卫星位点的侧翼序列设计引物,随机挑选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32对引物,引物荧光标记后对24个三角帆蚌个体分别进行PCR扩增,共筛选出20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结果表明,20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5~20,有效等位基因数2.321 3~13.260 3。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18 2~1.000 0和0.582 5~0.946 1;PIC值0.547 2~0.919 9;其中14个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本研究筛选的20个微卫星标记可作为三角帆蚌遗传多样性、种群遗传结构等研究的理想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4.
长江蟹和辽河蟹性腺及肝脏指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应森  郭延 《水利渔业》2001,21(1):10-12
统计分析了长江和辽河水系的河蟹在性成熟期其肝脏和性腺指数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河蟹性腺指数和肝脏指数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两水系河蟹在8~11月,肝脏指数越来越小。性腺指数越来越大。性腺指数的变化与肝脏脂数的变化密切相关,进一步证实了河蟹性腺发育的能量主要来源于肝脏。但两水系河蟹性腺和肝脏发育也有明显差异。辽河蟹性腺发育时间比长江蟹早1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95.
河蟹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之一。近几年来,我国的河蟹养殖业发展迅速,河蟹养殖也已形成规模化,但同时也带来了种质、资源、环境及病害等诸多问题。由于持续过度捕捞,河蟹的天然资源每况愈下;不同水系间河蟹的盲目引种和苗种的无序流动,造成种质混杂与种质严重退化,种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河蟹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多年的快速发展,长江流域的绝大多数湖泊等大水面已开展了河蟹养殖,养殖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造成养殖环境不断恶化,病害频繁发生。为了我国河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针对当前河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一次整理和规范。 新年伊始,本刊特约上海水产大学王武、成永旭、李应森三位教授推出有关河蟹的专题讲座,对河蟹的生物学、河蟹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仔蟹培育技术、1龄蟹种培育技术、商品蟹养殖技术、蟹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96.
成蟹养殖是指将幼蟹养成商品蟹的过程.目前我国的河蟹人工养殖发展较快,技术趋于成熟.以养殖水域的类型来划分,主要有池塘养蟹、湖白养蟹、稻田养蟹、河沟养蟹等.  相似文献   
97.
对河蟹的大眼幼体进行为期5~8个月的饲养,这一过程便是蟹种培育。其中饲养20~30d,蟹苗蜕壳3~5次,规格一般达到每公斤1万~2万只,称为仔蟹,此期的仔蟹似黄豆大小,故也称豆蟹;豆蟹以后,经同塘或分塘饲养到当年年底或翌年3月~4月份,大部分幼蟹长成规格为5~10g,每公斤100~250只时称为一龄蟹种,其甲壳似大衣钮扣大小,故又称扣蟹。1蟹苗质量的鉴别1.1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蟹苗质量标准1.1.1日龄:6日龄以上。1.1.2体色:淡姜黄色,群体无杂色苗1.1.3盐度:4以下。1.1.4重量:14~16万只/kg。1.1.5规格:群体大小一致,规格整齐。1.1.6活动能力:将其放在蟹苗箱…  相似文献   
98.
本文报道了长江水系和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在安徽省女山湖围网区的生长性能的研究结果。(1)两水系河蟹的生长速率各月略有差异,长江蟹3月-7月生长速度稍低于辽河蟹,但差异不显著(P〉0.05);8月-10月份长江蟹生长快于辽河蟹,差异极显著(P〈0.01)。(2)辽河蟹青春期蜕壳时间比长江蟹提前30d,生殖洄游期也相应提前30d。(3)两水系河蟹养成的商品蟹规格、增重倍数和回捕率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认为,长江蟹在淮河流域湖泊中网围养殖的生长性能指标优于辽河蟹。  相似文献   
99.
使用三角帆蚌、池蝶蚌作为亲本进行自交与杂交,获得了4群体F1。对实施手术无核插片手术后1年、2年、3年的4群体F1的养殖效果与育珠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各年龄组育珠性能方面,反交F1>池蝶蚌>正交F1>三角帆蚌,且反交F1具有显著杂交优势;正交F1在壳长、成活率方面具有一定杂交优势,其它方面指标均低于池蝶蚌,略高于三角帆蚌。实施插片手术3年的反交F1较同龄的三角帆蚌每只蚌平均产珠重量增加31.96%,大规格珍珠(Φ>8 mm)比例增加2.71倍,成活率提高20.14%;较同龄的池蝶蚌每只蚌平均产珠重量增加14.95%,大规格珍珠(Φ>8 mm)比例增加54.01%,成活率提高10.14%。  相似文献   
100.
暗纹东方鲀属有毒的洄游性鱼类,但其肉质鲜美,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颇受消费者的欢迎.暗纹东方鲀自1991年人工繁殖成功以来,今年全国已有生产近百万尾仔鱼的能力,为推动暗纹东方鲀的养殖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滥捕亲鱼和水质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江中暗纹东方鲀资源趋向枯竭.今年长江口捕捞的亲鱼价格猛增至2000~3000元/公斤,所以人工培育暗纹东方鲀亲鱼进行人工繁殖是当务之急.近几年作者在暗纹东方鲀养殖和人工繁殖探索过程中有几点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