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6篇
  6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15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当前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全球瞩目的热点,也是现阶段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已经顺利出台.……  相似文献   
82.
琼胶(Agar),又称琼脂、冻粉,是由某些红藻类植物提取出来的一种极有经济价值的多糖,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可广泛地应用于食品、经工以及医疗科研等方面.我国的琼胶工业以石花菜为主要原料,江篱次之,而江蓠主要产于我国的福建、广东、海南岛沿海。估计目前我国江篱的年产量为8000~10000吨,但是由江 提取琼胶的质量一直达不到出口的要求.  相似文献   
83.
罗非鱼、南美白对虾体内药残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养殖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为实验对象,就其体内土霉素等多种渔药残留及分布状况进行研究, 比较不同规格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体内渔药残留差异,分析渔药在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不同部位的残留状况。结果表明在罗非鱼体内已烯雌酚、呋喃唑酮、氯霉素3种渔药未见检出,南美白对虾体内已烯雌酚、呋喃唑酮、氯霉素、(口恶)喹酸和喹乙醇5种渔药均未见检出,而土霉素等常规用药在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体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渔药残留量因其规格大小及部位而异,趋势为大规格样品渔药残留量相对较高,在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体内的增长情况与其体重具有负相关性;罗非鱼内脏渔药残留量明显高于肌肉组织,虾头为虾渔药残留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84.
墨鱼饼是以墨鱼肉和冷冻鱼糜为主要原料,加入食盐,擂溃后加调味料和品质改良剂等辅料混合均匀,经成型机制成饼状,凝胶化后包装、速冻,在≤-20℃低温条件下贮藏和流通的鱼糜制品。该产品经解冻后油炸,外酥里嫩,弹性佳,具有墨鱼的鲜味,营养丰富,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高级冷冻方便食品。 1、材料 1.1原料 冰鲜墨鱼、冷冻鱼  相似文献   
85.
水产品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水产品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制备工艺,对 ACEIP 的构效关系作了探讨,对水生生物资源中 ACEIP 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为探究漂洗和斩拌对海鲈鱼肌球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分别提取原料、漂洗鱼糜、斩拌鱼糜的肌球蛋白,通过测定总巯基、活性巯基、表面疏水性、浊度等基本性质,并结合红外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技术对肌球蛋白二级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原料,漂洗鱼糜肌球蛋白总巯基含量降低19.5%,活性巯基增大63.9%,而斩拌鱼糜肌球蛋白总巯基和活性巯基的质量分数相比漂洗鱼糜分别降低22.6%和66.8%,漂洗鱼糜的肌球蛋白变性程度最大;肌球蛋白浊度和表面疏水性在经过漂洗和斩拌均增大,漂洗对表面疏水性影响更大,斩拌对浊度影响更大;红外光谱研究结果显示,漂洗对二级结构影响更明显,原料经过漂洗后,α-螺旋相对含量降低了33.16%,无规则卷曲相对含量增加了79.42%,β-折叠和β-转角分别增加1.11%和10.38%,斩拌后,鱼糜肌球蛋白二级结构变化率较低;漂洗和斩拌都可改变肌球蛋白的表面形貌,使肌球蛋白聚集簇明显减小,聚集高度增加。研究结果证明,漂洗和斩拌对肌球蛋白理化特性有很大的影响,是鱼糜具有更好的凝胶性能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87.
分离自腌干鱼的抗氧化发酵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符合耐盐、耐高低温、产酸等要求和过氧化氢耐受能力为指标,对分离自传统腌干鱼制品的29株乳酸菌进行初筛,再以抗脂质过氧化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为复筛指标评价了菌株不同组分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以期获得具有优良抗氧化活性的发酵菌株。结果表明,15株乳酸菌符合腌干鱼发酵要求,菌株间的抗氧化活性差异明显,其中以L4、L11和L21综合抗氧化活性最好。经VITEK-2微生物鉴定系统和16S r DNA分子鉴定,确定L4、L11和L21分别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干酪乳杆菌(L.casei)。  相似文献   
88.
无磷品质改良剂对阿根廷鱿鱼冷冻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阿根廷鱿鱼(Sepiaiuex argentinus)在冻藏过程的浸泡增重率、自由液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盐溶性蛋白、肌原纤维蛋白钙ATP酶(Ca^2+-ATP酶)活性、pH、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以及色泽的变化,试验分别比较了蒸馏水、常用的含磷保水剂及无磷品质改良剂对阿根廷鱿鱼冷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鱿鱼经无磷品质改良剂或含磷保水剂处理后,在冻藏过程中较用蒸馏水处理的具有更好的保水性,浸泡增重率达到26%~35%,但无磷品质改良剂较含磷保水剂能更好地减少鱿鱼自由液滴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且盐溶性蛋白减少率和Ca^2+-ATP酶活性损失率分别比含磷保水剂组少6%和5%,TVB—N变化缓慢且小于0.30mg·g^-1,而对鱿鱼pH和色差值影响不大。因此,无磷品质改良剂能有效防止冻藏鱿鱼冷冻变性,且效果优于含磷保水剂,值得在鱿鱼冷冻加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GC—MS检测咸鱼中N-亚硝胺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咸鱼中的N-亚硝胺,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条件,比较了固相微萃取(SPME)和二氯甲烷超声萃取对N-亚硝胺的响应强度的影响,探讨了有机溶剂用量、萃取时间、萃取次数对测定的影响。采用选择离子法定性定量检测咸鱼中N-二甲基亚硝胺(NDMA)、N-二乙基亚硝胺(NDEA)、N-亚硝基吡咯烷(NPYR)和N-二丙基亚硝胺(NDPA)4种N-亚硝胺。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9 2、0.999 1、0.999 1和0.999 2;线性范围为0~10μg.mL-1;该方法重现性好,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均≤2.1%;空白加标回收率可达70%~80%;灵敏度高,检测限分别为0.038 6μg.kg-1、0.022 7μg.kg-1、0.031 6μg.kg-1和0.047 8μg.kg-1。  相似文献   
90.
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sulfate,CS)经水解和显色后,分别采用咔唑法与间苯三酚法测定其质量浓度,并对这2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咔唑法P(CS)和间苯三酚法P(CS)分别在0.01~0.05mg·mL-1和0.1~1.0mg·mL-1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同一样品进行6次平行试验,咔唑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90%,问苯三酚法的RSD为4.28%,均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对这2种方法分别进行3个不同加标水平的回收率试验,咔唑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8.0%~102.5%,间苯三酚法为83.2%~106.6%。因此,咔唑法与间苯三酚法均能准确测定CS的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