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2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在温室通过不同温度、赤霉素对种球的处理和分批栽植来调控晚香玉发芽和开花.结果表明:10月份的低温处理使晚香玉种球发芽率达60%以上,低温和赤霉素处理均能提高晚香玉单瓣品种的开花率;40 mg/L赤霉素处理也可显著提高重瓣品种的发芽率.11月和12月栽种的种球以低温+高温和低温+高温+GA3(2)处理组合的发芽率高,达82%以上,但赤霉素处理无影响;开花率以低温+高温+GA3处理组合最高.综合分析认为:重瓣品种种球的早期赤霉素处理可有效提高种球发芽率,但降低开花率;低温和高温处理则可有效地提高其种球发芽率和开花率.  相似文献   
12.
霍树春  李建科  李锋  赵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394-7395,7397
作为一种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已广泛应用于农林园艺业。但因其不稳定的特殊结构,使得赤霉素的剂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就当前国内外赤霉素的主要剂型及其应用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3.
以研究复合涂膜保鲜剂为目的,将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作为成膜基质,以脂质、乳化剂、增塑剂为辅料,研究了各种成分的添加量对膜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涂膜保鲜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主要成膜材料的最佳配比为1:1:1,当三者总浓度为1.2%时,辅助成分适宜用量为硬脂酸0.2%、单甘酯0.2%、甘油1%,此时复合膜综合性能最优。对苹果进行常温涂膜保鲜试验表明,该涂膜保鲜剂具有一定的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14.
遗传变异是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决定着生物的存在和发展,因而成为人类极力要揭开其奥秘并进行能动性改造的方面之一.科学技术的进步赋予人类越来越多的能动性,在蜜蜂遗传研究上也是如此.遗传学家和养蜂学家不仅揭开了蜜蜂遗传变异之迷,而且通过遗传育种改良了它们的遗传特性,培育出许多新的优良蜂种而造福于人类.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以及与养蜂学的相互渗透,这种能动性手段增加了,进程也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15.
核桃油对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不同剂量核桃油连续给小鼠灌胃,3周后检测小鼠肝、脑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7mL/(kg·d)核桃油可显著(P<0.05)提高小鼠肝、脑组织中T-AOC,SOD,CAT,GSH-PX的活力,表明该剂量核桃油可以提高酶的抗氧化作用,且剂量达33mL/(kg·d)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北方温室栽培费约果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费约果生长结果特性,探讨其在设施生产中所需要的环境和技术条件,进行了费约果的引种和设施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北方加温温室中的费约果植株生长正常,2 a生植株中结果的植株占13%,结果树的平均结果数量为6个。267株费约果植株中以直立型和半开张型的分别为42%和45%,开张型植株为13%。但是,开张型植株进入结果期的最多,占总植株数的40%,半开张树型的占12%,直立树型的占13%。在含盐量0.25%,pH 8.1的土壤上,64%的费约果植株生长正常,15%轻度黄化,18%中度黄化,3%重度黄化。  相似文献   
17.
经丙酮沉淀、硫酸铵盐析、DE—52柱层析从中华蚱蜢中提取纯化获得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当丙酮加入量为提取液体积的1.4倍,硫酸铵饱和度60%联用时能得到最佳的纯化效果,再经DE—52柱层析进一步纯化,效果更佳。经纯化的酶比活力为2411U/mgpro,纯化倍数为141,酶的回收率为41%,亚基分子量为16 000Da。  相似文献   
18.
不同处理对野生大豆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野生大豆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采用刻伤、冰冻、浓硫酸、温水浴等方法,对成熟度一致的天津七里海野生大豆种子进行处理,观察它的发芽情况,并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对野生大豆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同。刻伤处理的种子各项指标远高于对照;浓硫酸处理(15 min)仅次于刻伤处理,且无明显差异;其次是浓硫酸处理(5 min);然后是冰冻处理,虽然冰冻处理发芽势比浓硫酸处理(5 min)高,但发芽率比浓硫酸处理(5 min)稍低,二者无明显差异;而温水浴处理在本试验中不利于野生大豆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19.
20.
甘肃棘豆毒性及其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肃棘豆是棘豆属植物中的一种,为多年生豆科有毒植物,广泛分布于西北地区高山草甸草原,在甘肃省甘南州、临夏州及永登、天祝、肃南等县草原分布面积大,引起家畜中毒发病率高.仅天祝、肃南两县,甘肃棘豆分布面积达200万亩,每年都引起大批山羊、绵羊、马中毒,致使母畜流产及家畜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巨大,对当地畜牧业构成严重威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开展棘豆毒物学、中毒病研究的同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有益尝试.结果表明,棘豆经脱毒处理或采用间歇饲喂方式,对于草食家畜有一定饲喂效果,但可引起一些血液指标的升高,并可能影响动物的繁殖性能,实际应用较为费时,不易推广.依据对棘豆植物有毒成分结构和性质的认识,经对草食动物及杂食动物试验研究,不同动物对棘豆毒性的敏感性不同,其中杂食动物对棘豆植物易感性低,其添加量只要控制在一定限量内(10%以下),长期饲喂杂食动物较为安全.为便于推广应用,笔者等对甘肃棘豆的毒性及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以便为甘肃棘豆开发为杂食动物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