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可在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发生,造成鸡只生长停滞、淘汰率增加以及产蛋显著下降10%~40%,同时并发流感或新城疫会造成采食量下降11%~50%。  相似文献   
32.
国产盐霉素生产菌株—白色链霉菌61477的诱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3.
水稻在不同营养液中生育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865年 KnoP 发表植物营养培养液的处方之后,随着矿质营养研究的深入,许多科学家又提出了不少种类的处方,如:WaIICe(1924),WoIIaCe(1930),TreIease(1933),Arnon(1938),Sideris(1949)。但是,这些处方对每种作物来说,不都是一律适用的。某一配方的营养液对一种作物来说是适用的,而对另一种作物就不一定完全适用。为此,国内外曾有人提出水稻营养液的配方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最适合于水稻生长发育的配方及环境条件,为今后研究水稻矿物质营养生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1966年上半期和1983年我们用二种水稻营养培养液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其结果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34.
在C58、A281、Ach5和LBA4404四种土壤肿胀杆菌中,将T-DNA插入烟草体中,产生tumor或callus的分化,以C58的分化率为最高,LBA4404次之,囚此,以这两种作为运载体较为适宜.利用含双载体系统的整合体向烟草植物体导入外源基因,L121是运载目的基因的较为理想的载体.试验1和2中的叶盘均表现出较高分化率和良好的生长趋势,标记基因表达得非常明显,说明利用本实验中各种苗系作为运载体完全能够把各种外源基因转入到烟草植物体中。  相似文献   
35.
本项研究工作于1991年芦荟(Aloe)腋芽的组织培养基础上,利用生长点的组织培养中所产生的多芽为进一步提高快速繁殖的目的1992年研究了生长点的培养。取幼嫩茎尖做外植体,按常规组织培养法消毒灭菌,然后接种在分化培养基上(MS1000ml+GA_3(?).1mg+ZEATiN0.25mg)诱导生长点的生长同时丛生苗,然后长出小叶片的无根苗移栽到生根培养基上(1/2MS1000ml+IBA1.0mg+蔗糖20g)诱导根系。然后经过炼苗移栽到苗床。苗床培养土比例为砂:厩肥:壤土=1:1:1成活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36.
山杨树(Populus Davidiana Dode)分布比较广,经济价值较大。它只能用分根法繁殖,不能用插条法繁殖。为提高繁殖速度我们研究了本树种的组织培养。愈伤组织的诱导是用不带芽长度为0.5cm 茎为材料,用0.1%升汞消毒5分钟后接种在 MS附加6—BA 基腺嘌呤0.05mg/l 和2.4-D10μM 的培养基中。在25℃恒温下经过25天诱导了愈伤组织。把它转移在 MS 附加 6—BA 基腺嘌呤0.1mg/l、玉米素(Zeatin)0.1mg/l 的芽分化培养基中,在26℃恒温条件下经过20天分化出了芽。再把它转移到 white 附加呋喃氨基嘌呤0.05mg/l 和吲哚丁酸0.4mg/l 的生根培养基中,在24℃条件下经过27天的继续培养诱导了根系,成功地得到了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37.
甜玉米笋和籽粒可溶性总糖及氨基酸含量均呈规律性变化。1.随着笋长度的增加含糖量增加而总氨基酸含量却降低;2随着授粉天数(授粉后16~26天内)的增加可溶性总糖、总氨基酸含量降低的规律,超甜玉米呈“慢—快—慢”,而普通甜玉米呈“快—慢—快”的阶段性变化;3.一般各类氨基酸与总氨基酸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超甜玉米笋和普通甜玉米笋适宜采收期分别为笋长5—9cm和7—9cm。超甜玉米和普通甜玉米适宜采收期分别为授粉后16—26天和16—22天,超甜玉米笋和籽粒氨基酸总量间呈显著正相关,而普通甜玉米则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8.
为证实插入了禽流感HA、NA、M1、M2、NP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的表达物为具有禽流感形态的病毒样颗粒,对表达产物进行电镜、Western Blot、ELISA检测。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表达产物,电镜观察,可见禽流感病毒样颗粒;以Western Blot方法用HA、NA、M1抗体检测表达产物和纯化产物,可见特异性条带;NA多抗为捕获抗体、HA单抗为检测抗体建立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表达产物,结果为阳性。结果显示,插入了禽流感HA、NA、M1、M2、NP的重组杆状病毒能够表达禽流感病毒样颗粒。  相似文献   
39.
乳苣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苣(Mulgedium tataricum)为菊科(Compositae)乳苣属(Mulgedium)植物,该物种含有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叶绿体基因组中含有大量功能基因,在物种鉴定及系统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乳苣全长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并与NCBI已公布的32个菊科物种及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乳苣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52 401 bp,呈现出典型的环状四分体结构,其包含有一对反向重复序列区(IRa和IRb)、大单拷贝区(LSC)和小单拷贝区(SSC),它们的长度分别为25 010、83 833和18 548 bp。共注释得到132个基因,其中包含8个rRNA基因、37个tRNA基因和87个mRNA基因;SSR位点分析发现,基因组序列中含有21个散在重复序列和197个串联重复序列。边界分析表明,乳苣与其他5个菊苣族物种在边界基因上存在一定差异,且6个菊苣族物种在IR/SC区出现明显扩张和收缩。系统进化分析将菊科14个属的33个物种被聚为两个分支:第一分支包括乳苣属(Mulgedium)、莴苣属(Lactuca)、蒲公英属(Taraxacum)、苦苣菜属(Sonchus)、香青属(Anaphalis)、火绒草属(Leontopodium)、茼蒿属(Chrysanthemum)、蒿属(Artemisia)、紫菀属(Aster)和向日葵属(Helianthus),其中乳苣属和莴苣属的亲缘关系最近;第二分支包括蓟属(Cirsium)、红花属(Carthamus)、风毛菊属(Saussurea)和苍术属(Atractylodes)。研究结果为乳苣属植物的物种鉴定、系统进化及资源开发利用等奠定新的证据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40.
【目的】针对西藏酥油中功能性脂肪酸含量较高,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共为一体,脂肪易水解变质的现状,对西藏酥油进行微胶囊化制备粉末油脂,为提高其保质期提供支持。【方法】以西藏酥油为芯材,制备微胶囊粉末油脂,研究不同的乳化体系及壁材对西藏酥油微胶囊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制备的西藏酥油微胶囊粉末油脂保藏期间的表面油质量分数及颗粒表面的变化进行考察。【结果】确定了西藏酥油粉末油脂的乳化体系和壁材,制备产品的表面油质量分数为2.0%,包埋率为95.4%,乳状液稳定。【结论】西藏酥油微胶囊化的较佳乳化体系为聚甘油酯-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糊精较麦芽糖浆能够更好地充当填充物,添加阿拉伯胶能够明显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西藏酥油微囊化的较佳配方为:西藏酥油质量分数45%、聚甘油脂质量分数1.7%、糊精质量分数47.8%、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质量分数5%、阿拉伯胶质量分数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