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10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天坑是一个相对封闭、稳定的喀斯特生态环境,蕴藏着稀有、特有、濒危的植物资源。特殊生境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避难所,它们更容易分化形成有别于周边区域的生物类群,具有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特殊、区系成分异常等特点,因此对天坑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82.
天坑动物     
<正>天坑无疑是喀斯特生态系统中非常独特的生境之一,从外看它是开放的,而其内部则又是相对隔绝的。它是地下黑暗生物圈向地表的开口,也是沟通地下生态系统和地上生态系统的桥梁。这一特点也形塑了与之相适应的天坑动物群落。在天坑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有光世界到黑暗世界的逐渐过渡,从穿梭于树丛中的竹叶青蛇到栖居于地下河的洞穴盲鱼,只要有足够耐心,就可以感受到物竞天择的自然魅力。  相似文献   
83.
<正>蓑羽鹤集群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迁徙场面十分壮观,它们要驾驭高空的空气急流飞行,还要躲避猛禽的猎杀。地球上最震撼、最引人注目的动物移动,首推候鸟的迁徙。每年迁徙季节,数以百亿的鸟儿沿着固定的路线,飞越千山万水,克服艰难险阻,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往返飞行,演绎着大自然壮观的生命奇迹。  相似文献   
84.
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对潮土结构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探究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效果,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施肥(F):F1(施NPK复合肥)和F0(不施肥);副因素作物种类(B):B1(油菜)、B2(玉米)、B3(马铃薯)、B4(燕麦)和B5(荞麦),以不施肥不种作物的空白处理为对照CK。采集样品后测定土壤容重、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以及团聚体粒径和土壤MWD、GMD和D值。结果表明:5种作物秸秆还田降低了土壤0—6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增加了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20—60 cm土层为主要改善土层;同时,增加了土壤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且0—20 cm土层团聚体MWD、GMD值增加,D值降低,稳定性增加;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下,0—60 cm土层土壤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呈减少趋势,且团聚体MWD、GMD值降低,D值增加,稳定性下降;各处理下油菜秸秆还田后对土壤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团聚体稳定性改善效果较好,荞麦秸秆还田更有利于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燕麦秸秆还田更有利于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由此可见,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具有一定的改良效果,不同作物所起到的效果不同。整体而言,油菜秸秆还田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5.
为明确叶面施锌肥对紫粒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选用小麦山农紫(紫粒)和山农129(红粒)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施锌肥(Zn0,对照)、叶面喷施锌肥10 kg·hm-2(Zn10)、20 kg·hm-2(Zn20)、30 kg·hm-2(Zn30)、40 kg·hm-2(Zn40)5个处理,分析了不同施锌量下紫粒小麦产量和品质相关指标的异同。结果表明,与不施锌肥比较,叶面施锌肥后山农129和山农紫分别增产1.4%~4.7%和2.3%~5.2%;随着施锌量的增加,山农129和山农紫的籽粒锌含量、总蛋白含量及蛋白质产量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分别在Zn30和Zn20处理下达到最高值,比Zn0分别提高25.8%、1.2%、16.8%和44.1%、2.1%、20.1%。两品种叶面施锌肥较其对照显著提高了籽粒蔗糖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P<0.05),但总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总体上,山农紫小麦增幅大于山农129。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叶面喷施锌肥可提高紫粒小麦产量、锌含量以及营养品质,以喷施锌肥20 kg·hm-2较佳。  相似文献   
86.
淋巴囊肿病毒(LCDV)、肿大细胞病毒属虹彩病毒(Mega)、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GNNV)、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VHSV)和传染性鲑鱼贫血症病毒(ISAV)是养殖鱼类主要的病毒性病原,危害巨大。为实现这7种病原的高通量、同步检测,本研究在分析这7种病毒基因序列的基础上,设计了9组扩增子拯救多重PCR(Arm-PCR)引物,并对扩增体系中的Taq酶、Mg2+、dNTP、Primer Mix浓度及退火温度等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结合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建立了同步检测7种鱼类病毒的Arm-PCR方法。优化后的Arm-PCR方法第一步PCR体系为:Taq酶(2.5 U/μl)1.0μl,10×PCR Buffer(含20 mmol/L的Mg2+)5μl,dNTP(各2.5 mmol/L)5μl,10×Primer Mix(各2μmol/L)9μl,模板1μl,ddH2O补足至50μl,退火温度为56℃。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在1支反应管内对上述7种病毒的9个致病基因同步进行扩增和检测,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01 copies/μl (RGNNV、VHSV、ISAV-NS、ISAV-MA)、102 copies/μl (LCDV、Mega、IHNV、IPNV)和103 copies/μl (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RBIV)。该方法特异性强,与半滑舌鳎、石斑鱼、大菱鲆和牙鲆基因组DNA不产生交叉反应。本研究建立的可同步检测7种鱼类病毒的Arm-PCR方法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的优势,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鱼类病毒的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
初夏蚕豆香     
初夏时节,小镇上多了一些挑着担子、踏着三轮车卖蚕豆的农人,他们在集市上寻觅一块空地,拉开罩在蚕豆上的塑料薄膜叫卖起来。饱满的蚕豆鼓胀在豆荚中,支撑起绿色的喜悦,牵引着过往的居民停下脚步,称上几斤回去尝鲜。  相似文献   
88.
天气以及气候产生的变化对于人们的生存环境以及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对于综合气象观测主要就是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来对有关气象数据进行获取,然后对有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获得更为全面的气象情况和相关的技术要素进行结合起来对相关的业务实施研究,以此促进气象观测的有效实施。加强气象观测的整体性完善能够将气象灾害应对能力提高,对未来时段所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其对于全球气候所产生的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就对综合气象观测质量提升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9.
为深入了解湿地植物对近岸波浪的耗散作用,通过物理模型方法,对规则波和不规则波越过岸坡前刚性植被水域的波能衰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波浪通过植物区时,有效波高在植物区内逐渐衰减,规则波和不规则波波高消减率分别为29.8%和31.4%;在植物分布密度、波浪周期等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刚性植物高度为40 cm,有效波高为8、6、4 cm时,不规则波衰减率分别为41.3%、37.3%和31.3%,规则波有效波高衰减率分别为35%、30.8%和26.1%,无论是规则波还是不规则波,可见入射波浪的波高越大,消波作用越明显;刚性植被高度为40、20 cm植物区的波高(6 cm)衰减率分别为32.3%和21.0%,植物高度越大,波能消减作用效果越好,同样的参数条件,波高h=30 cm的波高衰减率为14.6%,h=40 cm的波高衰减率为9.9%,水深为30 cm时的消波作用优于水深为40 cm时的消波作用,随着水深的增加消波效果降低。本研究结果对于湿地刚性植物与波浪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0.
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提出新思路、新构想,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入深水区,耕地与建设用地约束趋紧,而宅基地超标占用和"一户多宅"等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率低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本文立足试点区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发现落实所有权、保障资格权并放活使用权是改革总基调,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各方合法权益,发挥各级政府职能和政策合力,探索农民自愿退出机制,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