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施磷水平对不同基因型花生种子发芽期耐寒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基因型(耐寒型、中间型和敏感型)共10份花生种子为材料,于6个浓度梯度的过磷酸钙溶液(0浓度为对照)浸泡进行发芽试验,以露白率,发芽率及相对发芽率为指标,研究了在常温(25℃)浸种与低温(2℃)浸种下不同基因型花生种质发芽能力。结果表明:在种子吸胀萌发期,25℃/72h平均露白率由高到低为P2P3P4P1P5P0;2℃/72h平均露白率由高到低P4P2P5P3P1P0,无论常温浸种还是低温浸种,72h露白率都高于对照水平。3种基因型的10份花生种质25℃/120h发芽率明显高于2℃/120h发芽率,经低温处理后,耐寒型种质(S8,B1,Y4)和中间型种质(E4,Q2)发芽率高于中间型种质(H56)和敏感型种质(H33,J11,J19,J4),且敏感型种质随磷浓度的增高种子的发芽率随之增高。通过露白率与发芽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针对不同基因型可以增施不同浓度的磷肥来提高花生种子发芽期的耐寒能力,耐寒型种质以P3最明显,中间型种质以P2最明显,敏感型种质以P5最明显。  相似文献   
22.
试验选取55周龄快大黄羽肉种鸡135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10个重复,每重复15只。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平均舍温(30.09±3.12)℃],进行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肉种鸡生产和孵化性能影响的试验。采用3个能量水平(11.08、11.29、11.50MJ/kg)×3个蛋白水平(15.5%、16.5%、17.5%)的双因子交叉试验设计9种不同能量、蛋白水平的日粮进行饲喂,试验期8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蛋白水平对种鸡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低蛋白水平的D、G两组比高蛋白的C、F、I三组在日均采食量、产蛋率、合格种蛋率、受精率、活胚率、入孵蛋孵化率等指标上均表现优异,有些指标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而不同能量水平对这些指标影响不显著。所以夏季高温环境下,过多提高日粮的蛋白质水平不一定有利于提高或保持种鸡的产蛋和孵化性能。试验得出的最适宜营养水平为:代谢能11.29~11.50MJ/kg,蛋白质15.5%,蛋能比为13.48~13.73g/MJ。  相似文献   
23.
多年来我国生猪饲养方式一直以散户饲养为主,这种养殖模式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也就是他们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虽然我们的养猪历史悠久,但养殖的水平却一直发展很慢。这与我国以农村散养户的养猪数量占有相当份额有很大关系。虽然也有一部分规模较大的生猪养殖企业,但他们所占的比重过小,其饲养的总量在养猪产业中总的比例不大。这样就使得生猪饲养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旨在利用拮抗菌防治植物病害,为桃的病害生物防治提供更多可行性的方案。以前期筛选获得的一株桃褐腐病拮抗细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RN-88为试验材料,采用杯碟法测定发酵液对桃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col)的抑菌活性,并结合抑菌圈法,研究了该菌在pH、温度、紫外线(UV)等不同环境中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细菌RN-88能显著降低桃褐腐病的发病率,其发酵液对褐腐病菌(M. fructicol)的抑制率可达44.69%。在过滤除菌后,相对于高温灭菌,发酵液中抑菌物质的损失较小。在pH 7.5~9.0的碱性溶液中,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在酸性溶液(3.0≤pH≤6.5)中处理后,其抑菌能力减弱。发酵液的抑菌率几乎不受温度和紫外线(UV)的影响。Pseudomonas fluorescens RN-88细菌具有较好的环境稳定性,具有开发成桃褐腐病生物拮抗剂的潜在价值,本研究为荧光假单胞菌作为新型生防菌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实现桃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更多可行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25.
香蕉对枯萎病的抗性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对香蕉抗枯萎病的细胞生物学机制、激素及信号传导途径、抗病基因分离鉴定以及基于多组学挖掘香蕉抗枯萎病基因的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为进一步揭示香蕉对枯萎病的抗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学生专业协会是按照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依托于学院农业实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实验实训条件、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而设立的。这一举措的实施,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改善了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适宜珠三角地区的香蕉化肥农药减量化模式,并提出了香蕉平衡施肥、病虫草害综合治理、香蕉间作栽培、香蕉废弃茎叶循环利用等4方面的配套技术,模式与技术示范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香蕉对尖孢镰刀菌热带4号小种的抗性评价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准确快速地评价香蕉对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热带4号小种(Tropical race 4,Foc TR4)的抗性,在温室条件下以浸根法和改良的灌根法将Foc TR4接种至不同抗性的香蕉品种,比较分析接种后香蕉的发病情况,并检测了两个Foc TR4的特异引物的扩增效率,以完善评价方法。结果显示,利用两种方法接种都能体现香蕉的抗性,但改良的灌根法在孢子浓度为1 × 104时的接种效果最好,接种后各品种发病情况与品种本身的实际抗性最为接近。特异引物Foc TR4 F/R的扩增效率较高,1次和2次PCR分别能有效检测发病等级为3和1以上的香蕉球茎。  相似文献   
29.
香蕉与菠萝茎叶资源肥料化利用模式及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香蕉与菠萝茎叶肥料化利用模式和技术的研究,采用微生物技术,以香蕉与菠萝废弃茎叶为原料、鸡粪为辅料,添加复合发酵菌剂,进行生物处理,生产出无害化、高活性的生物有机肥。采用连续发酵技术,优化工艺设计,可实现工厂化规模生产。通过示范应用,生物有机肥对改良土壤性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调节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效果。介绍了香蕉与菠萝茎叶资源肥料化利用特征和模式,总结了香蕉与菠萝茎叶资源肥料化利用技术及其特点,并对生物有机肥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香蕉与菠萝茎叶肥料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研究目的]植物凝集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通过原核表达香蕉凝集素基因(BanLec)并探讨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提取了巴西蕉果肉总RNA,利用RT-PCR方法扩增BanLec cDNA全长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将BanLec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0a,并将筛选到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进行诱导表达.[结果]克隆到的BanLec cDNA序列为460 bp,开放读码框为426 bp,编码142个氨基酸.与其他已知的香蕉凝集素基因相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和93%以上.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经IPTG诱导,BanLec基因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相对分子量约为20kD.[结论]该研究为探讨香蕉凝集素的活性及生化功能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