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3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然而,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科学分析,最基本的是理解自然生态系统的特性,进展及动态,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差异程度是人类的影响和防治水平不同。因此,自然生态系统向农业生态系统的转变可解释为两个不同的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产生了第三个系统,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2.
安徽省沿淮地区红麻生产特点与发展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爱青  潘承朗 《中国麻作》1993,(1):29-30,28
  相似文献   
73.
研究了210份非洲红麻种质资源的发芽特点、生育期、光温特性、形态特性及主要经济性状和细胞学特性。结果表明,非洲红麻的发芽率决定于种子大小和种皮结构。其生育期与晚熟栽培品种相同,但后期要求更高温度,发现了2种对短日照反应特殊的类型。非洲红麻形态类型丰富,有些具特异性状,鉴定出几份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的材料。非洲红麻染色体数目2n=36,属于红麻种,染色体具有较原始的对称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