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概述了忻州市盐碱地的地理分布、面积以及形成原因,阐明了盐碱地的理化性状和对农作物生长的危害,最后提出了忻州人民在改良利用盐碱地方面的一些经验技术措施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2.
芪蓝抗毒饮含有黄芪多糖和寡糖,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够促进免疫细胞产生干扰素,抑制病毒的繁殖和促进抗体形成;而寡糖作为粘膜修复剂.不仅能很快修复被病毒损伤的组织器官.还能激活神经系统,销毁、溶解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33.
作物是由于长期适应原产地自然环境的结果,在栽培过程中对温度、光能、水分等条件有一定要求,由此而制约着作物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分布. 从温度条件看,全世界4种不同的温度地带都各有与之相适应的作物种类.①寒温带.有春小麦、春大麦、春燕麦、黑麦、粟、黍稷、马铃薯、豌豆、蚕豆、亚麻、甜菜等;②温带.有冬小麦、冬大麦、粟、高粱、大豆、蚕豆、菜豆、油菜、向日葵、大麻等;③亚热带.有水稻、玉米、高粱、甘薯、大豆、菜豆、油菜、花生、芝麻、油桐、桑、茶、棉、黄麻、红麻、苎麻等;④热带.  相似文献   
34.
芪蓝抗素养饮含有黄芪多糖和寡糖,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够促进免疫细胞产生干扰素,抑制病毒的繁殖和促进抗体形成;而寡糖作为粘膜修复剂,不仅能很快修复被病毒损伤的组织器官,还能激活神经系统,销毁,溶解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35.
为探讨冬麦春播小麦内源激素在其生育进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播小麦品种扬麦13、渝麦10为材料,在忻定盆地春播条件下,研究在早播(Ⅰ:3月7日)和适播(Ⅱ:3月14日)2个处理下,不同生育时期小麦主茎叶片内源激素赤霉素(GA)、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变化及其对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源激素在小麦生育进程中呈现不同动态变化,其中拔节期、开花期是内源激素调节的关键时期。多元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等表明,冬麦春播条件下,扬麦13、渝麦10在拔节期(GA和ABA)、开花期(ZR和GA)激素与产量的偏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88~0.91、0.995~0.997,即GA水平与产量关系较为密切。品种间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大于播期间差异,其中扬麦13(Ⅰ)的GA含量较稳定,其拔节期ABA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处理,且GA/ABA、IAA/ABA、ZR/ABA和(GA+IAA+ZR)/ABA值均为品种间最高;此外,扬麦13的籽粒产量、成穗数及穗粒数均显著高于渝麦10和宁2038(CK),在早播处理下扬麦13的增产幅度较大。本研究为冬麦春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受内源激素调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6.
加强甜玉米新品种鲜甜2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1998年以自选系T4为母本,自选系T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属早熟玉米单交种.1999~2003年在各级各类试验及生产中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好等特点,鲜果穗产量在12 750~13 500 kg/hm2,适宜在早熟春玉米区种植,种植密度以45 000~52 5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37.
发展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糯玉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糯玉米的国内外生产历史与现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糯玉米已经成为一项产业.分析几年来糯玉米的发展情况,阐述了糯玉米产业化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建议在糯玉米的发展过程中要根据我国国情,因时、因地、逐步扩大.进行多用途糯玉米的育种,使糯玉米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8.
为了明确卫福200FF种衣剂对甜玉米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田间试验设卫福200FF种衣剂 200、250、300ml∕100kg种子,对照药剂50%福美双WP 500g/100kg种子及空白对照5个处理。结果用该制剂200ml~300ml/100kg拌种,防治效果达76.94%~82.12%,增产11.91%~14.93%,且未见玉米苗出现药害现象。试验表明卫福200FF种衣剂对甜玉米苗期病害有较好的防病增产作用和安全性,可作为防治甜玉米苗期病害的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2016-2019年,对参加山西省玉米品比试验的818份杂交种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进行了丝黑穗病的抗病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特早熟,早熟玉米品种的总体上抗性水平较低,特早熟品种中表现中抗以上的占比达到30.30%,早熟品种中表现中抗以上的占比达到34.24%,中晚熟玉米的抗性相对要高。但从总体看,高抗材料较少,仅占到鉴定总数的5.75%。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差异明显,普通玉米中表现抗病的占比较大,糯玉米次之,甜玉米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