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9篇
  6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甘薯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RAPD分子标记对中国20份甘薯育成品种和20份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农艺性状间均有较大的差异,除地上部性状差异较大外,育成品种产量和薯块干物率明显高于地方品种;地方品种的薯块可溶性糖含量、粗蛋白含量均高于育成品种,淀粉含量则低于育成品种。利用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别获得的育成品种聚类结果与已知品种的系谱吻合度较低,利用RAPD分子标记获得的育成品种聚类结果,与已知甘薯品种系谱图吻合度较高,说明利用RAPD分子标记手段可以更好地反映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利用农艺性状和RAPD分子标记结果进行聚类,均表明地方品种中"四季种"和"保亭种"遗传距离最近;地方品种与中国主要育成品种遗传距离较远。在甘薯育种选配亲本时,以分子标记分析为主,辅以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分析较为科学。  相似文献   
72.
徐农紫药是1种优质、高效的特色蔬菜,徐农紫药的种植打破了普通淮山药挖深沟严重破坏土壤耕作层的栽培制度,也避免了夏季多雨时塌辙沟现象。徐农紫药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规定了其产地土壤选择、高效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贮藏等技术,适用于苏北地区。  相似文献   
73.
长期不同施肥对黄潮土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目的】分析长期施肥方式下小麦产量的变化规律,以探明黄潮土区小麦产量稳定性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响应机制,为黄潮土区合理施肥的管理及其土壤生态系统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以 35 年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设 5 种施肥方式:不施肥 (CK)、单施氮肥 (N)、氮磷钾配施 (NPK)、单施有机肥 (M)、有机无机配施 (MNPK),测定小麦的平均产量及土壤养分状况。【结果】小麦产量和肥料贡献率以有机无机配施 (MNPK) 最高,平均产量为 6393 kg/hm2;其次为 NPK 处理,与当年不施肥处理相比,产量提高了 374.2%;单施有机肥增产幅度位居第三;单施氮肥处理增产效果最低。单施氮肥处理小麦产量变异系数 (CV) 偏高 (26.72%~38.72%)、可持续性产量指数 (SYI) 偏低 (0.32~0.51),产量稳定性最低,MNPK 处理的CV 最低 (4.86%~7.76%)、SYI 最高 (0.79~0.89),产量稳定性最高,而单施有机肥处理 (CV = 5.44%~15.87%,SYI = 0.60~0.87) 的产量稳定性和生产可持续性不及 NPK 处理 (CV = 5.72%~9.67%,SYI = 0.75~0.83)。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 MNPK 处理 35 年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较 CK 处理提高 1.20、1.18、16.13、0.95 倍,增加幅度最为显著。通过相关分析可得,小麦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P < 0.01)。【结论】施肥处理均可有效提高黄潮土区小麦产量,以有机无机配施增产效果最佳,最有利于促进小麦产量稳定性、提高产量可持续性指数,提升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因此,有机无机配施的施肥方式最为合理,有利于保持黄潮土养分均衡,促进农田生产力稳定。  相似文献   
74.
15个甘薯品种(系)在玉溪的生态适应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玉溪优良甘薯品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对选自南北方的15个甘薯品种(系)进行生产对比试验,从蔓粗、蔓长、分枝、茎色、茎尖色、开花、地下薯块产量及干物质重量等方面对不同品种进行观察与测定。结果表明:在15个甘薯品种(系)中,15 302、15 303、桂薯131和云紫2号等4个品种(系)的产量较高,分别为77.2t/hm~2、63.6t/hm~2、58.8t/hm~2和56.0t/hm~2;板栗甘薯、云紫2号、运薯654等3个品种的干物质重量较高,均≥28%;板栗甘薯、15 520、济薯26、15 302、南紫008等5个品种(系)的熟食口感最好,适合鲜食消费。综合产量、干物重及熟食口感来看,板栗甘薯、运薯654、云紫2号、15 520、济薯26、15 302、南紫008等这7个品种(系)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5.
研究以单作棉田为对照,重点探讨了棉椒间作施肥的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棉椒问作既维持了较高的棉花产量水平又显著提高了棉田的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率,且对该区现有可支撑水资源有明显适应性;施肥主要是通过增加棉田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了间作棉田的水分利用率,而棉田经济效益的增加又主要靠天鹰椒产量的提高来实现,750.0kg/hm^2K2SO4复合肥即可实现稳定较高的棉田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率;棉椒间作把化学(地膜)覆盖和生物(天鹰椒)覆盖融为一体,较充分地利用了农田覆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国内外甘薯机械化产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国内甘薯专用机械研究与开发现状,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甘薯机械化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甘薯机械化的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77.
甘薯抗、感茎线虫病品种遗传多态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田间自然诱发方法对 100余份甘薯品种连续进行 3年茎线虫病的抗性鉴定,选取其中 21份抗、感性稳定的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含高抗品种 10个、抗病品种 2个、感病品种 2个、高感品种 7个。以徐 781和栗子香的总DNA为模板,从 70个随机引物中选出 16个引物对其进行随机扩增,均得到了稳定的RAPD图谱。扩增出的片段分子量为 0 3~2 0kb,条带数在 1至 9之间,共扩增出 119个条带,其中, 84 03%的谱带为多态性带。利用NTSYS PC软件中的Simqual程序估算DNA的相似系数,UPGMA程序构建遗传相关树状图。遗传多态性的RAPD分析可为甘薯抗茎线虫病品种选育的亲本组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8.
抗菌肽以优良的抗菌活性、特殊的抗菌机制、耐药性极低等优点被誉为最优质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本文从抗菌肽的概念和类别及应用出发,介绍了抗菌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具体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指出了抗菌肽现存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期为抗菌肽成为替抗产品在断奶仔猪生产实践中的科学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
对8个紫甘薯品种进行生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5302、桂薯131、云紫2号、南紫008号平均产量较高,分别为75.4,57.3,54.4,44.2t/hm~2;云紫2号、桂薯131、南紫008号、徐紫薯8号、15302,其平均干物质含量分别为30.3%、22.2%、21.7%、19.8%、18.4%;熟食口感较好的分别是15302、南紫008号、云紫2号。通过结果分析,15302、云紫2号、南紫008号这3个品种高产、质优,有较好的种植效益。云紫2号可作为加工原料品种,适于加工紫甘薯全粉和提取花青素;15302和南紫008号这2个品种适于大众鲜食消费。  相似文献   
80.
外引甘薯高淀粉亲本材料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满足高淀粉品种选育的需求,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广泛引进资源材料,筛选出淀粉含量高、开花习性好、后代干率高的高淀粉亲本AB94001.8、194039-1、AB940078.1等。利用其与国内高干亲本血缘较远的特点,组配强优组合,使后代高干品系入选率提高到7.1%。同时筛选出高干且高抗茎线虫病AB940078.1,在高干和抗茎线虫病品种的选育与生产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并提出高淀粉亲本筛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