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地加工番茄60%采用育苗移栽种植方式.但移栽时常因不能及时灌水和灌水不到位造成成活率不高,对晚期番茄成活率影响尤其严重,而早期番茄也会因灌移栽水和缓苗水使地温明显降低,造成成熟期推迟.为解决上述问题,降低生产成本,2002年笔者在奇台县五马场乡牧业四组番茄试验地搞了40亩灌窝水(点灌)移栽番茄示范,2003年又在西地村12组进行了10亩灌窝水示范.通过示范,效果明显.该技术关键在于番茄移栽时只灌窝水(点灌),水渗完后及时培土保墒.  相似文献   
22.
23.
24.
关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林地确认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多年参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方面的实践经验,对有关林地确认的问题做了一些思考,并给出了相应的一些建议和对策,可以部分解决林业部门内部一类与二类调查成果互相矛盾的问题,也可以有效解决林地统计口径与其他部门不一致的状况。  相似文献   
25.
本文基于2017—2021年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澳洲坚果为主题发表的相关文献,利用WoS自带分析工具和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分析澳洲坚果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结果显示:2017—2021年澳洲坚果领域发文量国际发文量呈增长趋势,但增幅变化不大,澳大利亚在WoS占总体发文量的36.86%。Food Science Technology是WoS收录期刊中发文量占比最多(16.99%),其次是Environmental Sciences(11.86%)和Plant Science(10.58%)。国际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澳洲坚果的基因组和宏基因组、种仁及油料、栽培种质和杂交种植、种壳剩余物加工利用和种植园管护5个方面。国内期刊发文量在2021年增速显著,此前则逐年下降,研究热点与国际联系紧密,包括澳洲坚果种仁油料和蛋白、品种选育、土壤磷利用、虫害防治和种仁干燥加工等方向。文献计量分析表明澳洲坚果的花枯病是坐果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真菌分离株的腐生或共生能力还未确定,应深入研究,为提高澳洲...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影响巨柏(Cupressus gigantea)径向生长的主要气候要素,本文运用树木年轮气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讨分析了巨柏年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巨柏年轮宽度标准年表包含了1466~2021年共556年的年轮宽度信息,可满足对巨柏的气候分析与重建;巨柏年轮宽度指数与降水量相关性较小,仅与7月份降水量表现出显著负相关(P<0.05);与月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均负相关,其中与6~9月平均温度及6~10月平均最高温度均极显著负相关(P<0.01);巨柏径向生长与季节温度关系,表现出与月温度相关性相似的结果。巨柏径向生长与降水相关性较差,与气温相关性较强,表明树轮年表更好地记录了当地的气温信号,验证了巨柏对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7.
澳洲坚果是世界上著名的坚果之一,其果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受到国内外消费者广泛喜爱。目前种植澳洲坚果的国家有20多个,其中澳大利亚产量最大。随着澳洲坚果商业化种植区域的扩展,座果率低成为制约澳洲坚果产量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文中以澳洲坚果繁育系统为主题,从澳洲坚果的花部特征、花期、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自交亲和程度、主要传粉媒介、异交率、花粉有效散布距离、座果率、生理落果、花粉直感效应、杂交及育种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新研究表明,澳洲坚果的壳果质量、种仁质量、种仁回收率和含油率都与父本有关,包括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果实之间的差异,从而证明花粉亲本对果实质量有直感效应的影响。为有效保证市场供需,需结合澳洲坚果繁育系统特点进行经营管理,以促进澳洲坚果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不同施氮量对闽楠枝叶挥发性次生代谢物的组分和含量的影响,提高闽楠的开发利用价值。【方法】以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10年生闽楠人工林为试验林,分别按照每株施氮量(46%的尿素)0、100、200、300、400 g进行处理,在施肥前、施肥后6个月、施肥后12个月进行采样,采用水蒸馏萃取法提取闽楠枝叶挥发性次生代谢物,采用气质联用法分析闽楠枝叶挥发性次生代谢物成分。【结果】5个施肥处理检测出相对含量在1%以上的叶挥发性次生代谢物共有78种,其中烃类51种,醇类16种,醛类7种,酯类2种,萘类2种;枝挥发性次生代谢物共有84种,其中烃类54种,醇类21种,醛类6种,酯类2种,萘类1种。其中枝和叶挥发性次生代谢物相同的成分有48种,主要成分都以萜烯烃类为主,但有一定差异,叶的挥发性次生代谢物的典型成分为白菖烯、杜松萜烯、大根香叶烯、香树烯、石竹烯、γ-衣兰油烯、古巴烯等,枝挥发性次生代谢物的典型成分为古巴烯、杜松萜烯、石竹烯、(-)-Alpha-荜澄茄油烯、γ-衣兰油烯、α-石竹烯等。施氮量和施氮时间的变化会影响闽楠枝叶挥发性次生代谢物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施肥后6个月至12个月的闽楠...  相似文献   
29.
2020年,重庆市开展了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评价试点,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文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取得的初步成果、高新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问题也给出了可行的建议和应该采取的措施,以期为以后要全面开展的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评价工作提供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30.
根据国家对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评价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对重庆市现有森林资源监测抽样体系进行了优化探索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校验样地产出森林面积、固定样地产出森林蓄积的方法是可靠的,抽样精度完全能满足国家技术规定要求,如果单纯产出省级层面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不进行第二次分解,各省样地个数还可以适当减少,比如重庆:校验样地可减少3/4,只要1 268个校验样地即可,其抽样精度可以达到95%以上;固定样地可减少1/2,只要2 566个固定样地,其抽样精度可以达到90%以上;2)校验样地大小500 m×500 m是比较合适的,重庆市森林面积估测变动系数从500 m开始往上减小速度逐渐平缓,趋于稳定,抽样结果精度均达到了95%以上,完全符合国家对森林面积的抽样精度要求;3)校验样地和固定位置应该长期固定,年度监测之间的数据变化才有可比性;4)对省级数据如何分解到区县的方法上不可“一刀切”,具体到每个区县是采用抽样调查、小班区划还是联合估计的方法,应根据各区县森林资源分布特点和数量大小,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科学可行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