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5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农民参与式”木薯研究与推广的10年实践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资所于1994-2003年间所采用的“农民参与式”在木薯推广中的方法、过程、结果和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探讨成功的协作模式及解决存在问题的良策;概括“农民参与式”的概念、作用、意义。指出其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32.
农民参与木薯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报道了海南省白沙县等地农民在科研人员指导下,参与木薯品种选育试验与成果推广、木薯地水土保持研究的情况;探讨了农民参与式研究的工作方法、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
对引进的国内外15个大豆品种进行3a的试种,观察其重要生长特性,并测定产量,筛选出适于热带地区生产的优良品种。研究结果表明:巴西8号和巴西13号在春种试验中表现较好,产量分别为2063kg/hm^2和1813kg/hm^2;巴西10号和巴西9号在夏种试验中表现较好,产量分别为1413kg/hm^2和1250kg/hm^2。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热处理对木薯鲜薯储存后品质的影响,本文以华南9号木薯鲜薯为实验材料,将其分别置于 50、60和70℃ 的热水中浸泡 5 min 后沥干,PE袋真空包装后置于4℃ 冷库中贮藏,每 2 d 测定其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适当的热处理可抑制微生物繁殖、延缓褐变、保持鲜薯的感官品质,对鲜薯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其中60℃热水浸泡处理5 min对鲜薯的保鲜效果最好,其能在0~4℃ 冷库中贮藏10 d仍维持鲜薯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35.
张振文  姚庆群  陈松笔  李开绵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216-12218,12254
木薯是三大薯类作物之一,是非洲和南美洲国家的主要口粮。由于其采后易腐烂(2~3 d)导致木薯块根的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随着木薯生物技术研究的发展,块根采后生理的研究不断获得重大突破。对木薯块根采后贮藏的生理特性以及影响因素和主要机理进行综述,以期为木薯块根采后处理技术和木薯选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木薯嫩茎枝快繁种茎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木薯嫩茎快繁种茎技术优点在于尽可能利用木薯全株,增加使用嫩茎枝和茎头,且用短种茎,兼顾加代繁殖,同时考虑优良的水肥管理和周年繁殖等,从而成倍增加了用种量,促进了种茎生长和延长繁殖期,可加速良种种茎繁殖.  相似文献   
37.
旱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139份旱稻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多元相关性、通径关系及回归关系,估测了早稻10个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实粒数、结实率、穗粒数、剑叶长和穗长与产量达极显著正相关;剑叶长、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实粒数与产量的关系最密切,对产量起较大的正向直接作用,且以结实率〉穗粒数〉剑叶长〉有效穗数。综合评价,应主要根据有效穗数多、穗粒数多、结实率高和剑叶较长等农艺性状。进行旱稻高产选育种。  相似文献   
38.
国内外木薯科研发展概况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此文属综述类论文,但引用的文献均非正式出版物,因而本编辑部无法查考其中的数据与观点。作者称,本文是根据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国际木薯会议资料及CIAT提供的有关资料整理而成的。鉴于作者系我国木薯育种专家、权威人士,故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发表此文。  相似文献   
39.
优质鲜食木薯新品种华南9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品种来源及生物特性 华南9号木薯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从1990年开始,利用海南地方收集的木薯优良单株,经无性系多代评选而育成的品种。于2005年作为饲料和鲜食作物,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为华南9号。其株型紧凑,株高适中,顶端分枝角度小,分枝较短,株型呈伞状,一般分叉3~4个,顶端嫩茎绿色,成熟老茎外皮黄褐色,内皮浅绿色。顶端未展开叶为浅红色,裂片披针形,暗绿色,叶柄紫红色,叶节密。结薯多而集中,掌状平伸,浅生,薯块大小均匀,薯外皮褐色粗糙,内皮乳黄色,肉质黄色,薯形圆锥形。早熟,植后7个月可收获;高产,一般亩产可达2t;淀粉含量高,块根干物质含量40%左右,淀粉含量30%~33%;低毒,HCN含量30.5ppm,优质,可鲜食:适应性强,有较强的耐肥、耐瘠、抗风、抗旱、抗寒、抗病等适应性。适宜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40.
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资所于1994~2003年间所采用的“农民参与式”在木薯推广中的方法、过程、结果和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探讨成功的协作模式及解决存在问题的良策;概括“农民参与式”的概念、作用、意义。指出其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