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62篇
  5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七彩神仙鱼集约化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彩神仙鱼(Symphysodon aequifasciata)是名贵的热带观赏鱼之一.原产地为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因其雍容华丽,备受观赏鱼爱好者的宠爱,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该鱼对养殖条件与养殖技术要求苛刻,稍有不慎.就难获得成功.我们从1999年起,在80 m2的平房内,利用水族箱进行七彩神仙鱼的集约化养殖技术研究.经过3年的摸索,在2002年自繁自养共培育出七彩神仙鱼2万余尾,获纯利19.25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2.
生态脆弱带的生态安全问题是当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将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界面理论与景观生态学中的异质性过渡区域——生态脆弱带相结合,从界面理论、生态脆弱带、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出发,从基本特征和结构功能两方面分析了界面和生态脆弱带的相关性,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地里边界法、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及移动窗口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生态脆弱带的生态安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伊犁河谷湿地镰叶锦鸡儿群落调查样方中,共有64种植物,隶属于29个科,6个株生长型,3个根生长型,6个生活型,5个水分生态类型。其中,菊科和禾本科种类最多,各占14.0%,豆科占12.5%;株生长型结构以直立型种类最多,占39.0%,分枝型和丛生型分别为25.0%和22.0%;根生长型结构以直根型的种类最多, 占50.0%,刷状根型和根茎型各占25.0%;生活型结构以地下芽植物最多,占42.0%,地面芽植物次之,占33.0%,一年生植物占12.5%;水分生态类型结构以中生型种类最多,占57.8%,中旱生型和中湿生型分别为14.0%和12.5%。以上结论表明,伊犁河谷湿地镰叶锦鸡儿群落具有中温带群落植株和根系特点,典型的中温带地下芽植物气候特征和中生生境条件特征。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三裂叶豚草的生长群落,分析三裂叶豚草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于2008-05-28-06-28,利用样方法,调查沈阳东陵公园附近公园(5个样点)、农田(3个样点)、高速公路附近(4个样点)、桑园(4个样点)和路边(4个样点)5个生境中,三裂叶豚草分布样点杂草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果】所调查生境分布样点中,共有杂草28科71种,其中以菊科、藜科、蓼科居多。从发生频率10%的34种杂草在前2个主成分上的负荷量可以看出,影响三裂叶豚草的主成分因素是人为干扰程度和土壤水分条件,可知三裂叶豚草是喜干扰且适宜生活在土壤水分含量较大的生境内,据此将分布样点分为3个聚类群。随着人为干扰程度的增强,三裂叶豚草的重要值升高,同时样方中物种的丰富度随三裂叶豚草重要值的增大而下降,说明在不同生境中,三裂叶豚草的大量滋生降低了生物多样性。【结论】三裂叶豚草对入侵地生物多样性具有破坏作用,故在防除三裂叶豚草时,首先应严把植物检疫关,同时应加强生态安全宣传和生态学教育,以建立生态安全的人类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45.
以城乡一体化为视角,论述了都市农业规划的相关问题。介绍了城乡一体化和都市农业的涵义,探讨了城乡一体化与都市农业之间的辩证关系。从空间布局、产业结构、配套服务、新农村建设4个方面论述了铁岭县凡河都市农业区规划的基本思路,并从政策、技术、资金、信息4个角度阐述了规划的保障体系,以为促进都市农业的发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为了探究紫花苜蓿与禾草单、混播越冬期根系生理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以龙牧806、敖汉苜蓿、草原3号3个品种为试材,以草地羊茅为混播禾草,在我国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分别设置苜蓿单播区与苜蓿-草地羊茅混播区,调查苜蓿越冬率,测定苜蓿根系在秋末至翌年春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4项指标的动态变化,并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品种不同,苜蓿单混播越冬率表现不一;苜蓿与禾草混播效果好于单播,混播越冬率达到90%以上;草原3号与龙牧806单、混播越冬率差异显著,不同品种之间单播越冬率差异不显著。各品种单播区与混播区苜蓿根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随气温下降而增加,翌年春,随气温回升而降低,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在10月末达到最大值,平均含量为15.27%;草原3号和龙牧806单混播可溶性蛋白在10月末达到最大值,敖汉苜蓿单混播则是在11月中旬达到最高值;游离脯氨酸则在11月中旬达到最高值,且草原3号混播组合值最高,为21.84 mg·g-1。POD活性随温度变化呈现先升后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供试组合抗寒性大小依次为草原3号+草地羊茅龙牧806+草地羊茅草原3号龙牧806敖汉+草地羊茅敖汉苜蓿。本研究结果为提高紫花苜蓿在高寒地区的适应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7.
