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5篇
  17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蝴蝶兰催花及开花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蝴蝶兰的生长发育状态将蝴蝶兰催花及开花过程分为4个时期:抽梗前期,抽出花梗期,出现花苞期,开花期。对蝴蝶兰花梗诱导及开花过程中可溶性糖在植株各器官间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蝴蝶兰花梗诱导及开花过程中不同器官的可溶性糖含量有各自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2.
阐述了云南板栗种植区14种鳃金龟和2种丽金龟的识别特征及其防治方法,以期为鳃金龟和丽金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基于分层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的水稻面积信息提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解决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混合像元问题以提高水稻种植信息的提取精度,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类与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相结合提取水稻面积信息的方法(stratified multiple endmember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SMESMA)。层次分类有效降低了地物复杂度,而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通过对每一类地物选取多个端元光谱参与解混,克服了"同物异谱"造成的光谱变异问题,两者结合可有效提高分类精度。以江苏如皋市为研究区,基于HJ-1B CCD影像,分3个层次,当某类地物信息被提取后便将其从影像中去除,进行下一层次分类,各层次均采用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方法,综合EARMSE、MASA、CoB等算法以选取最佳端元,实现了如皋市水稻种植面积信息有效提取。结果显示SMESMA法分类精度达85.78%,kappa系数为0.85,基于最大似然分类法(MLC)的分类精度为79.1%,kappa系数为0.78。表明SMESMA是一种适合基于中低分辨率影像进行作物分类和面积提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4.
黑龙江省部分玉米杂交种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杂交种的综合评价是新品种选育、审定和推广的重要依据。以黑龙江省种植的部分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产量(14%含水量)、籽粒含水量、容重、秃尖长、出籽率、轴粗/穗粗、百粒重和穗长8个性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28个供试玉米杂交种的8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德美亚3号、先玉696和先玉335加权关联度排在前3位,综合表现好。  相似文献   
45.
基于3S技术的甘南州生态健康与生态承载力耦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整体水平的主要特征之一,其定量分析已成为生态环境管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的有效依据。本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对象,运用Landsat TM、ETM+等遥感影像数据及统计年鉴数据,建立了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3S(GIS、RS、GPS)技术对主要指标(如NDVI指数等)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处理,通过加速遗传层次分析法(AGA AHP)获得各指标权重,采用状态空间法定量研究2000-2008年甘南州各县(市)基于生态健康的生态承载力状况。结果显示,2000-2008年甘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弹性力持续下降和人类社会影响力上升是构成该区生态承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在过去近10年间,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不健康”状态;生态弹性力等级由“亚健康”下降至“不健康”;人类社会影响力由“病态”等级变为“不健康”等级,基于以上三者综合分析,近10年生态承载力总体为“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46.
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使用白色和黑色聚乙烯农用地膜,采取不覆盖、直接覆盖不同地膜和使用地膜在棚内搭建小拱棚等5种方式,观测比较羊肚菌菌丝生长情况、原基形成数量、子实体生长情况及产量、商品菇比率等。结果:覆盖地膜和使用地膜在棚内搭建小拱棚的方式能有效提高羊肚菌产量,其中在低海拔的陇南种植地以覆盖黑色地膜和使用白色地膜搭建小拱棚两种方式的种植效果较好,而在高海拔的舟曲种植地则是以白色地膜搭建小拱棚方式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47.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等加大对“三农”投入的措施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48.
李文龙  管勇  杨玉潮 《绿色科技》2023,(12):219-224
传统日光温室墙体采用单一的土墙或者砖墙,蓄热能力有限,被动放热对室内热环境调控能力差,使得温室作物容易发生冷害和冻害,产量较低。基于此,设计了一种日光温室主被动显热蓄热供热系统,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该系统的蓄放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被动显热蓄日光温室蓄放热性能较普通温室有明显提高,室内空气温度较普通温室提高了2.1℃,总蓄热量提高14.68 MJ,总放热效率提高了130%,放热效率提高了64%。该研究可为新型日光温室主被动显热蓄热供热系统的设计与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实验旨在探究奶牛乳房炎的风险因素,建立奶牛乳房炎风险评估模型,预测奶牛乳房炎患病风险。本研究利用北京地区1998—2016年196万余条奶牛群体改良(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测定记录,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中的风险因素,并建立奶牛乳房炎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大量DHI记录进行奶牛乳房炎患病风险预测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场规模越大,奶牛患乳房炎的概率相对越小;胎次越高,奶牛患乳房炎的概率越大;夏季奶牛患乳房炎的概率比其他季节的概率高;泌乳天数高于300 d的奶牛患乳房炎风险约为泌乳天数低于100 d奶牛的2倍。使用北京地区DHI记录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奶牛隐性乳房炎风险评估模型和奶牛临床乳房炎风险评估模型预测价值分别为0.721和0.825,认为可以应用于实际牛群。综上,本研究中确定的奶牛场规模、胎次、DHI测定季节、泌乳阶段等风险因素可用于奶牛乳房炎预测,并构建了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乳房炎的风险评估模型,以减少奶牛群的乳房炎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50.
该研究针对全中国尺度的土壤墒情监测需求,构建基于自动监测站原位监测与多源专题数据的土壤墒情数据获取感知技术体系,提出数据质量控制清洗策略并建立数据校正插补模型。系统基于云原生技术设计,将模块以微服务形式灵活开发部署,通过容器技术打包运行独立实例,布设了墒情数据上报采集、可视化分析和数据挖掘应用等核心模块。依托空间分析和WebGL技术开发3D WebGIS数据分析功能模块,实现协同土壤墒情、土地利用、海拔高程等多源数据可视化分析与制图,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实现墒情估算和基于水量平衡的灌溉决策应用服务。系统已在中国21个省份得到应用,建立自动监测站970个,采集监测数据6000余万条,为用户掌握土壤墒情现状、指导农业节水灌溉、获取可靠科研数据等应用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