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96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58篇
  44篇
综合类   278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232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1.
3种生长素对蓝叶忍冬枝条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蓝叶忍冬(Lonicera korolkowi‘Zabclii’)为材料,研究了2种不同浓度(50、100 mg·L-1)的生长素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在不同处理时间(30、60 min),对蓝叶忍冬生根部位、根数和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生长素对蓝叶忍冬枝条扦插生根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IAA处理增加蓝叶忍冬的生根率和根数,但抑制根的伸长。NAA处理对蓝叶忍冬生根效果不明显,仅对根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50 mg·L-1IBA处理60min显著增加了蓝叶忍冬的生根率和根数(P0.05)。另外,3种生长素对蓝叶忍冬枝条生根部位也有影响,3种生长素处理都可以增加皮层生根数,对切口愈伤组织的生根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IBA处理对生根部位影响的效果最明显,100 mg·L-1处理30 min可以显著提高皮层生根数并抑制愈伤组织生根(P0.05)。综合比较3种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效果,IBA最好,IAA和NAA次之。  相似文献   
112.
孙华伟  李彬 《猪业科学》2024,41(2):53-55
<正>盘点2023年,中国生猪产业正在感受凛凛的寒冬,欠债猪王们纷纷“断臂求生”,持续低迷的猪价致使养猪企业和养猪散户持续面临现金流压力,“去产能”依然缓慢。持续的亏损经营中,上市猪企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超过60%,创历史新高,而资金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跌破历史低位。这一年,行业变革也在加速推进,推动养猪行业从速度向质量转变;既有人被推入“至暗时刻”,又有人“触底重生”,现对2023年养猪科技新技术盘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3.
日光温室内不同光照强度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用菌不同种类,同一种类不同生育阶段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尽相同。菌丝体阶段需要较弱的散射光照射,光照强度200~1000LX较为理想;在菇蕾形成期光照强度对平菇和香菇影响不大,金针菇则需要较弱的光照强度,1000Lx以下较好;香菇转色也需要较弱的光照强度,以200LX以下最佳;出菇期平菇对光适应范围较广,香菇次之,金针菇较敏感,一般平菇在20000Lx以下,香菇在10000LX以下,金针菇在5000LX以下出菇比较理想,但以1000~5000Lx产量最高,菇质最好。  相似文献   
114.
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是多数海水养殖动物的主要致病菌,对养殖业危害较大。本研究根据灿烂弧菌gyrB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SYBR Green I实时定量PCR检测灿烂弧菌的方法。构建含gyrB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进行SYBR Green I实时定量PCR,在Tm为62℃时,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仅有一个单特异峰,扩增所得标准曲线为y=-3.338x+37.67,相关系数为0.999,扩增效率为0.99,最低能检测到20个拷贝。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对灿烂弧菌病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5.
采用生化手段对舟山附近海域中浮游桡足类夏季优势种—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进行营养成分测定,比较分析两种单胞藻饵料小球藻(Chlorella sp.)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太平洋纺锤水蚤在投喂三角褐指藻和投喂小球藻后,其体内粗蛋白湿重含量分别为(6.51±0.46)%和(5.21±0.98)%,比对照组(2.44±0.63)%显著上升(P0.05);投喂三角褐指藻后太平洋纺锤水蚤粗脂肪湿重含量(0.25±0.03)%显著上升(P0.05),投喂小球藻后粗脂肪湿重含量(0.15±0.03)%显著下降(P0.05);但总糖和灰分湿重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本研究检测出太平洋纺锤水蚤体内共含17种氨基酸,其中鱼类必需氨基酸(EAA)9种,非必需氨基酸(NEAA)8种,对照组与投喂两种饵料后太平洋纺锤水蚤中EAA含量均较高,干重含量为(47.56±0.04)%~(49.84±0.07)%;检测出太平洋纺锤水蚤共含21种脂肪酸,投喂三角褐指藻后太平洋纺锤水蚤的DHA和EPA干重含量之和最高(28.00%),其次为投喂小球藻(21.51%),均高于对照组(9.77%),而对照组干重(9.77%)也仍高于强化后轮虫DHA和EPA干重含量(0.8%)和强化后卤虫DHA和EPA干重含量(8.40%)。通过本实验发现,自然状态下的太平洋纺锤水蚤DHA和EPA含量较高,营养价值高,而投喂后三角褐指藻后太平洋纺锤水蚤营养价值明显增加,表明人工培养条件下太平洋纺锤水蚤具有作为水产经济动物活体开口饵料的潜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16.
