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6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0 毫秒
61.
3个江西省地方猪种SLA-DQB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RFLP法对3个江西省地方猪种(乐平花猪、修水杭猪和万安花猪)的SLA-DQB基因外显子2的PCR产物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猪种SLA-DQB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非常丰富,通过限制性内切酶HaeⅢ和RsaⅠ酶切后,均分出3种RFLP带型,共有10种组合带型,其中修水杭猪仅检测到4种,乐平花猪和万安花猪中均检测到6种。2χ适合性检验表明,3个猪种SLA-DQB基因外显子2的2个酶切位点均达到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62.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文昌鸡GHR基因内含子2和5的多态性,并采用SPSS程序分析了GHR基因内含子2和5的多态性对文昌鸡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HR基因内含子2等位基因C1、C2频率分别为0.06和0.94,内含子5等位基因D1和D2基因频率分别为0.19和0.81。GHR基因内含子2多态性与产蛋性状中的双黄蛋产量相关显著。经两两比较发现,GHR C1C1基因型个体比GHR C2C2基因型个体双黄蛋产量高0.70个(P<0.05),加性效应值为0.208。  相似文献   
63.
Mx蛋白在许多生物体内发现,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用和GTP酶水解活性,是Ⅰ型干扰素诱导的蛋白,属于大分子GTP酶动态蛋白家族,其特征在N端有一个三联体GTP结构域和发动蛋白家族的结构特征序列,以及C端高度保守的亮氨酸拉链结构域。本文对Mx蛋白的发现、结构、表达调控、抗病毒活性等作一简要综述,着重介绍了禽类Mx蛋白的研究进展,并对禽类Mx蛋白研究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4.
本文研究了ESR和FSHβ基因在苏姜猪世代选育中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一世代中ESR基因的BB型纯合子个体数为0,随着育种工作的进展,二世代中BB型纯合子的个体数为9,B等位基因频率与一世代相比上升不大;FSHβ基因的B等位基因频率由72.3%下降到65.4%,但纯合子数量由一世代的51头上升到二世代的64头,这对进一步的选种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5.
发育至第19期和第28期的鸡胚性腺原始生殖细胞(PGCs)分离提纯后,在DMEM中添加冷冻保护剂DMSO(二甲基亚砜)、EG(乙二醇)、蔗糖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比较冷冻保护剂在单独或联合使用条件下对PGCs的冷冻保护效果,复苏后台盼蓝染色测定细胞存活率,体外接种培养、传代。结果表明:(1)第19期PGCs冷冻保存中,10%EG+10%FBS+0.1mol/L。蔗糖条件下细胞存活率最高为(92.20±2.18)%,且与10%DMSO+10%FBS的存活率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冷冻保护液间存活率差异不显著;第28期PGCs冷冻保存中,5%DMsO+5%EG+10%FBS+0.1mol/L。蔗糖条件下细胞存活率最高为(92.41±2.82)%,但各冷冻保护液间存活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2)解冻后体外培养的PGCs,在饲养层和3种细胞因子(I。IF、SCF、bFGF)的共同作用下,可持续增殖,传至第3代的PGCs,PAS染色、AKP染色均呈阳性并保持完整的二倍体核型,仍处于未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66.
鸡原始生殖细胞迁移和聚集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 :鸡的原始生殖细胞 ( PGCs)起源于孵化前胚盘的明区 ,而后逐渐迁移至胚体的头前侧部的生殖新月区 ,并于孵化约 2 2 h时 ,大量聚集于此 ( 3 1~ 3 8个 )。随着鸡胚内、外血管的发育 ,PGCs则进入血管中 ,并顺着血管于孵化约 3 6h ( 1 0期 )时首次迁移到胚体上。孵化至 4 4~ 52 h ( 1 1~ 1 3期 )时聚集 (约 1 0 5个 )于胚体的心脏、大血管及头部间充质中。最后 ,PGCs于孵化 62 h( 1 7期 )时大量迁移至胚体后端生殖嵴处 ,迁移过程一直可持续到孵育第 4天。孵化 5d时 ,迁移入生殖嵴的 PGCs与生殖嵴一起共同组成了未分化的性腺  相似文献   
67.
参阅GenBank发表的波尔山羊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序列,设计3对具有互补末端的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出湖羊MyoG基因的3个外显子,利用重叠PCR技术,将此3个外显子连接,并构建成重组质粒pcDNA3.0-MyoG,转染NIH-3T3细胞,RT-PCR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湖羊MyoG基因的CDS,在离体细胞中MyoG基因发生了转录,这为进一步研究MyoG基因的体内外表达及生物学的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8.
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作为配子的原始祖细胞,参与胚胎生殖细胞的发育过程。类固醇激素通路中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3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2,Hsd3β2)能促进细胞分化,但其对原始生殖细胞的形成具体调控机制还不得而知。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关键基因Hsd3β2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干扰载体并研究其对鸡(Gallus gallus)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原始生殖细胞的影响。通过慢病毒包装Hsd3β2感染鸡胚胎干细胞并进行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诱导,分别于2、4、6 d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收集细胞样品,q RT-PCR检测Hsd3β2、生殖标记基因鸡Vasa基因同系物(chicken vasa homologue,Cvh)、鸡KIT原癌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chicken KIT proto-oncogene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C-kit)及甾类激素合成信号通路下游基因细胞色素P450亚酶(cytochrome P450 subenzyme,Cyp1a1)、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DP glucuronosyltransferase family 1member A1,Ugt1a1)和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7(17bet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7,Hsd17b7)表达;流式细胞检测诱导产生类胚体阳性率;在鸡胚孵化过程中鸡胚注射慢病毒干扰载体,孵化4.5 d后收集生殖嵴,q RT-PCR检测Cvh、C-kit及下游基因Cyp1a1、Ugt1a1和Hsd17b7表达;流式细胞分析原始生殖细胞生成效率。本实验成功构建sh-Hsd3β2慢病毒载体,挽救实验表明过表达Hsd3β2能使sh RNA引起的基因表达下降回升;在体外诱导过程和鸡胚孵化过程中,q RT-PCR结果表明干扰Hsd3β2后,甾类激素合成信号通路中的下游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在RA诱导实验过程中,随诱导时间推进,类胚体数量逐渐增加。Hsd3β2抑制后,类胚体形成数量减少。Cvh、C-kit在诱导过程中上调表达,但Hsd3β2干扰后,其表达显著降低(P0.01),流式细胞分析表明干扰Hsd3β2后,诱导4d后产生类胚体阳性细胞(3.27±0.19)%显著低于对照组(7.39±0.09)%;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干扰Hsd3β2后,Cvh、C-kit表达显著降低(P0.01),生殖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本研究结果表明Hsd3β2能通过甾类激素合成信号通路促进原始生殖细胞的形成,为研究该通路对原始生殖细胞形成具体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