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大蒜锈病的发生规律与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锈病1990-1993年在陕西关中部分大蒜生产区严重发生,研究结果表明,长期阴湿田块发病重,4、5月份的降水量增多,有利病害发展流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25%粉锈宁可湿分剂200mg/kg,发病初期当病叶率,严重度均在5%以下时喷药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2.
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的高温成株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小麦高温成株抗条锈性表达的生育阶段、接种前后温度与高温成株抗条锈性的关系、高温成株抗条锈性的遗传机制、小种专化性、保产效果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小麦高温成株抗条锈性对我国小麦抗条锈育种及条锈病防治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3.
通过4年调查和试验研究表明,天水地区夏秋期间,自生小麦苗上的白粉病发生普遍。有性世代闭囊壳,在本地不能活到冬麦出苗后直接侵染秋苗,但可在夏季存活期内侵染自生麦苗。这里距春麦区很近,春麦上的分生孢子有可能传来侵染自生麦苗。因此自生麦苗上的分生孢子,是冬麦秋苗的初侵染来源。冬麦早播病重晚播病轻,在海拔1590m的地方,10月7日播种,秋苗不发病。病菌以菌丝在麦苗中越冬,4月初先在阳坡地开始发展;4月是始发期,此后至5月中旬是普发期,5月下旬开始进入盛发期。并提出了病害流行的条件。  相似文献   
44.
我国小麦农家品种白老芒麦的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感病材料铭贤169作母本,白老芒麦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杂种F1代种子;F1代植株自交获得F2代种子,以F1代作为父本与铭贤169回交获得BC1代种子。对亲本、F1代、F2代和BC1代植株接种鉴定,根据F1代、BC1代的抗性表现和F2代的抗感分离情况推知白老芒麦(甘地806)对CYSu-XI的抗病性是由一对显性基因和两对隐性基因的互补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45.
46.
通过普通小麦与六倍体小黑麦杂交、多元回交和花培纯合 ,将小黑麦抗条锈基因导入普通小麦 ,获得了 12个在成株期对小麦条锈病菌流行小种免疫的新种质 ,其中 8个新种质在苗期对流行小种高抗。研究普通小麦与六倍体小黑麦的杂交特性结果表明 ,六倍体小黑麦×普通小麦与普通小麦×六倍体小黑麦两种杂交方式都有较高的杂交结实率 ,但前者种子发育好 ,出苗率高 ,后者种子胚乳发育不良 ,出苗率低。用普通小麦进行回交 ,可获得一定的结实率 ,种子出苗率较好。  相似文献   
47.
弱小种尤诱导接种后,PAL活性始终大于同期其他处理;先诱导接种尤再挑战接种条中29号处理的POD活性于72h和120h时产生两个高峰;用条中29号小种挑战接种后PPO活性的变化趋势与单独接种尤的处理相同,均高于单独接种条中29号小种和对照处理;挑战接种条中29处理的SOD活性远比同期其他处理的低。  相似文献   
48.
农作物的种子、种苗、良种畜禽的冻精、胚胎、种蛋等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科技革命的先导是种子革命,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这些种子类  相似文献   
49.
利用多种细胞学方法对不同抗病性小麦白粉菌初生芽管的侵染行为及寄主细胞的诱导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初生芽管可诱导单个寄主细胞,产生比大麦和燕麦更为强烈的抗性,足以抵制后来附着胞的入侵,且这种诱导抗性还可向相邻细胞传递;在超微结构上,诱导抗性表现为寄主乳突反应能力增强,寄主细胞能够在附着胞入侵位点下,产生比高乳突抗性品种结构更为精致和坚硬的半圆形乳突,令附着胞入侵栓无法穿处。此外,本文还对诱导  相似文献   
50.
自1970年发现小麦品种Knox对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的抗性以来,小麦慢白粉抗病性为抗性材料的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小麦慢白粉抗病性的组分和外界环境引起的慢白粉性的改变作了较为详尽的讨论,指出侵染效能和产孢能力的降低是小麦慢白粉抗病性的基本组分,小麦生育期和慢白粉抗病性的表达密切相关,N肥施用量以及播期对病害的影响在抗性程度不同的慢白粉品种上不尽一致。文中还提出今后需要明确和解决的问题,以期充分利用和保存这一具有持久特性的抗病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