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9篇
  27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为评估草地贪夜蛾从玉米转移为害水稻的风险,将室内以玉米叶继代饲养10代以上的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分别饲喂玉米叶和水稻叶,其后代为CnC1和CnR1;Cn R1组用水稻叶继代饲养8代后再分为2组,一组继续饲喂水稻叶并繁殖1代(CnR8R1),另一组取食玉米并繁殖1代(CnR8C1),分别观察、记录这4个种群幼虫的历期,计算其存活率、繁殖力,测定其营养效应和中肠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CnC1组的幼虫历期最短(17.46d),而CnR1幼虫历期最长(23.24d),这两者间差异显著;Cn R1组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CnC1组单雌产卵量最高(693粒),CnR1组的单雌产卵量最低(384粒);CnR1组和CnR8R1组幼虫的相对取食量均显著低于CnC1组和CnR8C1组的;4个处理组间幼虫食物利用率和转化率的差异不显著;寄主转换过程中幼虫中肠的胃蛋酶活性的差异显著,但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从幼虫的存活率、繁殖力、营养效应、中肠消化酶活性综合来看,取食水稻叶的种群重新转移为害玉米后不会影响其在玉米上的种群增长速率;水稻虽不是草地贪夜蛾的最适寄主,但草地贪夜蛾从玉米转移至水...  相似文献   
172.
本实验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泰地罗新原料药中泰地罗新及其异构体的含量。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氢二钾缓冲液(磷酸调pH值至8.2)-乙腈(45:55),检测波长289 nm,流速 0.5 mL/min,柱温:40 ℃,进样量:1 μL。通过光谱图、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参数对泰地罗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泰地罗新在0.2-2.4mg/mL 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2);方法检测限为0.2 mg/mL,定量限为0.6 mg/mL;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完全满足检测需求。说明该方法快速、准确、分离度好,可快速检测泰地罗新原料药中泰地罗新及其异构体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3.
牛奶被誉为“白色血液”,除营养素外,还含有一系列其他非营养成分。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小分子物质,褪黑素最突出的特性是其对昼夜节律的调节以及抗炎、抗氧化作用。哺乳动物乳汁中的褪黑素影响乳汁的功能与免疫活性。本文通过综述哺乳动物乳汁中褪黑素的节律变化以及其来源与功能,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和挖掘乳汁中褪黑素的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4.
为研究侧柏叶颗粒剂(Platycladi cacumen granules, PCG)对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erfringens)Ⅳ型菌毛系统(typeⅣpili, TFP)功能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首先,在体外进行滑动运动和生物被膜测定2种表型试验,验证PCG对TFP功能的抑制作用;随后,通过细胞黏附试验测定PCG对产气荚膜梭菌黏附至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Caco-2)的影响;最后,通过qRT-PCR测定PCG对TFP基因转录的影响,并结合透射电镜(TEM)观察PCG对TFP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PCG在质量浓度为1.3 g/L时,显著抑制产气荚膜梭菌的滑动运动和生物被膜形成;显著抑制产气荚膜梭菌黏附至Caco-2细胞,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对Caco-2细胞无明显检测毒性;qRT-PCR和TEM结果表明,PCG通过降低产气荚膜梭菌的TFP相关基因virR、virS、pilA、pilD、pilT、pilC和pilM的转录水平,破坏TFP菌毛形态,抑制TFP介导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5.
建立了芪蓝囊病饮中靛玉红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PDA)检查方法。采用C18(250 mm×4.6 mm×5 μm),柱温35 ℃,以乙腈-0.2%磷酸水进行梯度洗脱,波长采集范围为200~640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10 L,提取检测波长为289 nm。靛玉红在0.5~2.0 μg(R2 =0.999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0.0%(RSD=1.36%,n=6)。所建方法色谱分离较好,前处理简单,可用于芪蓝囊病饮中的靛玉红的含量测定,为完善芪蓝囊病饮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