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31.
高温胁迫对黄瓜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试验在东北农业大学蔬菜组培室完成。将30个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种种子用琼脂无菌培养的方法室温萌发后置于光照培养箱中,38/28℃(昼/夜)高温处理为12 d。对照为28/18℃(昼/夜),每品种8瓶,每瓶3株。试验表明,高温使黄瓜主根变长,变细,一级侧根数、二级侧根数增多,根系趋于须根化。多数耐热品种高温下须根化程度较低,而非耐热性品种须根化程度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主根长变化率与一级侧根数变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0.5411**,与根鲜质量变化率、根干质量变化率、子叶叶面积变化率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0.3948*,-0.3900*,-0.4980*,数据略)。这说明,高温下黄瓜主根生长的好坏对其根系的发育及地上部叶面积的大小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蚕豆吸收磷和氮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有机磷为磷源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根瘤菌、AM真菌和双接种对蚕豆 (ViciafabaL .)吸收磷和氮的影响。双接种和单接AM真菌蚕豆株高、叶绿素含量、根瘤数和根瘤质量显著增加 ,生物量比对照增加 2 1 5 %和 2 0 7% ;双接种比单接AM真菌蚕豆菌根侵染率提高 12 0 % ;相对于对照 ,双接种使根际土壤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由 0 6 9和 0 39增加到 1 30和 0 5 4 μmol·g-1·h-1,磷和氮吸收速率提高 5 0 9%和 2 2 0 % ,吸收有机磷和氮分别增加 6 3 9%和 4 4 8% ,高于单接AM真菌。菌根真菌和固氮微生物双接种对改善作物生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黑龙江省节能日光温室冬季光温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对哈尔滨地区东农 98- 、98- 型节能日光温室冬季光温的系统观测 ,选择有关的光温指标对节能温室的光温分布进行了系统对比分析 ,指出了东农 98- 、98- 型日光节能温室在增光和增温效应上是很显著的 ,它能高效地利用高纬地区冬季的光温资源。进一步指出了提高日光节能温室增温效应所应攻克的难题 ,为 4 4°N以北的高寒地区冬季蔬菜生产安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4.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是茄属的第三大栽培作物,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茄子黄萎病又称凋萎病,俗称“半边疯”,是威胁茄子生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土传维管束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可大幅度降低茄子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了解和掌握茄子黄萎病发病症状及其规律,及早预防,以减少它的危害十分必要。笔者围绕近年来在茄子黄萎病发病症状、致病机制、抗黄萎病机制和综合防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论述了茄子黄萎病研究进展,旨在为茄子抗黄萎病分子育种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而促进我国茄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5.
利用大豆和玉米之间根系不同分隔方式的盆栽试验,研究了在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接种大豆根瘤菌、AM真菌Glomus mosseae和双接种对间作体系氮素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双接种处理显著提高了大豆及与其间作玉米的生物量、氮含量,双接种大豆/玉米间作体系总吸氮量比单接AM菌根、根瘤菌和不接种对照平均分别增加22.6%、24.0%和54.9%。大豆促进了与其间作玉米对氮素的吸收作用,在接种AM真菌和双接种条件,间作玉米的AM真菌侵染率提高,大豆根瘤数增加; 接种AM真菌处理,不分隔和尼龙网分隔比完全分隔玉米吸氮量的净增加量是未接种对照的1.8、2.6倍,双接种处理分别是对照的1.3和1.7倍。说明在间作体系中进行有效的根瘤菌和AM真菌接种,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对提高间作体系土壤养分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间作体系的生产力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37.
转基因技术在蔬菜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转基因技术在蔬菜作物抗病育种、抗虫育种和抗除草剂及延迟成熟与保鲜等方面中的应用,展示了基因转化技术在蔬菜作物品种改良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nsLTP)是植物中大量存在的小分子脂类结合蛋白,具有抗菌防御功能。分析黄瓜非特异性脂质转运蛋白基因nsLTP的序列特征及其在细菌性角斑病菌浸染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对其应用于黄瓜等农作物转基因工程,增强作物抗病性具有重要意义。在黄瓜叶cDNA文库中,获得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nsLTP)cDNA序列,命名为CsnsLTP;该基因全长566 bp,编码121个氨基酸残基;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具有N端信号肽,具有nsLTP家族共有的典型保守区域,属nsLTP家族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snsLTP在黄瓜叶中有表达。在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浸染下,该基因在黄瓜叶中表达增高,并随浸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明显受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的诱导,推测该基因在抵御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浸染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北京耕作土壤4种重金属空间分布的网络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京市耕作土壤Cr、Ni、Zn、Hg4种重金属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GeoDa、Matlab等软件,将1018个土壤样点看作网络节点、重金属含量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作为连线依据,构建Cr、Ni、Zn、Hg网络图,从网络科学角度分析土壤重金属空间格局,并以重金属Hg为例提取高度值节点所在网络簇,计算度、介数、平均最短路径等网络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北京土壤重金属Cr、Ni、Zn、Hg网络中高度值节点仅占30%左右,这些节点影响周围较多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并已形成稳定网络结构,重金属污染防治困难加大;2)Hg网络簇具有网络的小世界性特征,而不具有无标度性,承担网络主要流量的高介数节点分布集中,并沿潮白河流向分布,表明河流在网络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3)Hg网络簇的形成一定程度受到土地利用的影响,人类活动带来的大量耕地及工矿用地的分布,是造成北京主城区北、东、南三面土壤Hg含量累积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可以为进一步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格局特征和扩散演化机制提供参考,实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40.
刺五加是五加科多年生落叶灌木植物,别名刺拐棒.不仅其干燥的茎和根入药,其叶也可作药用,皮可加工成五加皮.味辛、微苦,性温,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扶正固本的功效,主治胃腹胀痛、黄疽、尿血、月经不调等症.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和山西等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