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143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通过对第三代红霉素进行结构修饰,找到新型抗耐药菌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综述了第三代红霉素—酮内酯结构修饰的研究进展及酮内酯药物结构与抗耐药菌活性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
王宝晴  杨青  李炜  孟绍原  高宗旺 《水禽世界》2024,(2):58-61+81-82
<正>支原体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没有细胞壁,所以临床上一些针对细胞壁的抗生素对支原体没有效果。支原体传播方式多样,既可以垂直传播,也可以水平传播,感染后几乎终生带菌,成为阳性带菌鸡,应激因素可促进该病的暴发和流行。鸡滑液囊支原体属于支原体的一种,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通过血液循环、消化循环蔓延至其他器官,易引发呼吸道疾病、滑液囊炎、  相似文献   
33.
该研究采用一类新型的、水溶性的、无毒害、无污染的以多元羧酸类化合物为酯化剂,以无机盐和含氮化合物为催化剂的非甲醛系试剂为交联体系,利用FTIR分析多元羧酸类化合物与木材组分的交联反应过程的波谱特征。依据反应对交联剂立体构型的选择性、反应中间体模型物与木材的交联反应和交联反应中间体的波谱特征实验结果,证实了交联反应中间体的存在,推证这一酯化反应的历程是经历两步反应的机理,首先多元羧酸中相邻羧基的羟基之间脱水形成五元环酸酐中间体,然后木材的羟基与酸酐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形成酯。而不是经历了通常的羧酸与醇直接脱水形成酯的四面体中间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34.
鸡慢性食盐中毒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炜 《中国兽医杂志》1999,25(11):48-49
1 发病经过及症状 我县良平乡一养鸡专业户付某,饲养15周龄伊莎褐蛋鸡800只,该鸡舍利用窑洞饲养,通风换气不良,饲喂自配混合饲料,造成该群鸡较严重的啄肛现象。畜主在寻求防治啄肛方法时,经人介绍加大饲料中食盐的比例即可治疗,便将饲料中食盐加大到2%,饲喂3天后,啄肛现象得到缓解。但饲喂至第5天,部分鸡出现食欲减退,渴欲增加,粪便稀薄,易惊群,饲养人员在供水、供料、收蛋和清扫时,全群长时间惊动,频频摇头、点头,久久不能平息。畜主以为病鸡患有肠炎,每公斤饲料加了3片氯霉素拌料饲喂3天,无效。第8天个…  相似文献   
35.
为了解流溪河光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群落结构,分析不同河段、不同季节鱼类群落多样性的变化,于2017年12月-2018年10月对保护区上、中、下游的鱼类开展了每个季度一次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鱼类57种,隶属于5目14科50属,其中鲤形目43种、鲈形目6种、鲇形目5种,合鳃鱼目2种,鳉形目1种;计算57种鱼类的相对重要性指数,结果显示,尼罗罗非鱼、越南■及鲤鱼为2017-2018年度优势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计算结果显示,下游鱼类群落的多样性及均匀度最高,夏季鱼类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及均匀度最高;各监测点之间的种类相似性系数显示,保护区上中游、上下游之间鱼类种类组成为中等不相似,中下游种类组成为中等相似,春夏、春冬、夏冬及夏秋季节鱼类种类组成为中等不相似,春秋、秋冬季节为中等相似;ABC分析结果显示,春、夏及冬季鱼类群落处于稳定状态,秋季处于中度干扰状态。  相似文献   
36.
为研究生物制剂禾力素对大豆生长及对根部病害的影响,采用包衣、叶面喷施及纳米富硒包衣3种禾力素处理方式,测定了不同时期各处理对大豆植株生理活性和大豆胞囊线虫及根腐病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防菌剂禾力素不同处理方式对大豆幼苗生长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大豆幼苗的生理活性,叶绿素、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对照相比,种子包衣处理分别增加了1.53,0.83和0.82 mg·g~(-1);纳米富硒包衣处理分别增加了1.48,0.69和0.26 mg·g~(-1);禾力素叶面喷施处理则分别增加1.14,0.37和0.36 mg·g~(-1)。禾力素不同处理方式对大豆胞囊线虫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种子包衣处理防病效果大于纳米富硒包衣处理,大于叶面喷施,其4个生育时期的平均防效为54.77%、33.43%和25.95%。  相似文献   
37.
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是栽培大豆(Glycine max)的近缘祖先种,具有高蛋白、繁殖系数大、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性,是进行大豆品种改良、拓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的重要资源。黑龙江省地处我国高寒地区,野生大豆资源丰富多样,在新种质创制方面蕴藏着巨大潜力。自1979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首次对黑龙江省寒地野生大豆资源进行全面搜集考察至今已有整整37a。在这期间,黑龙江省科技工作者对本省寒地野生大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针对黑龙江省寒地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搜集的历史和分布现状及近年来取得的主要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概述,提出加强寒地野生大豆资源评价的深度和广度以有效利用,并提出合理建议以加强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38.
选择适宜的复种饲料油菜品种,是获得春小麦复种饲料油菜技术成功推广和获得更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以华中农业大学提供参试饲料油菜品种为研究材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共同组织实施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参试品种进入抽苔开花期和生物产量等选择要素的对比,筛选出适宜黑龙江三四积温带春小麦复种的饲料油菜品种12-P38外(首选)和华油杂62(备选)。  相似文献   
39.
玉米倒伏和增产被认为是相互制约的2个因素,而作物化学调控技术可以合理协调两者间的关系。以先玉335玉米为试材,研究了1种新的膦酸盐类化合物N,N-二乙基-2-己酰氧基-乙胺(2-氯乙基)膦酸盐(DHEAP)对春玉米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于拔节初期叶面喷施该新化合物的水溶液,可:1)降低玉米株高,显著降低基部伸长节间长度和穗位高度,增加节间直径,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2)增强玉米植株第2和第3节间的抗折力,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3)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因年份和施药剂量不同而存在差异,总产量增幅在3%~8%之间。通过测定玉米伸长节间内源激素含量,发现DHEAP处理能显著降低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s)的含量,提高脱落酸(ABA)含量,从而极显著地降低GAs/ABA的比值。推测这可能是该化合物调控玉米植株性状的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0.
大豆分子育种现状、挑战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大豆育种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育种理论和技术也发生了重大变革。通过多种技术的集成与整合,加速了优质大豆培育进程,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技术逐渐成为大豆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综述了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大豆转基因及分子设计育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国大豆分子育种现状和挑战,认为中国大豆分子育种存在优异基因资源匮乏,大豆分子育种技术方法相对落后,分子育种培育的突破性品种过少等问题,提出了未来要加强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和分子基础研究,要重视加强多种模型的开发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