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连栋温室水源热泵热水供暖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水源热泵热水供暖系统,对连栋温室加温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自行设计的自动控制和耗热量计量系统,对连栋温室水源热泵热水供暖系统的耗热量、加温效果、温室内外环境进行了实测,得到较准确的连栋温室加温系统热负荷设计参数取值,论证了该供暖系统的可行性与经济性。本研究对水源热泵这项新能源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可减少连栋温室水源热泵加温系统一次性投资和运行成本,降低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12.
电锅炉供暖日光温室土壤加温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普通燃煤锅炉进行日光温室加温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冬季采暖方式,但也存在着环境调控水平低、能源浪费和费工、费力等问题。本文采用新型电锅炉供暖方式对土壤进行加温,并配套设计了土壤温度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大大降低了系统耗电量,经过性能测试和经济性分析,表明该套系统是经济可行的,为单栋日光温室加温提供一种有效且环保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3.
以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和华优86为材料,在旱育秧和湿润育秧条件下,研究了专用壮秧剂对超级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壮秧剂可显著提高超级杂交稻旱育秧的成秧率和出叶速度;不论是湿润育秧还是旱育秧,壮秧剂对秧苗均具有显著的矮化作用,并可显著增加秧苗的茎基宽、单位高度干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壮秧剂还可明显提高旱育秧秧苗的抗逆能力,秧苗叶片的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4.
新型蔬菜——五彩苗菜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苗菜逐渐从芽苗菜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新型蔬菜。苗菜是生长期很短的幼嫩叶类蔬菜的总称,一般指植株生长至3~5片叶、株高在10cm左右就收获小苗的高档蔬菜。一般将不同色彩、风味、营养的蔬菜品种混合食用。由于其绿色、营养全面、色彩鲜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5.
为探讨再生稻次适宜区播栽期对杂交籼稻淀粉RVA谱的影响,以2个杂交籼稻品种,川优6203和宜香优2115为材料,在四川的隆昌和犍为2个生态点,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推迟播栽期对籼稻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栽期的主效应对籼稻淀粉RVA谱特征值存在明显的影响。在再生稻次适宜区,推迟播栽期会导致水稻灌浆期温度降低,日照时长缩短,降雨量减少,从而降低了籼稻淀粉RVA谱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和崩解值,提高了消减值以及峰值时间;与再生稻相比,迟播栽期处理具有较大的峰值黏度、崩解值以及较小的冷胶黏度、消减值、回复值、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播栽期对籼稻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在不同生态点具有差异,与隆昌生态点相比,犍为生态点处理间的峰值黏度、消减值和崩解值差异更为显著。播栽期对不同品种淀粉RVA谱的影响程度不同,宜香优2115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比川优6203更容易受到播栽期的影响。从淀粉RVA谱的变化趋势来看,迟播栽期处理的籼稻淀粉RVA谱表现与再生稻更为接近,蒸煮食味品质更高。  相似文献   
116.
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总DNA的提取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建立了一种土壤DNA提取方法。根据DNA产量和纯度2个评价指标,从3种手提土壤DNA方法中优选出方法B为手提DNA方法(Lab method),它包括样品预处理,细胞裂解,粗DNA纯化,其中细胞裂解组合了玻璃珠击打.SDS裂解,溶菌酶裂解。进一步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性(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术及PCR-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emperature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TGGE)技术.结合DNA产量、纯度、片段大小以及所反映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性等指标评价了手提方法(Labmethod)得到的总DNA质量,并将这些结果与2种应用较广的商业试剂盒(Mo Bio UhraClean Soil DNA Kit和Bio 101 FastDNA SPIN Kit(For Soil1)所得DNA的各种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手提方法(Labmethod)的粗DNA产量低于Bio 101 Kit的,但高于Mo Bio Kit的。这些方法所得DNA的长度都在21kb左右,Labmethod提取的DNA没有严重被剪切现象,而2种试剂盒提取的DNA都有不同程度的剪切。手提方法得到的DNA经纯化后,应用细菌及真菌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均能获得目的片段,表明该方法能从土壤中同时有效提取细菌和真菌总基因组DNA。并且,手提方法所得DNA的细菌16SrDNA和真菌18SrDNA的PCR-RFLP图谱与两种商业试剂盒的图谱基本相似,但3种方法提取的DNA在细菌16S rDNAV3区和真菌28SrDNA片段的PCR-TGGE图谱上都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些弱势条带的有无或强弱上。这说明手提方法提取的总DNA与2种商业试剂盒一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总之,手提DNA方法(Lab method)所用试剂普通,价格便宜,能在4h以内获得够质够量的土壤DNA用于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较适合于广大普通实验室进行土壤DNA提取工作。  相似文献   
117.
优质肉羊冷冻胚胎移植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十年里 ,世界羊肉产量增长迅速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羊肉生产国。但是 ,目前我国肉羊产业化的发展还缺乏专用或兼用优良肉羊品种 ,为了能迅速发展我国的肉羊产业 ,就必须引进优良品种。优秀种畜引进方法有两种 ,引进活畜或引进胚胎。而用直接引进活畜的方法 ,不仅仅费用高昂 ,而且风险大。引进优质肉羊冷冻胚胎培育优良肉羊品种价格低廉 ,运输方便。特别是用农户生产性能较差 ,但体质良好的“土羊”担负专门孕育良种 ,生“金羊”方法 ,即走了捷径 ,又降低了成本。而且一次大面积地移植 ,当年就能获得一定数量的纯种群。它比直接引进活…  相似文献   
118.
为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咸宁古树资源,通过每木调查的方法,对咸宁古树名木进行调查,分析其生存的现状、影响因素、当前保护措施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9.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胚胎移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胚胎移植工作发展很快,近些年来已经陆续有了大批量的胚胎牛、羊出生,胚胎移植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技术,应用于畜牧业生产实践。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 选择具有2个以上正常情期,健康无疾病,繁殖机能正常的东北半细毛羊(4-5岁)160只和50只,分别在5-6月和9-10月2个季节进行胚胎移植对比试验,观察在非繁殖季节和繁殖季节的移植结果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0.
东北马鹿电刺激采精两种方法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武  赵裕方 《野生动物》1990,(6):30-31,11
东北马鹿是半驯养状态的野生动物,在发情季节性情粗暴,不但公鹿之间争斗,还常攻击母鹿和人员,致使在配种季节公母鹿常造成内伤。开展鹿的人工授精技术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保护鹿群健康,并充分发挥优秀的高产公鹿的配种效能。对公鹿采精,必须保证对人、鹿无害,安全;又要保证精液质量以及操作易行。作者分别采用麻醉倒采精与站立吊圈内保定采精的对比试验。两种方法结果比较,麻醉倒卧虽然可在任何场地进行,但易使公鹿对麻醉药物产生抗药性,以及药物的副作用影响较大,有时使采精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而站立于吊圈内保定采精方法,消除了上述不良因素,而且精液质量都优于第一种采精方法,但采精工作必须在有保定装置的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