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7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ZWA的遗传利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王军  张太平  魏忠芬  李德文 《种子》2004,23(5):8-11
通过遗传测交试验表明: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ZWA的不育性由两对隐性重叠基因和一对上位抑制基因共同控制.当两对重叠隐性基因呈双隐性纯合体(m1m1m2m2),而另一对抑制基因的基因型为RfRf或Rfrf时,植株表现为不育(m1m1m2m2RfRf或m1m1m2m2Rfrf,其相应临保系的基因型为三对隐性纯合体(m1m1m2m2rfrf.纯合两型系不育株(m1m1m 2m2RfRf与可育株(M1m1m2m2RfRf或m1m1M2m2RfRf兄妹交,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例为1:1;可育株自交,其可育株与不育株比例为3:1.利用纯合两型系中m1m1m2m2RfRf不育株与临保系(m1m1m2m2rfrf测交可获得基因型为(m1m1m2m2Rfrf全不育系,全不育系与相应恢复系(M1M1 或M2M2 )杂交可获得全可育杂交种,从而将隐型核不育系ZWA的三系杂交种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52.
魏忠芬  张太平  王军  李德文 《种子》2005,24(7):19-22
以自育的甘蓝型油菜双低细胞核隐性核不育材料98-116 A为母本与甘蓝型油菜凸耳双低品系T2632为杂交父本进行杂交转育,在F1可育株自交的同时进行去雄与杂交父本进行正反交,在杂交后代中选取生长健壮具有凸耳性状的可育株自交,并调查自交后代中的育性分离比例,自交4个世代后进行兄妹交,即获得双低的凸耳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该不育系的不育株率远高于98-116 A,其不育株率达到90%以上,而且其育性遗传恢复机理也发生了改变.该不育系在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优育种的研究与利用中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探讨了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与病因,通过有效的诊断治疗以期对牛瘤胃臌气病的救治预防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4.
本文利用封闭式生长室系统,研究了环境CO2浓度和温度(对照处理,CON)、CO2浓度升高(环境CO2浓度加倍,EC)、温度升高(环境温度+2.2℃,ET)以及二者同时升高(ECT)对紫花苜蓿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增加了紫花苜蓿根、茎、叶和总生物量的累积.温度升高仅增加了叶、茎和总生物量,对根生物量的累积无显著影响.在温度升高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对紫花苜蓿的根、茎、叶和总生物量的累积效应更多.单独CO2浓度、温度升高以及二者交互作用显著降低了根冠比与地下生物量,显著提高了源汇比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55.
本文通过对不同造林方式培育的人工森林群落的样方调查和多样性分析,探讨不同整地干扰强度对森林群落不同层次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造林整地方式对群落植物多样性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穴状造林整地培育的森林群落具有最高的植物多样性;(2)整地方式对群落不同层次植物多样性影响不同,其中对草本层的影响最大;(3)草本层对整个群落的植物多样性贡献率最大。建议在中亚热带阔叶林区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适宜采用穴状整地或封山育林方式以保育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56.
种植密度对黔黄油21号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优质杂交油菜黔黄油21号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及主要品质性状的表现,分别在贵州遵义产区稻田免耕移栽条件下进行了黔黄油21号不同种植密度的大区对比和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黔黄油21号含油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芥酸、硫甙、蛋白质等品质性状呈现无规律的变化趋势,均符合国家优质油菜标准。黔黄油21号移栽密度在6 000~8 000株/667m2范围内,可获得200 kg/667m2以上的产量水平,综合性状良好,有效分枝数及有效角果数较多;最佳种植密度为6 000株/667m2,在该密度下可获得202.35 kg/667m2的高产水平。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索适宜当前形势下昭通烟区的烤烟施肥技术,在同一地块连续3年开展田间试验.[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不同的施肥配比,在昭阳烟区连作地块开展田间小区试验,通过对比不同处理烤烟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品质,确定烤烟最佳的施氮量和最适的氮磷配比.[结果]在连续3年的同田试验中,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各处理烤烟...  相似文献   
58.
天然香料迷迭香是一种多用途经济作物,可提取抗氧化剂、迷迭香精油和医药中间体。总结国内外迷迭香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组织培养、外界环境对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及关键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为迷迭香相关科研、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薄荷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薄荷地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及材料创新提供参考.[方法]结合SRAP和ISSR标记对48份不同来源薄荷种质材料的DNA进行多态性扩增,并根据扩增图谱进行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结果]利用筛选的20对SRAP和ISSR引物从48份薄荷种质材料分别扩增出187和183条条带,多态性比率分别为97.33%和97.27%.48份薄荷种质材料的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1672,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2762,说明供试薄荷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48份薄荷种质材料可分为五大类,其中I类又可分为5个亚类,该聚类结果主要由品种差异决定,受地域影响较小;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6处可将33份贵州薄荷资源分为四大类.不同来源的薄荷群体遗传多样性排序为引进群体>贵州群体>重庆群体>云南群体,贵州群体与引进群体遗传距离最大,与云南群体和重庆群体遗传距离较小,说明贵州群体、云南群体和重庆群体亲缘关系较近.[结论]SRAP和ISSR标记对薄荷种质材料的多态性检出率较高.薄荷属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种内遗传变异较小.贵州薄荷种质材料的遗传基础较引进材料狭窄,与云南和重庆的薄荷种质材料遗传背景较近.  相似文献   
6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 4 种黔引迷迭香的多酚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利用 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3 种方法评价多酚成分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 4 种材料均富含类黄酮、酚酸和二萜酚等多酚类化合物,总酚含量介于 4 345.5~5 673.0 mg/100 g 。其中槲皮素、迷迭香酸、阿魏酸、绿原酸和鼠尾草酸是迷迭香最主要的酚类物质。黔引迷迭香 4 号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利用 DPPH、ABTS 和 FRAP等 3 种方法检测的结果依次为 184.4、290.0、155.6 μmol/g。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酚与总抗氧化活性能力显著相关,迷迭香酸对总抗氧化活性能力贡献最大,其次为鼠尾草酸、槲皮素和水杨酸。本研究对于了解黔引迷迭香抗氧化活性成分,以及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