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高产锦橙树冬季修剪要点我场从1992年开始,对锦橙树(红桔砧,16年生,定植规格3m×3m)冬季修剪按以下要点进行(其中1994、1995年修剪时间是农历正月12~25日),使该场锦橙连续几年获得高产优质。一般锦橙进入盛产期后,树冠覆盖率已超过85%...  相似文献   
22.
冬小麦品种兰引1号引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农业学校从意大利引进品种中筛选出的冬小麦品种兰引 1号 ,在 1997- 1998年度天水市川区组区试中平均折合产量 70 5 3.0 kg/ hm2 ,较对照品种清农 1号增产 9.5 0 % ,1998- 2 0 0 1年度在天水市高山组区试中 ,平均折合产量 4 179.0 kg/ hm2 ,较对照品种天选 4 1增产 12 .37%。该品种生育期川区平均为 2 5 1d,高山区平均为2 88d;1998- 2 0 0 1年度抗寒性鉴定结果 ,越冬死亡率为零 ;经对条锈菌分小种接种鉴定 ,苗期对混合菌免疫 ,成株期对条中 2 8号、2 9号、30号、31号及混合菌免疫 ,对洛 13 为 31 02 0 ,在高山组 3a区试中 ,多数点 (次 )未发生白粉病 ,适宜在甘肃省陇南高海拔川区和高寒阴湿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23.
24.
以2001—2011年品比试验材料为依据,对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在河西灌溉条件下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稳定性、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河西灌区产量稳定性好,对不同年份气候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株高、千粒重和产量年份间相对稳定,而穗粒数等穗部性状和有效穗数稳定性较差;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均为正相关,其中株高呈极显著相关,有效穗数次之,千粒重、穗长较小;群体与个体间矛盾小,具有自我缓冲能力;穗粒重、株高对产量的贡献较大,而穗粒数则为主要限制因子,从而提出高产栽培和高产育种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5.
配方施肥对党参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了确定党参合理施肥量,在陇西县进行了"3414"施肥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当施N 208.8 kg/hm~2、K2O 57.0 kg/hm~2时,党参籽粒产量最高,为174.7 kg/hm~2;当施N 104.4 kg/hm~2、P_2O_5108.0 kg/hm~2、K2O 57.0 kg/hm~2时,党参根产量为3 104.8 kg/hm~2。施肥量为N 104.4 kg/hm~2、P_2O_5108.0 kg/hm~2、K2O 57.0 kg/hm~2时,党参单根干重和鲜重最高,分别为3.55、12.75 g;施肥量为P_2O_5108.0 kg/hm~2、K2O 57.0 kg/hm~2时,干鲜比最高,达30.19%。不同氮、磷、钾配方对党参根长有显著差异,对根粗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在不施化肥的情况下党参的根长和根粗最大。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收获的不同经济产量选择合理的配方施肥。  相似文献   
26.
播期和播量对陇西黄芩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穴播是陇西黄芩育苗的主要方法,为了确定适合陇西黄芩育苗的最佳播期和播种量,设置4个播期(4月3号、4月18日、5月3日和5月18日)和5个播量(6.80、8.26、9.72、11.18、12.64 g/m~2),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播期和播量对黄芩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均极显著影响黄芩产量,播期与播量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除根长外,播期对黄芩产量和根部性状的影响均大于播量。适合陇西黄芩育苗的最适播期为4月中下旬到5月初,黄芩种苗最佳播量应控制在9.72~11.18 g/m~2。最佳播期与播量组合时,黄芩穴播育苗产量最高,达15 343.29 kg/hm~2。  相似文献   
27.
不同来源硬粒小麦单株产量及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来源干意大利、加拿大和墨西哥的12个硬粒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硬粒小麦的单株产量构成因素变化以及对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源于墨西哥品系的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意大利品种,加拿大品种与墨西哥品系和意大利品种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单株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不同来源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穗粒数墨西哥品种极显著高于加拿大和意大利品种,千粒重墨西哥品系则显著低于意大利和加拿大品种.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来源品种的有效穗数与穗粒数和千粒重大多存在着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与单株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千粒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单株产量均为正相关;千粒重与单株产量间多为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不同来源品种产量三因素对单株产量都有正向效应,产量构成因素对单株产量的间接通径系数既有负值也有正值,说明产量构成因素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关系;有效穗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在不同来源品种中均较大,说明有效穗数是硬粒小麦品种获得较高产量的基础;墨西哥品系的单株产量构成三因素比较协调.认为墨西哥品系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引种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28.
以党参为试材,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方法,研究了秸秆覆盖量和覆盖时间对土壤水热状况及党参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党参秸秆覆盖栽培技术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显著提高党参生长后期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其中A2B3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最高,为11.39%,分别较露地不覆盖和地膜露头覆盖提高3.55%和5.86%;党参秸秆覆盖的土壤温度表现为前期降温后期保温,降温幅度较露地不覆盖降低1.08℃,较地膜露头覆盖降低1.04℃;同时研究表明,党参秸秆覆盖的时间宜早不宜迟,移栽覆盖党参的成药产量平均为8 881.33 kg·hm-2,较出苗覆盖增加10.38%;当覆盖量为10 500~13 500 kg·hm-2时,党参的成药产量最高,为9 718.48 kg·hm-2,较露地不覆盖和地膜露头覆盖分别增产27.21%和25.53%。秸秆覆盖对党参具有显著的降温保墒和增产作用,为党参秸秆覆盖栽培技术和推广应用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29.
现如今,谁的点子活,谁的脑子灵,谁就能率先发财。这不,安徽省萧县张庄寨镇张庄村村民张老汉,在销售上别出心裁,吆喝“反话”卖火了香油,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相似文献   
30.
柑桔秋肥氮磷钾适宜比例探索本场自1987年开始将柑桔冬肥改为秋施,连年都获得了理想的效果。但1993年秋施肥后,部分树(锦橙占70%,红桔占30%,面积7.5hm2)出现异常,当年果实着色推迟,果皮粗厚,浮皮果多,囊壁厚而不化渣,味淡,不耐贮藏,次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