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阐述了饲料的预消化技术的研究现状,现阶段饲料预消化技术应用的主要方向。饲料经过预消化,可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状况,减少抗营养因子和有害杂质,以达到提高动物对原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同时实现动物营养保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2.
为深入探究中间砧影响苹果果实苹果酸代谢的机理,以SH40实生后代(代号53、111和236)为中间砧嫁接的‘天红2号’苹果树为试材,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苹果酸含量、相关代谢酶活性及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时,以53号为中间砧嫁接的‘天红2号’果实苹果酸含量显著高于以111号为中间砧的。盛花后30、40、100 ~ 160 d,以53号为中间砧的果实中苹果酸脱氢酶(NAD-MDH)活性显著高于以111号为中间砧的;盛花后30、40和130 d,53号处理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显著高于111号处理的;盛花后100 d,以111号为中间砧的果实中苹果酸酶(NADP-ME)活性显著高于以53号为中间砧的。基因表达结果显示,盛花后100和160 d,以53号为中间砧的NAD-MDH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以111号为中间砧的,同时NADP-ME基因表达量也显著高于以111号为中间砧的;盛花后30 和160 d,以53号为中间砧的PEPC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以111号为中间砧的。  相似文献   
7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G)与牛磺酸(Tau)对公猪精液品质、血清激素指标、精浆蛋白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18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大约克公猪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2%NCG(NCG组)、基础饲粮+0.6%牛磺酸(Tau组)、基础饲粮+0.2%NCG+0.6%牛磺酸(NCG+Tau组)。试验期100 d。结果表明:1)试验56-100 d,与对照组比较,饲粮中添加NCG、Tau及NCG+Tau公猪射精反应时间极显著降低(P〈0.01),射精持续时间极显著提高(P〈0.01)。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试验56-100 d,饲粮中添加NCG可显著提高采精量(P〈0.05),饲粮中添加Tau或Tau+NCG可显著提高精子活力(P〈0.05),饲粮中添加NCG可显著降低精子畸形率(P〈0.05);2)试验56-100 d,与对照组比较,饲粮中添加NCG或NCG+Tau可极显著提高血清促卵泡素(FSH)含量(P〈0.01),饲粮中添加NCG+Tau可极显著提高血清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含量(P〈0.01)。3)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NCG后精浆总蛋白(TP)含量显著提高(P〈0.05),饲粮中添加Tau后精浆白蛋白(ALB)含量显著提高(P〈0.05)。4)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试验56-100 d,饲粮中添加NCG可显著提高精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饲粮中添加NCG或Tau后精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综合分析,饲粮中添加NCG与Tau可调控公猪血清激素分泌水平,提升性欲,提高精浆蛋白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精液品质。  相似文献   
74.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屠宰性能、肌肉化学成分的检测,探讨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对后代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为选育优质肉羊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屠宰性能来看,杜寒F1和杜寒F2均继承了杜泊羊的优点,对小尾寒羊产肉率低的缺点有较大改善;从总体肉品质来看,杜寒F1和杜寒F2均继承了杜泊羊产肉多、肉质鲜美的优点,并且在肉色、嫩度、熟肉率、滴水损失、含钙量方面均优于小尾寒羊和杜泊羊。杜寒F2的肌肉嫩度、肉色指标均优于杜泊羊、小尾寒羊及F1代。  相似文献   
7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香甜鲜复合诱食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43±4)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大白仔猪72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和2 kg/t的香甜鲜复合诱食剂。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 kg/t香甜鲜复合诱食剂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饲粮中添加香甜鲜复合诱食剂对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2 kg/t香甜鲜复合诱食剂能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提高生长性能。本试验条件下推荐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2 kg/t香甜鲜复合诱食剂为宜。  相似文献   
76.
本试验旨在研究香甜鲜复合诱食剂和香甜复合物诱食剂配合使用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粪便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8窝7日龄的大白仔猪,随机分为2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2个组分别用基础教槽料(对照组)和添加2 kg/t香甜鲜复合诱食剂的试验教槽料进行教槽训练。21日龄断奶时饲喂3 d粥状料过度(采食量无统计)。然后,分别在2个组中选取28头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24日龄仔猪,每个组4个重复,继续饲喂相应教槽料。仔猪37日龄时更换保育料,对照组仍为基础保育料,试验组在基础保育料基础上添加0.8 kg/t香甜复合诱食剂,直至试验结束。试验期59 d。结果表明:1)经过前期教槽训练,与对照组相比,教槽料中添加香甜鲜复合诱食剂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P0.10),显著降低血清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含量(P0.10)。2)在保育阶段,与对照组相比,保育料中添加香甜复合诱食剂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10)。综合分析,2种复合诱食剂在仔猪教槽料和保育料中配合应用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对粪便微生物菌群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7.
苦味受体(bitter taste receptors,TAS2Rs)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GPCR),由30个基因组成的基因家族编码。苦味可使动物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当动物尝到苦味物质时,会刺激舌头的味蕾中味觉受体细胞表达TAS2Rs,进而引发下游一系列信号转导反应,最终通过鼓索神经和舌咽神经将信息整合传到大脑,使动物产生厌恶的感觉,从而选择拒绝摄入这些苦味物质。本文就TAS2Rs的生物学特征、信号转导机制及苦味剂和苦味抑制剂对苦味受体的影响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8.
指出了全域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契机,全国500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都在不断地探索当中。主要从凸显文化休闲形象定位、强化项目支撑引领作用、完善全域旅游配套设施、构筑全域旅游营销体系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安徽省颍上县旅游的概况以及发展全域旅游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对颍上县全域旅游发展路径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9.
 有研究表明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或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侵染烟草能够激活转录因子NbNAC089,从ER膜移至细胞核。为进一步阐释内质网应激因子NbNAC089对病毒侵染胁迫的响应机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敲除载体,经烟草遗传转染获得NbNAC089基因突变植株。植株接种病毒后采用qRT-PCR检测病毒CP基因和寄主UPR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CRISPR/Cas9系统定点敲除NbNAC089基因后,目的基因靶位点序列有碱基的置换与缺失。正常生长条件下,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无差异。植株接种TMV-GFP后24~96 h,突变体中UPR基因(BiPbZIP28bZIP6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接种TMV-GFP后2~6 d突变体中病毒的积累量和扩展速度显著高于野生型。表明NbNAC089为UPR的抑制因子,对病毒增殖具有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0.
乔蕊  周雪平  李方方 《植物保护》2024,50(3):266-271
2022年9月在广东省罗定市发现了叶片表现为黄色网状症状的胜红蓟病株。为了明确胜红蓟叶片的黄脉症状是否由双生病毒感染引起, 本研究使用检测双生病毒的简并引物PA/PB进行PCR扩增, 获得约500 bp的片段。根据该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并且克隆得到了病毒DNA-A的全基因组序列。通过BLAST比对发现, 获得的DNA-A与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ageratum yellow vein China virus, AYVCNV)海南分离物(OQ421190)的DNA-A的相似性最高, 相似度为98.11%。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 获得的病毒DNA-A与海南分离物(OQ421190)在同一分支, 说明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侵染胜红蓟的病毒是AYVCNV的分离物。这是关于AYVCNV在广东地区侵染胜红蓟的首次报道, 可为当地病毒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