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比例裁剪在我国运用多年,对于一些传统款式,如西裙、西裤、衬衫等,套用公式,简单正确,还可以直接在布料上裁剪,方便快捷。可是对于一些特体服装来说,比例裁剪在运用上的经验性非常强,不利于教学,只便于"带徒弟",对于一些新手来说,常常由于着装对象的年龄、体型的不同而经常失误。针对男女上装纸样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探讨,以现有的比例裁剪方法并结合服装人体工效,将结构制图的基本规律进行了总结,是对工业制版的一种新的方法的尝试。  相似文献   
22.
近几年来,兰西县露地番茄面积有所扩大,因此在露地番茄栽培中生理病害发生较多,番茄果实的生理病害直接影响到果实的商品性、可食性和经济效益,正确诊断番茄果实的生理病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于调节和矫正,对番茄高效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利用光谱技术分析北京地区农业土壤重金属光谱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ASD光谱仪测量111个北京地区农业土壤样本光谱曲线基础上,利用光谱分析的方法探索北京地区农业土壤中8种土壤重金属(Cr、Ni、Cu、Zn、As、Cd、Pb、Hg)含量与可见-近红外光谱反射率的相关关系,分析土壤重金属的光谱特征,为基于遥感光谱监测土壤重金属含量提供基础。主成分分析和光谱变量与土壤重金属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一阶微分光谱最适于获取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信息,并且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反射光谱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最高相关系数达到а=0.01水平显著相关,中心波长在415~570 nm以及大于950 nm的光谱部分是土壤重金属特征光谱的主要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24.
本文着重对“商豆1099”的遗传基础,特征特性,高产稳产性,高产栽培模式及适宜栽培区域进行综合分析,为合理推广争利用该品种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硫代葡萄糖苷(GS)含量的多少是芜菁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沙培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不同氮(80 kg/hm2、 160 kg/hm2和240 kg/hm2)和硫(10 kg/hm2和60 kg/hm2)供应水平对白玉芜菁叶和根中硫代葡萄糖苷组成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白玉芜菁叶片中有7种硫代葡萄糖苷,根中有9种硫代葡萄糖苷。叶片中总硫代葡萄糖苷含量是根部总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1.16倍。增加硫供应水平,显著增加了根和叶中各种硫苷含量;随着氮供应水平的增加,吲哚族硫苷含量占总硫苷含量的比例显著增加。白玉芜菁中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决定于氮和硫的平衡供应,在氮N 160 kg/hm2、 硫S 60 kg/hm2供应水平下硫代葡萄糖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6.
本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在不同的供氮水平下,接种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大豆/玉米混作体系氮素吸收的影响。研究表明,双接种SH212和菌根G.m显著提高了大豆和玉米的生物量,在不施氮的情况下,双接种SH212和菌根G.m使大豆和玉米的总生物量比对照增加了37.3%;且就平均而言,双接种真菌和根瘤菌显著提高了大豆的根瘤数;在施氮和不施氮的情况下,双接种SH212和菌根G.m的大豆和玉米混作体系中总的吸氮量分别比不接种处理高65.4%和41.5%。因此,表明在合理的施氮水平下,双接种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大豆/玉米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本次试验为通过微生物作用提高混作体系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进一步发挥间套作在可持续农业中的作用提供新的科学恩路。  相似文献   
27.
玉米/鹰嘴豆间作对有机磷利用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玉米与鹰嘴豆根系不同分隔方式的土培方法,研究了玉米/鹰嘴豆间作种间对有机磷(植酸钠)利用差异。结果表明,鹰嘴豆利用有机磷的能力强于玉米;供应有机磷时,由于鹰嘴豆促进玉米对有机磷的吸收,与鹰嘴豆根系不分隔(间作)玉米的生物量显著高于两者根系完全分隔(单作)处理;两作物根系间隔尼龙网(30μm)和不分隔处理玉米的吸磷量和地上部磷浓度分别比两作物根系完全分隔增加118.0%,43.7%,28.1%,10.2%;缺磷和施有机磷使作物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但鹰嘴豆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玉米,在促进与其间作的玉米吸收有机磷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为缓解甘薯连作障碍、提高土地产能,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甘薯玉米间作对土壤与作物的影响,以探讨该栽培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和产量优势的变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甘薯玉米间作促进了根系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其中,甘薯玉米间作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单作甘薯、单作玉米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5.76%、12.37%;与单作甘薯处理相比,甘薯玉米间作处理提高了磷酸酶活性、土壤呼吸强度,降低了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甘薯玉米间作处理土地当量比为1.12,具有产量优势,种间相对竞争力为-0.26,甘薯种间竞争力弱于玉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甘薯产量与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可见,甘薯玉米间作对甘薯生长发育和土壤状况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9.
<正>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关防风、东防风,以其干燥的根入药。味辛、甘,性温。具有解表、祛风除湿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关节酸痛、风湿痹痛及皮肤瘙痒等症;防风除根  相似文献   
30.
随着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就对服装教育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之一服装工业制板作为服装专业主干课之一,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课程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服装专业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对我们向服装企业输送的人才质量有着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