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62.
63.
目前,我区桑蚕品种比较单一.全年饲养“桂夏二号”,占用种量的90%以上.虽然“桂夏二号”抗高温多湿性能强,但茧层率、茧丝质量和出丝率低.在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春季以及中、晚秋季,仍然饲养这种夏秋蚕品种,经济效益的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使我区桑蚕品种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需要、区蚕业指导所育成了春秋兼用二化多丝量中系新品种“三新”和日系新品种“5091”,  相似文献   
64.
为筛选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理想药剂和药剂使用方法,采用银法利、代森锰锌、甲霜灵锰锌、凯特、福帅得、科佳6种药剂,设置不同浓度和不同施用次数等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处理③银法利68.75%SC100克、处理④银法利68.75%SC125克、处理⑦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200克、处理⑩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20克、处理瑏瑣18.7%凯特水分散粒剂125克、处理瑏瑦4 500 g/L福帅悬浮剂35克的药效较好,防效达70%以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5.
费乌瑞它是1998年青海省民和县农作物脱毒技术开发中心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引进,经试种而成的优质、高产、早熟马铃薯品种,于2007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青审薯2007001)。近年来,该品种在贵州省冬作区得到迅速推广。通过试验研究及生产经验,从种薯存放、选地整地、种薯处理、播种、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防低温霜冻及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提出了一套适合贵州省低海拔地区的费乌瑞它冬作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6.
马铃薯营养特性及施肥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是喜钾作物,对氮、钾需求量较大,对磷需求量虽然较少,但磷可促进营养生长和块茎形成以及淀粉积累。全生育期中,苗期、块茎形成与增长期、淀粉积累期肥料使用的分配比例约为1∶2∶1,块茎形成与增长期是整个生育期中需肥量最大的时期。加强测土配方施肥的研究,对改善马铃薯品质、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节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李标  李飞  雷尊国  孙伟 《农技服务》2009,26(12):75-76
黄蚂蚁可对脱毒马铃薯原种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他人的研究成果,对黄蚂蚁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马铃薯原种的特点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8.
69.
为了保护、恢复和发展海南优良藤种,海南省林科所通什分所于2002~2005年与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合作,对海南野生藤种——黄藤(Daemonorops magoritae)、白(Calamus tetradactylus Homce)和单叶省(Calamus simpliciflius Wei)的栽培技术及其适应性进行系统研究。培育优良藤苗50万株,种植试验示范林200亩,推广面积10000亩。试验结果表明。该三种藤种在海拔1000m以下的中、下坡、生长发育表现良好,可大面积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70.
李标  彭慧元  李飞 《农技服务》2012,29(8):917-918
为掌握黔芋1号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其种植水平,进行了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马铃薯新品种黔芋1号生育期、植株性状、晚疫病抗性和产量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威宁种植黔芋1号宜采用单垄双行的种植模式,最佳栽培密度为50 025株/hm2,晚疫病病情指数最低,可有效防止晚疫病的大面积发生并可获得最高产量(38 103 kg/hm2)和较高的大中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