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5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木薯华南5号(SC5)和华南8号(SC8)微茎尖为外植体,通过比较试验,对微茎尖的长度、初始培养基、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将长度为0.4~0.5 mm的木薯微茎尖外植体接种于初代培养基MS+6-BA 0.01 mg/L+NAA 0.02 mg/L+GA31.0 mg/L上培养30 d后,SC5和SC8成活率均达60.0%以上;初代培养的小苗在继代和生根培养基MS+NAA 0.02 mg/L上培养35 d后,SC5和SC8增值系数均达4.0以上,生根率达100%。建立了SC5和SC8木薯微茎尖离体培养技术体系,为下一步木薯脱毒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拟南芥和蓖麻的SAD基因同源区域,设计引物并以木薯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长度为240 bp的基因片段,命名为木薯SAD.序列相似性检索结果表明,木薯SA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基因库中登陆的大戟科植物蓖麻、千年桐的mRNA序列同源性达94%,与大豆、芝麻、葵花等油料作物的mRNA序列同源性分别达到87%、86%和82%:系统进化分析进一步表明,木薯SAD基因与大戟科植物蓖麻、麻疯树和千年桐的亲缘关系最近,该结果与传统分类学将木薯与蓖麻、千年桐和麻疯树归于大戟科的结论相符,而木薯SAD基因与芝麻、大豆、莲花、葵花等植物种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植物在进化上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3.
木薯叶提取液制备及其对甲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优化了木薯叶提取液制备的条件,并且检测该提取液对甲鱼生长性能、血液化学指标的影响。试验首先对提取木薯叶的溶剂提取法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包括: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其次将提取液经处理后加入甲鱼饲料中,通过分析检测甲鱼存活率、生长性能、饲料转化性能、机体营养组成、血液生化及免疫能力指标,来确定其对甲鱼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木薯叶提取制备的最优工艺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mL/g)40 ∶ 1,提取温度70 ℃,提取时间2 h;通过对甲鱼饲养的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木薯叶提取液能提高甲鱼的生长速度,降低饲料系数,并能降低甲鱼机体内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以及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从而提高了甲鱼的糖代谢、脂肪代谢和免疫能力。因此,本研究不仅首次将木薯叶提取液作为添加剂加入甲鱼饲料,同时也为木薯叶提取液作为天然低毒的饲料添加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防控木薯地下害虫,笔者就木薯主要地下害虫蛴螬、蔗根锯天牛的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蛴螬发生一代至少1年,成虫在6~8月雨后羽化出土,高温干旱下,坡地、沙质地及木薯连作地、甘蔗轮作地及花生间套作地受害较重;蔗根锯天牛2~3年发生一代,成虫在4~6月雨后羽化出土,高温干旱下,坡地、沙质地及木薯连作地、甘蔗轮作地受害较重;在种植前选用环保型杀虫剂48%乐斯本乳油 1 000倍液和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混合液浸泡种茎5~10 min后种植效果最好,可显著提高出苗率、降低虫害率和提高产量;土坑对金龟子和蔗根锯天牛也具有良好的诱杀效果;“扫虫光”不仅对蔗根锯天牛、蛴螬等木薯主要地下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可以促进木薯生长,显著提高鲜薯产量;以种茎药剂处理、土壤药剂处理、土坑诱杀和合理轮作为核心的木薯地下害虫环境友好综合防控效果十分显著,综合防控区平均虫害率由对照的45.6%显著下降到4.2%,产量由对照的16 920 kg/hm2显著提高到49 960 kg/hm2。上述结果为可持续防控木薯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134份木薯种质资源进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36对多态性引物对全部材料进行扩增,共获得348个稳定的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306条(占87.9%),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分别为9.7个和8.5个。应用Nei’s相似系数法估算了134份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536~0.971,说明木薯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基础一般。聚类分析将全部材料划分为8个组群,结合PCA分析说明,分组群体构成与其品系的地理来源具有一般相关性。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4630,各个组内存在差异,以第1、5组较高,分别由我国的自育品种和来自南美洲的品系构成。研究结果较全面反映了中国现有木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特点,为我国进一步引进木薯优良资源,以及优异木薯基因资源挖掘和育种利用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利用筛选出的6对多态性较强的引物组合(GAA/CAC、GAA/CAG、GAA/CTT、GAG/CTC、GAT/CTC、GAT/CTT)对11个木薯品种进行遗传基础分析,初步建立了11个木薯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经PCR扩增,6对引物共获得3560个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2438个,特异性条带90条,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0.68.其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化范围在0.578~0.774,多样性水平属中等.通过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0.345处可以将11个木薯品种处分为3类,其中华南8号、华南205和华南6068木薯为一类,GR911和华南124为一类,其他为第三类.  相似文献   
17.
甘薯白绢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琼中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从1994年起,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的支持下,采用"参与式"和"科技入户"等方法,推广木薯新品种华南5号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9.
1992—2003年12a间,对2个木薯品种(华南205和华南124),进行氮、磷、钾和火烧土等4种肥料各4个不同施肥水平组成共16个施肥配方的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木薯农艺性状、鲜薯产量和淀粉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质量分数与收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鲜薯产量与株高、茎径及单株结薯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结薯数与株高、茎径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茎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并列出它们的相关回归方程。推荐木薯最佳N,P2O5,K2O的施肥质量配比为2~4:1:2~4,其中,N,P2O5,K2O的施肥质量配比在连作初期以2:1:2为佳,而连作后期则以逐渐过度为4:1:4为佳。  相似文献   
20.
木薯种植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木薯产业不断壮大和种植面积增加,木薯种植地的肥力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由于多年来对木薯种植的认识偏差,木薯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受到阻碍.通过多年来对木薯种植与土壤肥力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种植木薯并不会破坏种植地的肥力,只要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完全可以做到"用地养地"相结合,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