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本文利用21对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河北省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良种场引进的日本群体和选育的秦皇岛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日本与秦皇岛两个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3697和2.8593,期望杂合度分别是0.6516和0.6073,多态信息含量分别是0.6009和0.5509.研究结果表明这两...  相似文献   
22.
对牛的线性体型评定的发展过程、特点及评定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研究结果表明,体型评定数据的方差来源主要有年龄、鉴定员、胎次、畜群、产犊季节和公牛效应,公牛是体型性状极显著的来源;大多数报道认为体型性状的遗传力是中等的,体型性状间、体型性状与生产性状有较大的遗传相关;乳用性及乳用性状的线性评分值与产奶量呈强正相关;肢蹄与产奶量无关;与乳房形状和肢蹄有关的性状与畜群寿命相关最强;通过选择来提高乳房健康应提高前房附着和前乳头分布的育种值;公牛的近交系数与和体躯大小有关的性状呈负相关,母畜的近交系数只与乳头分布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
半滑舌鳎有效群体大小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半滑舌鳎当前的群体遗传结构,探究半滑舌鳎有效群体大小(Ne)发展趋势及现状,实验通过性别特异性分子标记随机鉴定了800尾半滑舌鳎的遗传性别,选取297个遗传雌性半滑舌鳎样本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2b-RAD),获得了64 416个可用SNP标记,利用这些标记进行全基因组范围的连锁不平衡分析得到各染色体上连锁不平衡分布;根据标记间不同物理间距进行半滑舌鳎有效群体大小的估计,初步了解各历史世代下有效群体规模;通过选择0.1、0.2、0.5、1.0、2.0、5.0、10.0 Mb等7个不同染色体片段大小反映出半滑舌鳎群体遗传结构经过自然与人工共同选择的历史发展趋势。结果显示,半滑舌鳎有效群体大小随其连锁不平衡程度衰减而呈连续下降趋势,至2世代前其有效群体大小仅为29尾左右。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半滑舌鳎性逆转的生理发育过程。[方法]对5个家系的半滑舌鳎进行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遗传性别鉴定和生理性别分析。[结果]半滑舌鳎性逆转有着明显的群体性,性逆转只发生在特定群体中,有些群体完全不逆转;半滑舌鳎发生逆转的遗传雌鱼在性腺发育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兼性阶段,即雌雄兼有的特有过程。[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剖析半滑舌鳎性逆转的分子、生理机理以及性逆转遗传因子的作用机理提供研究方向和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25.
蒋丽  张保勇  李恒德  徐鹏  孙效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32-21033
综述了鳞被类型和研究进展,对将来了解鳞被的发生及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同时对于理解上皮-间质细胞之间的互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6.
牛ACAA1和ACAA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鲁西牛、秦川牛、安格斯、海福特和西门塔尔与蒙古牛杂交牛5个品种共178头为试验材料,通过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AS-PCR)技术,发现牛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1(ACAA1)基因的A1066G(GenBank登录号:EF576938)和A1452G(GenBank登录号:EF576938)2个单核苷酸多态(SNP),其中A1066G突变位于外显子9,是同义突变,A1452G突变位于3′非翻译区(UTR);发现牛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2(ACAA2)基因的C33119T(GenBank登录号:EF583005)单核苷酸多态,位于内含子8上。对ACAA1基因的2个SNP进行分析没有发现单倍型。2个基因多态性与牛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表明:ACAA1基因A1066G突变位点的3种基因型间眼肌面积差异显著(P〈0.05),AA型最高,AG型次之,GG型最低;ACAA1基因A1452G突变位点的3种基因型间眼肌面积差异显著(P〈0.05),GG型最高,AG型次之,AA型最低;ACAA2基因C33119T突变3种基因型间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CT型最高,TT型次之,CC型最低;眼肌面积差异显著(P〈0.05),其中CC型最高,TT型次之,CT型最低。  相似文献   
27.
为检验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鱼苗70日龄时不同性别间的形态差异,对采集的349尾半滑舌鳎幼苗准确鉴定性别,并测量形态性状,进行数据分布检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结果显示,所测各性别群组的形态指标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P>0.05).对半滑舌鳎形态学性状的方差分析和...  相似文献   
28.
合浦珠母贝幼体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4种壳色选育群体为亲贝,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同一壳色亲本进行雌雄单个配对,获得了15个全同胞家系。测量5、15、25和40日龄时的壳长和壳高,利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壳色品系的生长差异;利用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DF-REML)对合浦珠母贝各日龄的壳长和壳高性状进行遗传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4种壳色系的壳长和壳高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5~40日龄幼体壳长遗传力估计值为0.12~0.22,壳高遗传力估计值为0.17~0.23;合浦珠母贝幼体不同生长时期壳长和壳高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均为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5~0.989和0.832~0.965,表明以壳高或壳长为参数进行选育时,均可达到改良生长性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9.
野猪与黑猪杂交的毛色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含有不同血统的野猪与黑猪进行杂交,通过对不同杂交组合的2 4窝仔猪进行观察,以确定野猪与黑猪杂交的毛色遗传规律。结果表明,野猪毛色(仔猪条纹状)与黑毛之间不存在显隐性关系,其杂交后毛色呈中间型遗传规律,杂交组合中父本野猪血统所占的比例越大,其后代出现条纹状仔猪也就越多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