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2篇
  4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Faldermann)]是一种为害多种作物的重要地下害虫,为了解其近年的发生动态以便针对性防治,于2010-2013年对其成虫出土规律进行了周年系统研究,并对其发生期和发生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3年华北大黑鳃金龟的出土盛期仍在5月份,与文献相比总体一致,但出土期略滞后并且时间有所延长;而2013年始发期明显晚于其他年份,对其气象因素分析发现,2013年春季干旱,首次降雨在5月26日,明显晚于其他年份,其始发期也较其他年份偏晚,说明土壤湿度可能影响成虫出土始期。出土盛期成虫出土量与气象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成虫日出土量与平均相对湿度关联最密切,其次是日均温和降雨量。研究结果为华北大黑鳃金龟的预测预报以及针对性防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阐明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与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的协同作用,分别用103~108孢子/m L的6个Bt浓度处理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2龄幼虫后,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Bt对其致死、亚致死效应,及亚致死浓度Bt对寄生蜂子代出蜂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106孢子/m L处理组美国白蛾均未能化蛹;而106孢子/m L处理组均能化蛹并羽化,且幼虫发育历期随Bt浓度的增加而延长,平均蛹重在74.92~92.18 mg之间,均高于对照的68.66 mg,但蛹重不呈线性规律变化。当Bt对美国白蛾平均校正死亡率低于17.17%时,幼虫发育历期延迟不明显,但平均蛹重为101.11~124.34 mg,均高于对照;接蜂后能够正常出蜂,出蜂率为33.13%~51.25%,每蛹出蜂量为117.43~143.42头,均显著高于对照。表明用平均校正死亡率低于20%的Bt处理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寄生有利,2种生防措施协同作用存在增效潜力。  相似文献   
13.
7种林木植物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取食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Faldermann)的嗜食植物,优化其室内人工饲养技术及为诱虫植物提供候选材料,以花生叶片为对照,研究了7种林木植物叶片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取食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大黑鳃金龟对8种植物日均取食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金叶女贞、刺槐、核桃、榆树、花生、柳树、香椿、毛白杨,其中金叶女贞、香椿和毛白杨与花生间有极显著差异,金叶女贞与刺槐、核桃、榆树间无显著差异;单雌产卵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金叶女贞、柳树、核桃、香椿、花生、榆树、毛白杨、刺槐,其中金叶女贞、柳树、核桃、刺槐与花生间有极显著差异,而金叶女贞与柳树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饲养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适宜饲料植物为金叶女贞,日均取食量最高为4.70 g,产卵期最长为56.00 d,单雌产卵量最多为58.88个,其次为核桃和柳树。  相似文献   
14.
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是一类对多种害虫具有高活性的病原真菌。本研究以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1龄幼虫为对象,从4株绿僵菌中筛选出1株毒力较高的菌株,命名为M7-9。采用浸渍法对华北大黑鳃金龟1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绿僵菌M7-9的致死率为96.67%,僵虫率为96.67%,致死中时为2.82 d;致死中浓度为1.29×106孢子/m L;绿僵菌M7-9 ITS序列分子鉴定表明该株绿僵菌为金龟子绿僵菌。  相似文献   
15.
黄顶菊种子传播途径及定植能力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L.) Kuntze]是近年入侵我国的恶性外来有害植物。通过测定黄顶菊种子在各种极端环境下的萌发能力,研究其可能的传播途径及定植能力,结果表明,该植物种子具有很强的耐干旱、耐低温、耐浸水能力,未成熟种子仍能正常发芽,同时具有较强的破土能力。具体为:土壤绝对含水量低至15%时,仍有2%的种子发芽;在-20℃的条件下保存3个月,发芽率依然能达到30%以上;持续浸泡3个月后种子的发芽率仍达到10%左右;开花后20 d的不成熟种子发芽率达4%;覆土深度为10 mm以上时,仍有极少数种子能发芽。由此推断,该植物种子可以在花穗中随水流传播,人工携带花朵也可造成人为传播;种子的定植能力极强。防治中首先应切断其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6.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rtea(Drury)是一种重要检疫害虫[1].对美同白蛾的防治,目前主要采取化学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策略,高效氯氰菊酯是化学防治常用药剂之一,生物防治主要包括昆虫病原微生物的利用和人工释放天敌[1-2].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类对多种昆虫具有致病性的虫生真菌[3],目前利用该类病原物防治美国白蛾的研究报道较少.作者以对鳞翅目害虫高毒的6株球孢白僵菌为材料[4],筛选了高效菌株,并对其与高效氯氰菊酯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1国审新品种山农17 山农17原代号山农2149,由山东农业大学和泰安市泰山区瑞丰作物育种研究所合作育成,组合为L156/莱州137,属多穗型高产小麦品种。2008年11月申请品种权.公告号:CNA005369E。2009年9月和2009年12月分别通过山东省和国家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9055号、国审麦2009015。  相似文献   
18.
为了系统掌握黄顶菊田间种群发生动态,为黄顶菊防除提供参考,对其周年发生规律进行了定点连续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黄顶菊主干高度与真叶数的周年生长均呈逻辑斯蒂曲线变化,以6月4日主干4对真叶、高度约5~7 cm为临界,主干生长明显分为缓慢生长期和快速生长期两个时期.春季出苗的黄顶菊,64.9%的植株主干高度在150~199.5 cm之间,最高可达242 cm;54.1%的植株主干真叶数在19~21对之间,最多可达24对.在8月8日和8月28日黄顶菊主干顶部累计现蕾比率分别达5%与95%;主干顶部累计开花比率达5%和95%的时间为8月14日与9月8日.  相似文献   
19.
通渭县水保生态建设成就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通渭县水保局利用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围绕"生态立县"的战略思想,真抓实干,至2011年末建成梯田7.376万hm2、造林3.148万hm2、种草2.136万hm2,使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为逐步形成水土保持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适应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全面规划、长远规划和科学规划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不同密度梭梭林对风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梭梭是干旱沙区主要的防风固沙树种,在民勤青土湖湖区选取具有不同密度分布的人工梭梭林,对照测定林带内外的风速变化.结果表明:林带宽度约为200 m,沿主风向由疏至密组合成非均匀林带,林带最大密度为276.8株/hm2.当外界风速达到8.0~10.0 m/s时,林带内0~400 cm高度范围内风速降幅在41.44%~72.22%,风速变异系数为无林区的两倍以上,且林带内无流沙,从而达到较好的防风阻沙效果.单株梭梭的大株型及稠密结构降低风速的幅度小于冠幅大而枝条较疏的植株.合理疏密结构的梭梭林带可有效降低风速,达到防风固沙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