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7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智能化是奶牛养殖业的必然趋势。本文综述了奶牛生产中应用的精准饲喂、繁殖监测、挤奶监测、精准管理等智能装备,通过对青岛地区40家奶牛场智能装备应用情况调研,分析奶牛智能化养殖存在认知度有待提升、装备投入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等问题,提出了提升奶牛场对智能化的认知程度、提升奶业科技支撑能力、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和关联数据指导生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2.
应用5因素二次旋转回归设计研究黔油19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磷、钾、硼施用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产量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明确了优质杂交黔油19号在贵阳地区获得250kg/667m^2以上的高产配套栽培措施的优化组合是:其种植密度为7553.55~8153.55株/667m^2;纯N施用量为11.576~13.416kg/667m^2;P2O5施用量为6.086-7.046kg/667m^2;K2O施用量为16.296~18.696kg/667m^2,而主要营养元素N:P2O5:K2O的最佳配比为2:1:2.5。  相似文献   
63.
提高杂交油菜制种产量和质量的两项技术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得到:制种中母本宽窄行栽培和父本中心式栽培技术均比父母本常规行比(1:6)栽培产量高;挤浆技术识别可育株均较花蕾形态识别和看花识别拔除可育株的制种产量高,种子纯度好。  相似文献   
64.
明确道真县九叶青花椒的最佳复合肥施用量,为九叶青花椒栽培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设置6个复合肥施用量,以3年生九叶青花椒为材料,开展田间试验,分析九叶青花椒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量复合肥后,九叶青花椒冠幅为189.00~215.33 cm;株高为212.67~235.04 cm;单枝果穗数为21.68~28.22个;果穗长和果穗宽分别为4.97~6.12 cm和2.56~3.59 cm;单穗重为4.33~6.45 g;以处理3(300 g/株)和处理4(450 g/株)综合表现最好。不同处理的九叶青花椒的产量为2.51~3.83 kg/株,呈正态分布趋势,且在处理3时最大值为3.83 kg/株;精油提取量为1.12~2.06 mL/100g,处理3最多。建议道真县的九叶青花椒最佳复合肥施用量为300 g/株。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薄荷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薄荷地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及材料创新提供参考.[方法]结合SRAP和ISSR标记对48份不同来源薄荷种质材料的DNA进行多态性扩增,并根据扩增图谱进行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结果]利用筛选的20对SRAP和ISSR引物从48份薄荷种质材料分别扩增出187和183条条带,多态性比率分别为97.33%和97.27%.48份薄荷种质材料的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1672,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2762,说明供试薄荷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48份薄荷种质材料可分为五大类,其中I类又可分为5个亚类,该聚类结果主要由品种差异决定,受地域影响较小;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6处可将33份贵州薄荷资源分为四大类.不同来源的薄荷群体遗传多样性排序为引进群体>贵州群体>重庆群体>云南群体,贵州群体与引进群体遗传距离最大,与云南群体和重庆群体遗传距离较小,说明贵州群体、云南群体和重庆群体亲缘关系较近.[结论]SRAP和ISSR标记对薄荷种质材料的多态性检出率较高.薄荷属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种内遗传变异较小.贵州薄荷种质材料的遗传基础较引进材料狭窄,与云南和重庆的薄荷种质材料遗传背景较近.  相似文献   
66.
为薄荷地方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及其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37份薄荷种质资源为材料,对22个表型性状指标进行遗传多样性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个形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454 9~1.263 1,形态类型丰富。10个数量性状间差异明显,变异系数在10.36%~70.15%。37份薄荷种质资源聚为5个类群,Ⅰ类群有23份资源,包含贵州省内大部分种质资源;Ⅱ类群有7份资源,Ⅲ类群有5份资源,包含了省内少部分资源;Ⅳ、Ⅴ类群各有1份资源。贵州薄荷种质资源类型较多,遗传多样性丰富,以留兰香类型为主,分布有少量的野生薄荷和小叶类型资源。  相似文献   
67.
对生长在贵州的5种百里香资源进行生物学性状鉴定,并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质谱联用技术提取分析精油成分。结果表明:5种百里香的茎、叶和花的形态色泽差异明显,大致分为直立型(黔引1#和2#)和匍匐型(黔引3#、4#和5#)2种。精油含量介于0.17%~0.67%,以1#百里香的精油含量最高。5种百里香精油中含有16~34种挥发性物质,占到各自总挥发性成分的93.00%~99.41%。根据精油含有的主要化学物质可以将5种百里香分为3类,第一类为百里香酚型,包括2#、3#和4#百里香,其主要成分百里香酚含量依次为46.10%、29.80%和40.00%;第二类为α-乙酸松油酯型,包含1#百里香,主要成分α-乙酸松油酯含量为42.24%;第三类为香叶醇型,包含5#百里香,主要成分香叶醇含量为45.31%。   相似文献   
68.
高产花生由于较高的肥水供应和较大的种植密度,生育中期易徒长倒伏、叶部病害较重,生育后期易脱肥早衰。以解决这个问题为目标,课题组创建了“三防三促”调控技术:一是精准化控,防徒长倒伏,促进物质分配和运转;二是提早用药,防病保叶,促进光合产物积累;三是叶面追肥,防后期早衰,促进荚果充实饱满。在高产栽培条件下,设置CK(常规管理)、T1(精准化控)、T2(精准化控+提早用药)、T3(精准化控+提早用药+叶面追肥)4个处理,进一步验证“三防三促”调控技术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T1、T2和T3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高产花生饱果期和成熟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显著提高了叶片SOD、POD和CAT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各指标以T3处理效果最显著,其次是T2处理。T1、T2和T3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成熟期的主茎高、侧枝长和主茎节数,提高了分枝数、主茎绿叶数和叶面积指数。对地上部植株生长的控制主要是精准化控的作用,而生育后期较大的叶面积指数主要是提早用药和叶面追肥的作用。T1、T2和T3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单株结果数、单株果重、荚果产量以及经济系数,其中T1、T2、T3处理分别比CK增产20.35%、26.39%和30.62%。T2和T3处理的出仁率分别比CK提高1.84和3.02个百分点,说明T2和T3处理能提高籽仁饱满度。“三防三促”调控技术的应用是高产栽培条件下花生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9.
为了筛选符合河池烟区生态环境的微生物菌肥,研究不同种类和不同施用方法微生物菌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烟草主栽品种‘K326’为试验对象在河池市南丹县开展微生物菌肥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菌肥以移栽时和移栽后10天灌根的施用方式对烟草的产质量提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烟草的生长发育,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叶长和叶宽等相比对照均显著提高;能够提高烟叶的产量和产值;能够显著改善烤后烟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指标和外观质量,提高各部位烟叶氧化钾含量,提高上部烟叶烟碱含量,使烟叶中化学成分更加协调。3种微生物菌肥以移栽时和移栽后10天灌根在河池烟区烟叶生产中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0.
一.前言2010年1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六安城东一座宋代砖室墓进行了发掘清理。该墓为一座圆形穹隆顶、拱结构的砖室墓,根据出土文物推测该墓的下限为北宋熙宁年间。本研究中炭化茶叶疑似物出土于该墓的主棺,由于埋藏环境恶劣,出土时呈黑色团状,朽烂严重,无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