安徽砀山县,地处黄河故道两岸,因盛产砀山酥梨而出名.全县4.7万hm2连片果园,堪称世界之最;其中3.3万hm2是梨,因此,又有中华梨都之称.解放前的砀山梨树一直保持自然生长状态.当时,有人看到树枝太多,难以上树摘梨,就用斧头、砍刀或锯,砍掉或锯除几个大枝,以便于上树作业,从来没有"整形修剪"这一说法.因此,自然生长的梨树,整个树冠呈紊乱而郁闭状态,产量低,品质差.必须进行科学有序的整形修剪,方能够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长寿的目的.现将砀山梨树整形修剪措施的发展演变介绍如下,供大家探讨.分类号:S6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345X(2013)06-0017-02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木材选择性激光烧结制造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从微观上分析了木材在各向异性下的燃烧机理,提出了功率密度的计算公式,对木材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参数确定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9.
松嫩平原榆树疏林植物组分的结构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建东  杨允菲 《草地学报》2003,11(4):277-282,300
松嫩平原植被是蒙古、东北、兴安和华北4个植物区系成分相接触的区域,在全区所设的10个榆树疏林调查样地40个样方中,共有89种植物,隶属于26个科,6个株生长型,4个根生长型,6个生活型,4个水分生态类型,13个分布区型和6个饲用价值类型。其中,菊科种类最多,占22.5%;禾本科和豆科分别占15.7%和12.4%。株生长型结构以分枝型种类最多,占39%;直立型和丛生型分别为2l%和16%。根生长型结构以直根型的种类最多,占66%;根茎型和刷状根型分别为17%和16%。生活型结构以地面芽植物最多,占43%;地下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次之,各占15%;地面-地下芽植物占12%。水分生态类型结构以中生型种类最多,占63%;中旱生型次之,占19%。分布区型结构以蒙古-东北-兴安-华北分布区型的种类最多,占30%;蒙古分布区型次之,占16%。饲用价值类型以中、低等质量的种类最多,占46%;优、良牧草种类占31%。松嫩平原榆树疏林具有典型的温带地面芽植物气候、中生生境条件、植物分布区型结构复杂、饲用价值较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50.
松嫩平原蒙古蒿无性系种群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蒙古蒿为根茎型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在生长季后期,分株在根颈处产生两种芽越冬,翌年根颈芽和根茎顶端芽均可发育为分株。通过对蒙古蒿的研究,创建了按根茎芽的繁殖世代数划分根茎型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种群无性系分株的年龄及鉴别方法,以及用不同世代成员的数量配置来分析草本植物种群分株的年龄结构。龄级的划分标准是;由根茎顶端芽形成的分株为营养繁殖一代,作为1供级;1龄级分株死亡后,由根颈芽第1次萌生向上生长的分株为营养繁殖二代,作为2龄级;2龄级分株死亡后,由根颈芽第2次萌生向上生长的分株为营养繁殖三代,作为3龄级。鉴别时,如果分株顶端受损发生在根颈区以上的任何分枝均仍为原龄级,而不为下一个世代的龄级;如果根颈区有2个以上的芽同时萌生向上生长成株,则划分为同龄级。蒙古蒿的根茎芽最多可营养繁殖3个世代,根颈的生活年限最多为4年。在松嫩平原割草场,蒙古蒿种群进入开花期以后,种群由营养分株和生殖分株组成。各分株组分均有3个龄级,其数量和生物量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生殖分株的生产力是营养分株的4—7倍。蒙古蒿芽库的潜在种群呈增长型年龄结构。分株根颈的繁殖潜力以1龄级最大,随着龄级的增加依次减弱。如果环境条件有利,蒙古蒿种群将以每年10cm的速度扩展种群的生态位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