为了研究短蛸(Amphioctopus fangsiao)不同生长阶段的饵料需求,本研究采用刚孵化的短蛸幼体作为实验材料,首先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短蛸幼体的摄食行为,然后通过投喂不同的饵料,对短蛸幼体的生长过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卤虫无节幼体密度从0.1个/ml上升至1个/ml的过程中,密度在0.1个/ml时短蛸初孵幼体摄食量高;1–2 d龄幼体和2–3 d龄幼体有较为强烈的摄食行为,因此,需要从孵化第2天开始重视短蛸幼体的饵料情况。晚上是初孵幼体的摄食活跃阶段,在室内光和黑暗条件下均表现出高摄食量。投喂混合饵料时,短蛸幼体有较高的存活率和增长率;初孵幼体(0.03 g)培育过程中,卤虫无节幼体是关键饵料;当幼体开始附底(0.1 g)时,应及时进行饵料转换,虾苗和贝肉是附底幼体的重要饵料。该研究结果对短蛸规模化苗种繁育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7.
microRNA参与基因的转录后调控,在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和免疫防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病害问题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而其病害发生的分子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本研究以刺参重大疾病“腐皮综合征”的重要致病原灿烂弧菌(Vibrios splendidus)为侵染菌株,通过人工侵染实验制备患病刺参样本,采用miRNA-seq技术对侵染组(PT16S)和对照组(PT10H)各3头刺参的体壁组织进行miRNA测序,通过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miRNAs进行鉴定和分析,筛选差异表达miRNAs (DEmiRNAs)并预测其靶基因,构建关键调控途径的miRNA-mRNA调控网络。结果显示,PT10H组平均得到5 902 588条有效序列,194个已知miRNA和19个新的miRNA;PT16S组平均得到5 053 529条有效序列,182个已知miRNA和42个新的miRNA。对2组鉴定到的miRNA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共筛选到2个上调和11个下调的具有显著差异的DEmiRNAs (P≤0.05),上调的DEmiRNAs靶基因预测结合到3010个靶基因,注释到585个GO terms及24条信号通路(P≤0.05),下调的DEmiRNAs靶基因预测到19 072个靶基因,注释到514个GO terms以及22条信号通路(P≤0.05)。对筛选到的DEmiRNA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验证,显示miRNA-seq与qRT-PCR的一致率达到70%。根据KEGG分析结果构建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途径和Notch信号通路的miRNA-mRNA调控网络,结果显示,13个DEmiRNAs分别靶向结合134个与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相关的mRNAs和109个与Notch信号通路相关的mRNAs,Aja-miR-184、Aja-miR-2478和Aja-miR-9277p等DEmiRNAs可能参与对Notch信号通路和对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的调控。相关研究结果将为刺参疾病发生调控网络建立和机制解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8.
本研究基于全同胞组内相关法对9月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苗种体长、体重、肉刺总数3个性状的遗传力进行了评估.以前期收集、保存的刺参群体为亲本,选取了健康刺参29头,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及人工刺激采卵授精方法,按照1雌配2-5雄的原则,构建了6个母系半同胞家系及23个父系全同胞家系,至9月龄时,分别抽取每个家系30-50个后代测定相应个体的体长、体重及肉刺总数,应用数量遗传学分析和全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刺参9月龄体长、体重和肉刺总数共3个生长性状的遗传力.结果显示,9月龄刺参体长雌性组分遗传力的估计值为0.87,雄性组分遗传力估计值为0.85,全同胞组分遗传力估计值为0.86;刺参体重雌性组分遗传力估计值为0.20,雄性组分遗传力估计值为0.73,全同胞组分遗传力估计值为0.46;肉刺总数雌性组分遗传力估计值为0.43,雄性组分遗传力估计值为0.32,全同胞组分遗传力估计值为0.37.t检验表明,体长、体重的雄性组分遗传力达到显著水平(P<0.05),全同胞组分遗传力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肉刺总数的遗传力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9.
为进一步降低精量播种机的故障频率,以PDCA理论为优化基础,针对气吸式精量播种机进行故障分析,以达到提升整机综合作业效率的研究目标。通过深入理解精量播种机的结构组成与应用场景,结合PDCA持续改进的应用理论,对漏播和堵塞等常见的故障进行优化方案设计。整机作业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PDCA的精量播种机作业过程故障率得到明显降低,优化效果明显,漏播率降低至3.73%,重播率降低至3.12%,平均堵塞率为5.42%,同时在PDCA理论下优化后的播种机作业运行稳定,综合效率相对提升6.74%。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推广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0.
针对国产某型轮式拖拉机出口认证检测中电磁窄带发射超标和电磁辐射抗扰度不合格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找出了导致整机不合格的部件,并对其重新进行了电磁兼容设计;经过试验验证,整改后的拖拉机的电磁窄带发射和抗扰度均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