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中国红豆杉中主要紫杉烷类物质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Rehd.]中的紫杉烷类化合物紫杉醇及两种重要前体巴卡亭III(B III)和10-脱乙酰巴卡亭III(10-DAB)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杉醇的含量在同一棵树中的分布依主干皮、根皮、侧枝树皮、种子、须根、嫩枝、叶的次序递减,并发现侧枝茎中紫杉醇在横截面方向呈梯度分布,且紫杉醇含量最高部位是在次生木质层.10-DAB和B III在叶中含量最高,在须根中含量最低,叶子中10-DAB的含量达0.02%~0.03%,高于B III的含量.在2~3 a生的小树枝、叶中未检测到紫杉烷类物质,提示其合成可能与植株发育有关.紫杉醇在30 a 树龄的当年生嫩叶中春季高于秋季,而10-DAB在当年生和多年生的叶中积累都较多,且秋季比春季含量高.  相似文献   
12.
论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合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合作在经历了20多年的实践后,依然没有进入正常轨道,该文从宏观视角分析了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合作机制。研究认为,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主要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目的地间合作,历史文化是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合作的核心,以第二亚欧大陆桥为主轴的交通轴线是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合作的支持体系,利益分享是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合作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改造模式对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低效林的改造效果,为低效林改造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方法】以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柏木低效林改造区5种种植模式[核桃(无植草)、核桃+菊苣、核桃+苜蓿、核桃+鸭茅、纯柏(对照)]为对象,研究林地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对柏木低效林进行改造后,各种植模式中的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明显增加,核桃+菊苣模式最为明显,其微生物总数、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分别提高了112.5%、7.7%、33.0%、39.1%和62.9%,且0~15 cm土层显著高于15~30 cm土层(P<0.05)。土壤微生物与4种酶活性季节变化规律不一,真菌数量以夏季最高,放线菌以春季最高,而细菌则表现为秋季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以秋季最高,其他3种酶活性皆以春季最高。土壤微生物总量与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各改造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肥力,而核桃+菊苣模式改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改造模式对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低效林的改造效果,为低效林改造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方法]以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柏木低效林改造区5种种植模式[核桃(无植草)、核桃+菊苣、核桃+苜蓿、核桃+鸭茅、纯柏(对照)]为对象,研究林地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对柏木低效林进行改造后,各种植模式中的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明显增加,核桃+菊苣模式最为明显,其微生物总数、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分别提高了112.5%、7.7%、33.0%、39.1%和62.9%,且0~15 cm土层显著高于15~ 30cm土层(P<0.05).土壤微生物与4种酶活性季节变化规律不一,真菌数量以夏季最高,放线菌以春季最高,而细菌则表现为秋季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以秋季最高,其他3种酶活性皆以春季最高.土壤微生物总量与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各改造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肥力,而核桃+菊苣模式改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在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90%,70%,50%,30%,10%时,探讨了刚毛柽柳(Tamarix hispida)同化枝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逐渐减少时,刚毛柽柳同化枝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持续升高,但前者的增幅明显小于后者。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规律则有所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从90%减小到70%时,可溶性蛋白含量开始小幅增加;随着水分胁迫加深,可溶性蛋白急剧增加,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0%时达到最大;而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到10%时,可溶性蛋白开始分解,含量迅速下降。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表明,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从70%减小到50%时,刚毛柽柳中出现了至少4个新的蛋白点。水分胁迫下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积累为刚毛柽柳体内与抗旱有关的新蛋白的表达提供了物质基础,增强了刚毛柽柳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副伤寒并发慢性猪瘟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预防、治疗,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控措施,以期能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水位条件对刚毛柽柳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研究塔里木河下游不同水位条件下'刚毛柽柳营养枝和抱茎叶中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与其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当地下水位达到7.68 m时,刚毛柽柳营养枝中叶绿体的数量减少,被膜结构变模糊,基粒片层疏松,淀粉粒数量减少,嗜锇颗粒增加;而抱茎叶在地下水位达到6.68 m时就表现出上述特征.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刚毛柽柳枝叶中MDA含量明显增加,且从7.68 m处开始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前期.说明刚毛柽柳营养枝中的叶绿体比抱茎叶中的叶绿体更能耐受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8.
19.
兽医实验室承担着动物疫病诊断、监测和检测等工作,不仅在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上承担着重要技术支撑作用,也是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的重要一环。近年来,虽然岳阳市县级兽医实验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面临体系机构不完善、检测工作经费保障不到位、实验室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文章通过展叙县级兽医实验的建设现况,提出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寻求水稻氮、磷、钾肥最佳配方施肥方案获得一定范围内的最佳施肥量,开展水稻"3414"肥料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影响较明显,施纯N 105.0 kg/hm2、P2O575.0 kg/hm2、K2O 90 kg/hm2产量最高,为6 666.7 kg/hm2,其次为施纯N 105.0 kg/hm2、P2O575.0kg/hm2,产量为6 428.6 kg/hm2,不施肥处理产量最低,仅为4 190.5 kg/hm2。最佳施肥量为:纯N 100.5 kg/hm2、P2O525.9 kg/hm2、K2O 47.5 kg/hm2,为进一步寻求全县范围内水稻施肥配方方案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