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提出了“牧用桑”的定义和定位,总结了近年来广西在牧用桑品种筛选、配套栽培技术、桑树饲料加工技术、桑树饲料营养特性和鸡鸭鹅以及黑山羊养殖应用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有益的经验,客观分析了桑树饲料在广西经济发展中的价值、有利因素以及发展前景。建议广西今后要加强在桑树饲料加工技术、养殖应用技术和相关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工作,更加系统性地开展桑树饲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52.
【目的】摸清广西家蚕僵病发生流行规律,研究病原特性及遗传规律,为精准防控家蚕僵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8—2021年广西家蚕僵病发病原始数据为基础,分析广西家蚕僵病的发病规律。收集广西五大蚕区(桂中、桂南、桂西、桂西北和桂东南)的病蚕、病虫及生物防控白僵菌株,经显微形态鉴定和产孢测定后采用滤纸接触法测试其对家蚕的致病力;基于ITS4/ITS5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将双向测序结果输入GenBank进行BLAST比对分析;根据ISSR-PCR扩增结果以Quantity One绘制电泳模式图,使用NTsys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同时以PopGene32对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21年广西家蚕僵病发病率整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连续14年的平均发病率为5.19%。5月是广西家蚕僵病的发病率高峰,平均发病率为13.37%;其次是4月和10月,对应的发病率分别为7.91%和6.87%。山区地形的家蚕僵病发生率普遍高于平缓丘陵地区,其中,丘陵蚕区的家蚕僵病发病率排序为桂中(13.55%) >桂西北(12.66%) >桂南(11.56%) >桂西(11.05%) >桂东南(9.53%),山地蚕区的家蚕僵病发病率排序为桂中(18.91%) >桂西北(17.96%) >桂西(16.01%) >桂西(14.90%) >桂东南(11.61%)。广西家蚕僵病病原包括白僵菌属、曲霉属、拟青霉属和虫草菌属,其中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为主要病原,占比达86.67%,且白僵菌ITS序列高度保守,序列相似性在97.83%~99.83%。不同白僵菌株对家蚕的致病力表现为崇左白僵菌株(农药)的72 h累计死亡率达100.00%,明显高于蚕区僵蚕菌株(8.89%~93.33%)。筛选出的10条ISSR引物从50株菌株样本中扩增出152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位点147个,多态百分数为87.5%~100.0%; 50株菌株样本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740~0.3257,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2840~0.4880,均表现出极高的遗传多样性;基于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桂南、桂西北、桂东南、桂中等蚕区的病蚕白僵菌株与农药源白僵菌株存在非常近的亲缘关系。【结论】广西家蚕僵病危害高峰期为5月,球孢白僵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且ITS序列高度保守。不同来源白僵菌对家蚕致病力的排序为农药源白僵菌株>松林白僵菌株>蚕区僵蚕菌株,但三者相互间存在非常高的基因关联性,提示广西家蚕僵病的病原遗传背景复杂,且蚕桑主产区应慎用白僵菌农药。  相似文献   
53.
广西荔枝普遍存在着严重的“二低二差”现象:一是单产水平低,2000年全区荔枝平均单产只有133.33kg/667m2;二是种植荔枝效益低,2000年荔枝平均产值只有637.72元/667m2左右;三是种植管理水平差和高新技术普及应用差。对荔枝结果母枝的培育、冬梢控制、环剥(环割)促花保花、合理施肥、培育短壮花穗、果实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高新技术利用率低,大小年现象尤为突出。经2001~2002年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大面积改造荔枝低产果园的技术和经验,在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北流市、桂平市、浦北县四大荔枝产区20万亩荔枝园中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抽花树…  相似文献   
54.
广西柑桔优势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标  陈东奎 《广西园艺》2005,16(1):16-18
1 广西柑桔业发展的现状1.1 柑桔生产状况广西是我国 9个柑桔主产省之一 ,其中沙田柚是全国的第二大产区。 2 0 0 3年广西柑桔面积 2 88.2 8万亩 ,占全区水果总面积的 16 .5 % ,柑桔产量 15 2 .13万吨 ,占全区水果总产量的 32 .6 % ,柑桔产值 2 4 .2 4亿元 ,占全区水果总产值的 2 5 .3%。广西柑桔生产分布于全区 14个地级市 ,主要集中于桂林、柳州、贺州、河池等地 (表 1、表 2 ) ,其中桂林市柑桔面积 12 0 .7万亩 ,占全区栽培面积的 4 1.9% ,产量 90 .9万吨 ,占全区柑桔产量的 5 9.7% ,是广西柑桔的重要产区。表 1  2 0 0 3年广西柑桔面…  相似文献   
55.
广西是与东盟国家自然条件相近的热区省份,也是全国水果生产大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不可避免地对广西果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6.
57.
58.
目前,我区桑蚕品种比较单一.全年饲养“桂夏二号”,占用种量的90%以上.虽然“桂夏二号”抗高温多湿性能强,但茧层率、茧丝质量和出丝率低.在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春季以及中、晚秋季,仍然饲养这种夏秋蚕品种,经济效益的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使我区桑蚕品种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需要、区蚕业指导所育成了春秋兼用二化多丝量中系新品种“三新”和日系新品种“5091”,  相似文献   
59.
晚熟李新品种——龙滩珍珠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选育过程 “龙滩珍珠李”是从天峨县野生李资源中选育的优良新品种。1998年,我们在天峨县八腊乡五福村常里屯偏岩脚山林中发现了一株特晚熟(8月上中旬成熟)李实生树,经过3年观察,该株系表现的丰产性、抗病性、品质均优异。于2001年采该单株的接穗在毛桃树上进行高接换种栽培试验,次年开始结果。  相似文献   
60.
为筛选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理想药剂和药剂使用方法,采用银法利、代森锰锌、甲霜灵锰锌、凯特、福帅得、科佳6种药剂,设置不同浓度和不同施用次数等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处理③银法利68.75%SC100克、处理④银法利68.75%SC125克、处理⑦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200克、处理⑩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20克、处理瑏瑣18.7%凯特水分散粒剂125克、处理瑏瑦4 500 g/L福帅悬浮剂35克的药效较好,防效达70%以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