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1篇
  4篇
综合类   3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城市土壤污染的磁学监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上海市典型工业区(宝山区淞南镇)与农业区(宝山区罗泾镇)土壤磁性特征和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区土壤磁化率(χlf)平均为271×10-8m3/kg,最高达1660×10-8m3/kg,频率磁化率(χfd)平均<2%;农业区土壤χlf平均为32.5×10-8m3/kg,变化范围为:(15~58.6)×10-8m3/kg。工业区土壤磁性异常增值,与工业活动与交通运输中含Fe磁性颗粒的排放有关;工业区土壤χlf与土壤Cu、Zn、Pb、Cd、Cr、Mn、Fe的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表明土壤磁性可作为监测城市/工业土壤污染的有效手段。农业区土壤χlf接近土壤背景值,与土壤重金属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2.
玉米秸秆对不同有机碳含量的黑土有机碳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不同添加量对不同有机碳含量的黑土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为提高退化的黑土质量以及利用秸秆修复退化黑土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通过室外培养法,在2种不同有机碳含量的黑土中添加不同量(w)的玉米秸秆(0.5%、1.5%和2.5%),研究黑土有机碳库中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ROC)、微生物量碳(MBC)、溶解性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轻组有机碳(LFOC)、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重组有机碳(HFOC)和惰性碳(IOC)的含量变化及各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不同添加量的玉米秸秆均可增加2种有机碳含量黑土的TOC、ROC、MBC、DOC、POC、LFOC、MOC和IOC含量,且对低有机碳含量的黑土提高效果更明显,但却降低了2种黑土的HFOC含量。土壤有机碳库各组分除LFOC和HFOC之外均与TOC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OC、MBC、DOC和POC含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结论】添加不同量玉米秸秆对2种有机碳含量的黑土均有一定的影响,高添加量秸秆施入可以有效提升高、低有机碳含量黑土的有机碳库组分,对低有机碳含量的黑土效果更好。在本试验玉米秸秆添加范围内,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2.5%。  相似文献   
93.
开展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是目前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其中资源型城市的此类研究极为典型,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胁迫压力。深度剖析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内涵,构建二者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与变异系数综合确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提高其精度,借助耦合度与协调度模型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分析与比较,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探讨城市间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整体处于中度协调发展水平,大多城市处于中度协调期,研究期内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优化力度较小;大庆市为唯一处于高协调发展期的城市,鸡西市与双鸭山市处于中度协调发展期,其余资源型城市处于低度协调期或处于轻度失调期,协调度发展特征呈以大庆市为高值点向周边城市逐步降低的态势;资源型城市协调度空间集聚特征总体表现为由弱相异属性集聚向强相异属性集聚的转化,且空间正相关性逐步减弱,各城市协调度两极差异逐步变大。  相似文献   
94.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氯甲酸异丁酯二次衍生条件进行优化,并建立了1种柑橘果肉中18种游离氨基酸的气相色谱定量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当吡啶、异丁醇、第1次氯甲酸异丁酯和第2次氯甲酸异丁酯加入量分别为20、120、50和50μL,萃取溶剂为二氯甲烷时,氨基酸衍生效果最佳;18种氨基酸在其对应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测限在0.02~0.35μg/mL,5次重复试验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10.57%;5种柑橘提取液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均在72.82%~132.97%。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成本低,衍生物稳定,可以用于柑橘果肉中18种游离氨基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95.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业发展。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文章主要分析脱贫攻坚战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96.
为了开发新的可利用的基质相容性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涂层,促进活体SPME采样技术的发展。本研究评价了溶胶-凝胶聚二甲基硅氧烷萃取头在柑橘基质中的基质相容性,建立了直接SPME-气相色谱法检测柑橘果浆中有机磷农药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柑橘果肉匀浆并添加同样质量的水,调节pH至1.84、50℃萃取60 min、搅拌速度为1 200 r/min条件下,5种有机磷农药在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检测限为0.002~0.046μg/kg,加标回收率为71.0%~125.3%,相对标准偏差为0.5%~15.6%。该萃取头在柑橘活体基质中可以连续使用50次以上。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研究干旱和遮荫对中国沙棘生长、水碳代谢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有助于全面了解沙棘的生态适应性,同时有利于了解干旱和遮荫对沙棘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中国沙棘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干旱(40%土壤水分饱和含水量)、遮荫(遮光50%)及二者交互处理下的水势、枝条导水损失率(PLC)、光合作用、生物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中国沙棘的枝条水势、净光合速率、叶生物量、根和茎的NSC含量,显著增加了枝条PLC、根生物量;遮荫显著降低了净光合速率、叶生物量、根茎叶的NSC含量和黄酮含量,干旱和遮荫的共同作用显著增加了枝条PLC,降低了叶净光合速率、根茎叶生物量和NSC含量;且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与枝条水势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干旱会影响中国沙棘的水分状况、碳摄取,降低茎和根的NSC储藏,增加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遮荫会影响中国沙棘的光合速率、根茎叶的NSC储藏,干旱和遮荫的共同作用进一步降低了中国沙棘的水分输导能力、光合作用、生物量积累和NSC储藏,遮荫降低了中国沙棘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适度干旱有利于沙棘黄酮类化合物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