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8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0篇
  9篇
综合类   15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71.
经多次野外调查与研究,发现《中国植物志》等文献中对浙江安息香的叶形和种子的特征描述应该订正:该种叶形变化甚大,与大果安息香无明显区别;果较小;成熟种子表面平滑,具种脊,无瘤状突起,无毛或有星状毛,有光泽;果期为8~9月。该种与大果安息香花部形态特征的主要区别是:前者花冠裂片较宽,达10~16mm;雄蕊较多,14~16枚;花药较短,长4~6mm。  相似文献   
72.
无论在农学界或农史界,张仲葛教授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畜牧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在畜牧史上也有众多的创获。他和谢成侠先生同为我国畜牧史学科的重要开创者,谢先生以养马、养牛羊史的研究著称,张先生则以养猪史的研究见长。事实上,张先生对畜牧史的研究范围很广,纵的说,从家畜起源到近代畜牧业,横的说,从大小家畜到鸡鸭鹅等,以及鸬鹚、金鱼,无不在其视野之内。作为一个畜牧科技工作者从事畜牧史的研究,荜路蓝缕,以启山林,反映了他鉴古通今的卓识,也是他爱国主义的一种表现。张先生研究畜牧史,十分重视对考古文物的利用,而不光是在古文献上兜圈子。张先生很早就注意收集、保  相似文献   
73.
仔猪死亡率较高的时间是3日龄内,因此做好仔猪3日龄内的死亡预防是十分重要的,措施如下:1 产前准备:母猪产前要注意乳头和阴户附近的清洁和消毒,并对产床和保育箱清洁消毒。分娩当天,对母猪饲喂少量或不喂饲料,以免母猪吃得过饱而影响胎仔娩出。在母猪开始产仔前,保育箱就应达到要求温度30~35℃。2 接产:母猪产仔时饲养员必须在场,尤其是在环境温度不够高,仔猪易受凉的产房内。饲养员应将仔猪口中的粘液擦去,使其能正常呼吸,并擦干仔猪,放入保育箱内,待产仔结束后帮助仔猪吃奶。除此外,饲养员还可帮助难产和产仔时间过长的…  相似文献   
74.
古籍中的稷是粟非穄的确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源于南朝人对原产北方的稷不甚了解,误把先秦秦汉古籍中的“稷”当作Ji,引起了一千多年的混乱。实际上,无论上上古文献所载稷的穗形、播种期和生育期,或是稷的古音、字源和“五谷之长”的地位等,都可确证稷是粟而非Ji,不但秦、汉、魏、晋、南北朝学者明确释“稷”为粟,而且先秦人确实把稷当作禾粟的同义词。“稷Ji之辨”这桩千年悬案,应当而且可以了断了。  相似文献   
75.
76.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几年,尤其是加入WTO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旅游英语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分析旅游英语的特点,力求探寻到旅游英语的恰当翻译策略,促进旅游英语的发展,进而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7.
以新疆阿瓦提县丰收灌区为例,通过负压计、地下水埋深监测,研究了在干旱内陆河灌区地面灌溉条件下零通量面形成变化规律和田间水的运动转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灌溉季节开始前,在地表下100cm处形成稳定、单一的发散型零通量面(ZFP);冬灌后,在同样土层深度形成单一的聚合型ZFP。灌溉季节,头水和第2水期间,最终在地表下100cm处形成稳定的单一发散型ZFP。第3水至第5水期间,灌水后早期有多个ZFP,晚期ZFP消失,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运动表现为地下水补给土壤水的全蒸发型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78.
精耕细作、天人关系和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耕细作不但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征,而且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基因”。应该从天人关系的高度分析它的成因、内涵和价值。精耕细作产生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各族人民“应对”既定的自然条件、广度和深度空前的农业实践。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支撑了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制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和基础。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仍然要继承发扬精耕细作传统。精耕细作的精神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9.
浙江省野生蜡梅数量及群落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报导了浙江省野生蜡梅的分布面积和资源数量 ,调查表明该种群分布于石灰岩山地 ,呈岛状分布 .分布范围约 2 80km2 ,群落总面积为 4 0 4 89hm2 ,整个分布区蜡梅总数为 791 0 5丛 .分析研究了该蜡梅群落的群落学特征和演替趋势 ,认为依照目前的樵采利用方式 ,蜡梅群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0.
稻鸭共育是省肥、省药、省工、节本、增产、增收和保护环境的生态种养结合新技术。据调查,稻鸭共育技术实施使湖北省早稻平均每公顷增收1822.5元。搞好湖北省的稻鸭共育必须从严控制成本,适度规模围栏养鸭,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稻鸭共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