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甘蔗褐锈病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甘蔗病害, 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明确甘蔗属长齿蔗茅‘云滇95-19’和‘云滇95-20’对甘蔗褐锈病的抗性遗传规律, 采用自交方法分别获得‘云滇95-19’和‘云滇95-20’自交F1代, 对亲本及其自交F1代进行了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检测和褐锈病抗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 ‘云滇95-19’和‘云滇95-20’及其自交F1代均未检测到Bru1基因, 两个自交F1代群体对褐锈病的抗性均出现了明显的3∶1的分离比, 证实了‘云滇95-19’和‘云滇95-20’对甘蔗褐锈病的抗性均由一对新的显性基因控制?本研究为挖掘和利用长齿蔗茅抗褐锈病基因资源奠定了基础, 对今后抗褐锈病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甘蔗糖分的快速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2份甘蔗品种材料进行检测,同时与常规测定方法相比较,研究建立了一种甘蔗糖分快速测定法。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甘蔗糖分和糖锤度测定值的差异均不显著;甘蔗糖分所得值绝对误差变化幅度为0-0.49,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26;糖锤度值绝对误差变化幅度为0-0.14,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025。快速测定方法所得结果与常规测定法所得结果有很好的相关程度(甘蔗糖分r=0.9718^**,糖锤度r=0.9993^**),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43.
为筛选防控中后期甘蔗条螟白螟的新型配方生物制剂及精准高效施药技术,选用72%苏云?杀单可湿性粉剂、8%氯氟氰?甲维盐悬浮剂和3.6%氯氟氰?苏云悬浮剂进行人工和无人机飞防喷施田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72%苏云?杀单可湿性粉剂、8%氯氟氰?甲维盐悬浮剂9月中旬人工和无人机飞防喷施对中后期甘蔗条螟白螟螟害株和螟害节均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72%苏云?杀单可湿性粉剂3000 g/hm2和8%氯氟氰?甲维盐悬浮剂750 mL/hm2,每公顷用药量兑水900 kg或飞防助剂及水15 kg,人工或无人机飞防叶面喷施,对螟害株率的防效可达81.3%以上,对螟害节率的防效可达88.6%以上。本研究显示72%苏云?杀单可湿性粉剂、8%氯氟氰?甲维盐悬浮剂是防控中后期甘蔗条螟白螟理想的新型配方生物制剂,可在9月中旬人工或无人机飞防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44.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现代畜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创新,多种技术的交叉和融合使得畜牧业更加向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介绍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产业链环节中的应用及新技术的融合展现,探讨了畜牧业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现代畜牧业高效、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特丁磷防治甘蔗害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特丁磷粒剂对甘蔗害虫对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3-5月份结合甘蔗松,培土,施5%特丁磷颗粒剂2,2,5,3kg/mu,对蔗龟的防效达91%以上,对蔗螟的防效在80%左右,可作为蔗龟,蔗螟防治中的轮换用药,田间使用以施2.5~3kg/mu为宜。  相似文献   
46.
为建立简便高效、致病性稳定和规范实用的甘蔗抗白叶病鉴定方法,推动甘蔗抗白叶病育种,本文从甘蔗材料处理与种植、接种液配制、接种方式、病情调查、分级标准制定等层面对甘蔗抗白叶病鉴定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与探索,首次优化创建了简便高效、致病性稳定和规范实用的甘蔗抗白叶病鉴定方法,即种苗喷雾接种法和生长期切茎接种法。种苗喷雾接种法:直接筛选甘蔗白叶病植原体蔗茎榨汁加10倍量无菌水配制接种液,接种液喷洒蔗种,塑料薄膜保湿,接种材料桶栽置于防虫温室培养,接种种植30 d开始调查病株率,按1~5级标准进行抗病性评价。切茎接种法:直接筛选甘蔗白叶病植原体蔗茎榨汁加10倍量无菌水配制接种液,鉴定材料桶栽置于防虫温室培养,株龄6月时切茎用移液枪将100 μL接种液滴入根部切口接种,接种种植20 d开始调查病株率,按1~5级标准进行抗病性评价。两种方法与自然传播相似,接种后发病显著、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抗性鉴定结果与田间自然发病相吻合。通过两种接种方法和田间自然发病调查,鉴定明确了10个主栽品种对甘蔗白叶病抗病性,其抗病性真实、可靠,可作为今后甘蔗抗白叶病鉴定标准品种。  相似文献   
47.
李文凤  李龙 《农业工程》2022,12(7):52-55
利用传感器和网络通信技术,构建基于物联网的生猪养殖环境信息采集系统。在猪舍布控各类传感器、RFID、图像采集等设备对生猪养殖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并通过蓝牙、ZigBee、5G等信息传输技术进行数据高效、稳定、快速地传输。在处理层和应用层,通过终端设备对养殖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从而实现对生猪养殖环境的监控和有效管理,为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生猪养殖环境信息采集系统在科学管理和精准饲喂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48.
高原地区不同农作物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农作物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及室内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高海拔地区主要农作物小麦、青稞、油菜以及玉米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的酶活性值以及垂直分布规律,并对其酶活性与土壤养分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4种农作物土壤酶活性随土层增加而降低,其中玉米脲酶活性值偏高,表明其土壤氮素代谢能力较高,土壤养分指标和土壤酶活性呈正相关性,且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9.
测定不同甘蔗品种Co331、桂糖11、粤糖93/159成熟进程中体内激素和糖分含量动态变化的结果表明,在成熟早期的0~40 d,3个品种的IAA、ABA和ZT含量下降,GA3逐步上升并相继达到峰值,同期内的蔗糖含量逐步上升,成熟中后期的40~80 d内蔗糖含量继续提高而IAA、ABA和ZT含量平缓上升,GA3含量则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50.
云南“双高甘蔗”病虫害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蔗是云南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蔗糖业是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和边疆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经过“八五”、“九五”期间的重点培育 ,云南省甘蔗糖业得到快速发展。 2 0 0 2 /2 0 0 3年榨季 ,全省甘蔗种植面积达 2 6 6 7万hm2 ,蔗糖产量突破 190万t,稳居全国第二。但是随着甘蔗生产的发展 ,农业耕作制度的变革 ,引种的频繁 ,化学农药的滥用 ,再加上云南气候、环境复杂多变 ,随之而来的病虫害给甘蔗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 ,发生程度日趋严重。防治甘蔗病虫害是甘蔗栽培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