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2篇
  9篇
综合类   39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14种野生花卉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兰州市兴隆山及吐鲁沟通过实地取样,对14种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所得的野生花卉隶属于10属14种,花期在4—9月,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其种子百粒重0.038 8~0.670 0 g。露蕊乌头、椭圆叶花锚和甘肃棘豆没有瘪种;条纹龙胆种子活率较高,达98.67%;小花草玉梅、高乌头和唐松草的种子活率低于80%。综合考虑,除唐松草,其余13种野生花卉可在兰州市园林绿地中利用。  相似文献   
52.
牛粪厌氧发酵污泥回流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两阶段厌氧发酵系统的效率,对混合使用在线活性污泥与后储罐最佳活性时段污泥的污泥回流工艺进行了研究。综合回流试验以进料质量分数、日进料量和污泥回流比为影响因素,以COD去除率、产气量为评价指标,采用二次回归旋转试验设计,研究COD去除率和产气量在各参数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料质量分数、日进料量和污泥回流比是影响两个评价指标的主要因素,其中混合污泥回流量的影响显著;试验得出该厌氧发酵系统的最优工艺参数为进料质量分数8.21%、日进料量7.15L/d、污泥回流比30%。  相似文献   
53.
高温复合菌系WSC-6预处理稻秆对沼气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稻秆在沼气生产中的水解酸化效率,寻求复合菌系WSC-6生长的廉价氮源,降低稻秆酸化水解的运行成本,该试验利用高温复合菌系WSC-6,以未经处理的稻秆为碳源,分别以新鲜猪粪和干猪粪为氮源,对稻秆进行生物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复合菌系WSC-6对新鲜猪粪中的氮源利用更充分,总氮利用率达到81.5%,对稻秆的降解率也高于干猪粪,稻秆的总质量损失率达到48.3%,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达到67.3%、79.3%和27.9%。在稻秆的生物预处理中,无论采用哪种氮源方式,反应系统的pH值都在6.5~8.2之间变化,不会产生酸化现象。以新鲜猪粪代替蛋白胨作为稻秆生物预处理的氮源,既降低了稻秆生物预处理的运行成本,又消除了猪粪造成的环境污染,这对沼气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规模化奶牛场育成牛和泌乳牛产排污系数的测算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为了给奶牛场环境工程设施的设计提供基础参数,并为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黑龙江省规模化奶牛场育成牛和泌乳牛的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每头育成牛粪便、尿液、化学需氧量(COD)、氮、磷、铜和锌的产污系数分别为15.77kg/d、7.23L/d、2132.49g/d、112.82g/d、50.28g/d、96.04mg/d和461.89mg/d;每头泌乳牛粪便、尿液、COD、氮、磷、铜和锌的产污系数分别为33.47kg/d、16.34L/d、4265.58g/d、270.88g/d、182.99g/d、196.34mg/d和979.09mg/d;每头育成牛COD、氮、磷、铜和锌的排污系数分别为540.39g/d、34.34g/d、13.29g/d、18.37mg/d和91.06mg/d;每头泌乳牛COD、氮、磷、铜和锌的排污系数分别为1000.58g/d、85.29g/d、59.65g/d、39.64mg/d和213.31mg/d;育成牛和泌乳牛的粪便收集率分别为73.31%和69.93%;黑龙江省规模化奶牛场所产生的污染物大约有20%~30%排放到环境中。  相似文献   
55.
厌氧发酵生产沼气过程中反应器内微生物的富集具有重要作用。微生物载体的选择是提高反应器效率的核心所在。产气量、辅酶F420等可作为载体选择评价的指标,并通过显微镜计数和扫描电镜对载体微生物附着情况进行微观检测。各评价指标检测结果表明,颗粒活性炭能够更好地提高反应器效率,可作为合适的载体选择材料。  相似文献   
56.
生物质厌氧消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试验条件下,采用单相厌氧消化系统对浸泡预处理的秸秆进行消化试验。研究了反应过程中,VFA、PH、COD及产气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TS=41.8%时,浸泡时间不同,产酸峰值来临期基本相同,而浸泡15天秸秆平均产气量为71.4ml/d,COD去除率达61.3%,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57.
在中温(35℃)条件下,采用分批补料发酵试验,分析补料量对复合系LZF-12降解稻杆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降解率随补料量增加而提高,在补料量为250 mL时达到最大值76%。乙酸和丁酸是主要液相末端产物,质量浓度占总VFAs质量浓度的90%以上。补料发酵时,每次添加稻草24 h后pH降到最低,乙酸含量也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升高直到下一次添加稻草;COD、总氮、氨氮含量均呈现出相近规律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58.
糠醛废水与水稻秸秆联合厌氧发酵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究底物浓度与好氧水解时间对糠醛废水与水稻秸秆联合厌氧发酵的影响,设计糠醛废水与水稻秸秆混合直接厌氧发酵及糠醛废水与水稻秸秆好氧水解再厌氧发酵对比试验。发酵料液中硫酸根浓度为100 mg·L~(-1)条件下,总固体浓度(TS)为5%、6%、7%、8%联合厌氧发酵试验,筛选最优底物浓度,在时间为3、4、5、6、8、10、12 h条件下作好氧水解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当VS/SO_4~(2-)比值为264,好氧水解时间为8 h时,木质素降解率最快,糠醛废水与水稻秸秆联合厌氧发酵效果最好,峰值容积产气率达1 940 mL·L~(-1)·d~(-1),较无好氧水解试验组高11.5%。TS、VS产甲烷率分别为266.90和285.52 mL·g~(-1),与无好氧水解试验组相比增加21.75%。为糠醛废水与水稻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9.
牛粪高浓度水解酸化过程丙酸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条件下,对牛粪进行了批量式高浓度厌氧发酵,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探讨了牛粪水解酸化过程中,温度、料液浓度和停留时间对丙酸含量的影响规律.温度、料液浓度和停留时间的取值范围分别为25~35℃、6%~10%和2~12 d,利用单因素分析法确定各因素在二次非线性模型中的主次顺序,利用频数分析找出各因素的最佳试验范围.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停留时间对丙酸含量的影响最大,温度次之,料液浓度的影响最小.通过频数分析,得出当温度为30~33℃,料液浓度为8%~10%,停留时间为10~12 d时挥发酸中的丙酸含量均高于23%;当温度为25~31℃、料液浓度为7%~9%、停留时间为2~8 d时挥发酸中的丙酸含量均低于19%.  相似文献   
60.
碳氮比对牛粪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利用牛粪和玉米秸秆进行堆肥试验,研究碳氮比(C/N)对堆肥过程中温度、水分、pH、粪大肠菌值、蛔虫卵死亡率、GI值和堆制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C/N比的适当降低并不影响牛粪和玉米秸秆的堆肥,而且C/N比的下降(由27:1降到24:1),可使牛粪的处理量增加近一倍。但C/N比过低,堆料中牛粪所占比例增大,会使堆料的容重增大而不利于堆体的通风,导致堆体温度过高且高温持续时间过长,造成有机质的过度分解,从而影响堆肥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