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8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0篇
  11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51.
小兴安岭丰林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红松天然更新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阔叶红松林红松天然更新固定观察研究结果进行阐述,红松天然更新数量在柞树红松林中最多,椴树红松林中次之,枫桦红松林和云冷杉红松林中最差。四个林型红松天然更新1—5年生的幼苗数量分别为其总更新株数的96%、86%、87%、82%,当年生的幼苗又占绝对优势。鼠类、鸟类,球蚜、立枯病、红松落叶病等这些病虫及动物的危害严重影响着红松天然更新的发生发展。研究成果为红松林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为了研究畜禽粪便中磺胺类兽用抗生素磺胺二甲嘧啶(Sulfamethazine,SMZ)和典型重金属铜(Copper,Cu)复合污染对稻田土壤CH_4排放及其微生物相关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以猪粪为肥源,设置无污染、低、中、高4种SMZ和Cu不同污染水平的浓度,SMZ分别为0、0.1、1、5 mg·kg~(-1),Cu分别为0、100、500、1 500 mg·kg~(-1),两两组合共计16个处理,通过长时间室内模拟淹水培养实验,定期测定CH_4排放速率和相关土壤功能基因丰度,以期探索SMZ和Cu单一及复合污染影响CH_4排放和相关功能基因丰度的浓度效应及影响时长。结果表明:培养前期(0~12 d),不同浓度的SMZ和Cu未显著影响CH_4排放速率(P0.05);培养中后期(13~71 d),单一低浓度SMZ(0.1 mg·kg~(-1))处理对CH_4排放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SMZ(≥1 mg·kg~(-1))则反之,单一Cu污染及与不同浓度的SMZ复合污染处理均显著降低了CH_4排放速率(P0.05)。与对照(SMZ和Cu零添加)相比,除单一低浓度SMZ(0.1 mg·kg~(-1))处理的CH_4累积排放量增加了19.7%外,其他处理均显著降低了CH_4排放,尤其Cu和SMZ(≥1 mg·kg~(-1))复合污染处理显著降低了约77%(P0.05)。SMZ单一污染对16S rRNA-CH_4、mcr A和pmo A的基因丰度均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和输入时间效应,Cu单一污染则未有明显的浓度和时间效应,两者复合污染的联合作用比较复杂,主要取决于两污染物的起始浓度及SMZ输入土壤的时间。无论SMZ和Cu单一还是复合污染,中高浓度在培养的后期对三大基因丰度的影响均以降低为主,且pmo A基因丰度对Cu和SMZ单一及复合污染响应更敏感。研究表明,SMZ和Cu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稻田土壤CH_4排放及相关微生物基因丰度,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但规模化养殖业畜禽粪便还田后导致抗生素和重金属高残留的环境风险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3.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速植物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背景下,氮素是森林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根系分泌物所介导的根际微生物过程在驱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和增加氮素有效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综述了模拟根系分泌物输入对森林土壤氮素矿化、硝化与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发现根系分泌物中的有机酸、糖类和氨基酸等物质均能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氮素矿化,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植物对氮的需求。不同碳含量和碳氮比的根系分泌物输入驱动根际微生物行使不同养分利用策略,通过生物和非生物作用,根系分泌物矿化有机质中的氮素供给植物吸收利用;根系分泌物中的生物硝化抑制剂能抑制土壤硝化作用,减少氮素的淋溶;根系分泌物还通过控制根际与氮转化相关的反硝化细菌群落来促进土壤反硝化作用。综上,植物通过增加根系分泌物的输入能提高地下碳分配,影响根际土壤氮素转化,在维持森林土壤氮素循环和缓解养分限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表2参70  相似文献   
54.
素有“彩虹之国”美誉的南非,自然风光绮丽.动植物种类繁多。南非多种多样的栖息环境和丰富的植被资源为品种多样的鸟类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生息繁衍之地。  相似文献   
55.
三疣梭子蟹土池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三疣梭子蟹自然资源的锐减,进行人工养殖势在必行,根据1996-1998年连续3年的土池养殖试验,详细介绍了三疣梭子蟹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56.
为明确梨树行间种植油菜在改善梨果品质方面的作用,本试验比较了行间清耕和行间种植油菜处理下梨园土壤养分和访花昆虫情况,分析了梨果实坐果率、脱萼率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行间种植油菜较行间清耕处理显著提高了梨园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幅为36.6%和11.2%,此外可以增加昆虫特别是蜜蜂的访问量,减少金龟子的访问量;与行间清耕+自然授粉相比,行间种植油菜+自然授粉与人工授粉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梨坐果率和脱萼率,增加果实重量和减小果实偏斜率;同时,行间种植油菜+自然授粉处理下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均最高,达13.83%和9.45%。行间种植油菜可以提高梨园土壤营养和授粉昆虫的数量,增加梨坐果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7.
利用防虫网、诱虫灯、黏虫板和浸水等4种物理方法防治茶树菇菇蚊、菇蝇的发生。试验结果表明,使用40目的防虫网具有明显的防虫效果;诱虫灯使用黑光灯效果最好,白天开灯比晚上开灯诱虫效果好;黏虫板的宽度为12 cm~15 cm,放置高度离菌筒口10 cm~20 cm,放置数量以每隔2 m放置2张~3张为宜;浸水法处理茶树菇菌筒,可有效杀死菇蚊菇蝇,浸泡时间以24 h~48 h为宜。茶树菇栽培中综合应用诱虫灯、防虫网和黏虫板,对降低菇蚊、菇蝇的发生有良好的效果,菇房内菇蚊、菇蝇数量减少38%。  相似文献   
58.
大球盖菇是我国近几年来刚刚兴起的一株璀璨的食用菌新秀。其菇体色泽艳丽,食味清香,肉质爽滑,营养丰富,是集香菇、双孢蘑菇、草菇三者于一身的美味食品,在国内外市场都很畅销。其栽培技术简便粗放、栽培原料来源丰富、抗逆性强、成本低、产量高,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9.
60.
郑州华力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电话:0371-7518988)研制的JP系列移动式绞盘喷灌机,特点是节水,不产生径流和明水,对作物的打击力小,土地不板结,作物无损伤。和漫灌相比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