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0 毫秒
21.
李朝云 《广东饲料》2016,(11):12-15
正如今养殖业面临的两大热点,也是最易受到质疑的两个方面就是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由于其与民生的极大相关性,在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必须承受外围政策施压,更要经受得住来自社会的质疑。2015年柴静的一部纪录片——《穹顶之下》将工业环境污染推向风口浪尖,让钢铁业、汽车制造业等工业行业差点千夫所指。对于一个行业,尤其关乎民生的产业来说,要建立公众的信任掏心掏肺都不够,但摧毁它不必动用一部纪录片,只需  相似文献   
22.
文章旨在评估泌乳中期奶牛全混合日粮补充壳寡糖对其泌乳性能、血清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将泌乳性能一致的64头荷斯坦奶牛分为2组,每组32头,每个重复4头肉牛。对照组与处理组肉牛在试验期饲喂基础日粮+0和200 mg/kg壳寡糖,试验为期6周。结果:日粮添加200 mg/kg壳寡糖对奶牛的脂肪较正乳和乳脂肪产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壳寡糖组奶牛的采食量、泌乳量、能量校正乳、乳蛋白和乳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日粮添加200 mg/kg壳寡糖显著提高乳中尿素含量(P<0.05)。壳寡糖组奶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壳寡糖组丙二醛的含量及活性氧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壳寡糖组血液CD3+和CD4+淋巴细胞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壳寡糖组奶牛血清尿素氮、总蛋白、钙、磷、IgG和Ig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清一氧化氮和IL-1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本研究基础上,泌乳中期奶牛全混合日粮中添加200 mg/kg壳寡糖可提高采食量、泌乳性能及血清抗氧化指标,降低血清一氧化氮浓度,进而抑制炎症反应。 [关键词]壳寡糖|奶牛|生产性能|免疫|抗氧化  相似文献   
23.
鸡脂肪酸性状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酸不仅是机体生理生化过程中的关键物质,而且是影响畜禽肉品风味的重要经济性状,同时对人体具有保健功能。探讨了脂肪酸生理功能意义、研究方法、候选基因,并对脂肪酸数量性状位点(QTL)的检测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4.
25.
普洱茶膏,是以普洱茶为原料,经浸提、净化、浓缩、干燥(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的茶膏,它有很高的营养和品饮价值。  相似文献   
26.
不同性别固始鸡生长曲线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固始鸡0~12周龄体重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Logistic曲线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固始鸡的生长曲线(公鸡:R2=0.9877,母鸡:R2=0.9950)。6.9周是固始公鸡的生长转折点,6.4周是固始母鸡的生长转折点。  相似文献   
27.
正管武太,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常务理事,兼任猪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种猪营养与饲料岗位专家,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种猪营养与饲料工程技术研究室学术带头人,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无抗饲料产业联盟专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猪的营养与代谢、消化道营养吸  相似文献   
28.
正近日,农业部发布《关于促进现代畜禽种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形成以育种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畜禽种业发展机制,到2025年主要畜种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70%,国家级保护品种有效保护率达到95%以上,基本建成与现代畜牧业相适应的良种繁育体系。针对中国畜禽种业发展的现状,《意见》指出,促进现代畜禽种业发展将以培育自主品种、打造民族品牌、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和扩大良种覆盖面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坚持高产高效的育种方向,全面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健全畜禽良种繁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对体外瘤胃发酵和养分利用的影响。【方法】配制NFC来源分别为玉米淀粉、果糖、低聚果糖和多聚果糖的4种苜蓿-豆粕型日粮,用饲喂60d后的4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山羊提供瘤胃液,对4种NFC来源日粮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测定产气量、发酵液pH、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产量、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甲烷产量及干物质(D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失率。【结果】不同来源NFC日粮DM和NDF的表观消失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最高值均出现在玉米淀粉组,其余处理组DM表观消失率差异不显著,果糖组的NDF表观消失率较低;NFC来源极显著影响TVFA产量,其最高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多聚果糖和玉米淀粉组;玉米淀粉组丙酸占TVFA物质的量的比例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组,但丁酸、异丁酸和异戊酸占TVFA物质的量的比例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组。玉米淀粉组的产气量和多聚果糖组的甲烷产量与果糖组无显著差异,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NFC来源对体外瘤胃发酵液pH、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乙酸和戊酸占TVFA物质的量的比例及甲烷与TVFA物质的量比无显著影响。【结论】与果糖、低聚果糖和多聚果糖组相比,玉米淀粉组日粮的DM和NDF表观消失率及丁酸占TVFA物质的量的比例极显著升高,而TVFA产量及丙酸占其物质的量的比例极显著降低;与果糖和低聚果糖组相比,多聚果糖组日粮的NDF表观消失率和TVFA产量均更高。  相似文献   
30.
苹果-茶间作对茶树新梢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摘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苹果-茶间作对茶树新梢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将苹果-茶间作园中的茶树和邻近未间作茶树叶片为研究对象,观测了其在年生长周期中茶树生长状况及茶鲜叶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季节,间作及对照茶树新梢生长差异较大。春、夏、秋季,间作茶树的冠面温度较对照茶树低,冠面湿度则较对照茶树高,而在冬季,间作茶树的冠面温、湿度均与对照茶树差异不显著;间作茶树的呼吸强度极显著低于对照茶树,净光和强度极显著高于对照茶树,而光和强度的变化无明显规律;间作对茶树新梢发芽密度虽无显著影响,但因其促进茶芽提早萌发、增加了芽叶重量,进而提高了茶鲜叶产量。[结论]为复合生态茶园间作的合理配置和无公害茶叶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