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多克隆抗体制备及检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virus,CGMMV)辽宁分离物繁殖在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上,用葫芦作为繁殖寄主进行病毒提纯,将提纯病毒制剂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为1∶320000,建立了间接ELISA检测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方法,检测病汁液的灵敏度为1∶32000,检测提纯病毒的灵敏度为4.75×10-5mg。  相似文献   
42.
三七(Panax notoginseng)又名田七,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茎可药用,是一种名贵药材。三七主产于云南的文山、砚山、西畴和广西的靖西、那坡、德保等县,贵州、四川、广东、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区也有少量栽培,现在三七生产已经成为云南文山等地的支柱产业。但是,近年来三七产业受到病虫害的严重影响,特别是病毒病,已成为影响三七产量与质量的重要因素。病毒病分布于三七各产区,危害各龄植株,株龄越大,受害越重。历史上本病仅属零星发生的次要病害,发病株率一般不超过0.05%。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病率逐年增加,至1997…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以白眉草为试验材料,采用超声辅助法优化白眉草总黄酮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菌活性.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设计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白眉草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超声温度60C,超声时间45 min.在最佳工艺下白眉草总黄酮得率为3....  相似文献   
44.
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 ringspot virus,TRSV)为豇豆花叶病毒科(Comoviridae)线虫传病毒属(Nepovirus)的典型成员.TRSV寄主范围广泛,可为害54科246种草本和木本植物,在许多重要农作物如大豆、烟草上为害严重.  相似文献   
45.
[目的]明确近年来引起广西大棚厚皮甜瓜叶斑病的病原,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孢分离法直接从罹病厚皮甜瓜叶片上分离病原菌,以离体叶片接种法验证病原菌的致病性.对致病菌的菌落、产孢结构、分生孢子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同时对致病菌的rDNA-ITS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病原菌形态特征与瓜类尾孢(Cercospora citrullina)基本一致,rDNA-ITS基因序列与瓜类尾孢的同源性达99%.结合病原菌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该病害的病原菌鉴定为瓜类尾孢.[结论]近年在广西大棚厚皮甜瓜产区严重发生的甜瓜叶斑病由瓜类尾孢引起,该病是广西厚皮甜瓜上的一种新病害.  相似文献   
46.
于2005年至2007年在兽医门诊共诊治母犬产后搐搦症230例,其中博美犬78例、吉娃娃犬85例、蝴蝶犬67例,通过结合临床实际,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所诊治的犬全部康复.本文介绍其中1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介绍了冻干香菜牛肉汤料的功效与特点,阐述了冻干香菜牛肉汤料的加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提出了冻干香菜牛肉汤料的产品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48.
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为解决普通RT-PCR不能直接检测大豆病种子中该病毒的问题,将简便快速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和高灵敏度的普通RT-PCR检测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GICA-RT-PCR检测新方法.即先用GICA捕获病毒,将捕获的病毒直接进行RT-PER扩增,简化了检测的步骤,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检测提纯病毒灵敏度达到0.01μg·mL-1、检测大豆病叶和病大豆种皮,灵敏度达到10-4,分别比GICA检测提高了20倍、10倍和100倍.GICA-RT-PCR可进一步确认GICA的结果.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选育适合设施栽培西瓜新品种,丰富广西优质无籽西瓜品种类型,为广西西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品种支持.[方法]2013年春季以四倍体西瓜MT410n-1作母本、HLL40-3作父本,配组选育三倍体无籽西瓜一代杂交种桂系5号,2014年开始连续在南宁市武鸣区试验基地进行多茬新组合栽培观察及综合鉴定评价,2016—2019年同步进行多点、多造大棚设施环境栽培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结果]桂系5号为中果型三倍体无籽西瓜新品种,果实发育期27~35 d,全生育期春茬85~110 d,夏秋茬65~85 d,生长势强,抗病抗逆性强,不易早衰,极易坐果;果实高圆形,果皮绿色覆盖墨绿条带,果面光滑有光泽,皮厚0.8~1.0 cm,皮坚韧且硬,抗裂性好、耐贮运,商品率高;果肉大红色,剖面均匀,白秕子少,无籽性状好;肉质脆甜多汁,口感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12.5%,果实品质优良.品种比较试验平均单瓜重2.54 kg,平均产量57103.5 kg/ha,比对照(蜜童,下同)增产22.5%;区域试验平均单瓜重2.49 kg,平均产量56137.5 kg/ha,比对照增产20.7%;生产示范试验平均单瓜重2.40~2.60 kg,平均产量43564.5~53023.5 kg/ha,比对照增产15.7%~23.9%.2019年9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结论]无籽西瓜新品种桂系5号适宜大棚设施栽培,可作精品西瓜生产,种植西瓜的地区均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0.
从表现黄花叶症状的紫松果菊病株上获得分离物2-1-2,电镜下可见直径约30 nm的球状病毒粒体,其与黄瓜花叶病毒抗体呈强的阳性反应,ds-RNA的谱带类型与本实验室保存的标准黄瓜花叶病毒株系相同。通过生物学、病毒粒体观察、血清学以及病毒核酸双链试验结果,确定该病毒分离物为黄瓜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