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6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李碧春  经荣斌 《养猪》1993,(1):29-30
太湖猪是我国优良地方猪种之一,以产仔数多而驰名中外。迄今为止,已有许多国内外专家对太湖猪的生殖生理、繁殖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太湖猪早期胚胎发育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观察太湖猪胚胎发育能力,为猪的胚胎工程和进一步挖掘太湖猪的高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
综述了禽类转基因方面的制作方法、转基因禽类应用研究概况。分别介绍了成熟卵泡微注射法、精子载体转基因法、反转录病毒载体转基因法、受精卵移植法、单细胞受精卵微注射法、胚盘嵌合体法、原始生殖细胞嵌合体法的进展及发展动态。阐明了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表达特征及转基因禽类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展望了转基因禽类产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5嵌合体鸡的生产  嵌合体制作最早主要用于发育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目前,禽类嵌合体的制作中作供体细胞用的囊胚层细胞(BC)和原生殖细胞(PGCs)可以代替受精卵和早期胚胎用于体外遗传操作,已成为禽类转基因研究的一个热点。同时,BC和PGCs还可以在体外进行培养和冷冻保存。基本原理是经过遗传操作的BC细胞或PGCs细胞作供体,嵌合到受体胚胎中。如果是嵌合在生殖细胞,则该嵌合体性成熟后可产生一定比例经过遗传操作的配子。  有关鸡嵌合体方面的报道及鸡嵌合体制作方法、嵌合体的嵌合程度的判断以及怎样提高嵌…  相似文献   
84.
85.
禽类转基因生产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7 精子载体转基因法(Sperm mediated gene transfer) 1.7.1 辐射精子作载体法 Pandoy和Patchell用致死剂量辐射带有选择标记的鸡精液进行授精(制造假妊娠),然后再用同种精液进行正常受精,以此来进行品种标记基因的转导。该试验以羽色和蛋壳色基因为标记,用此法在后代中获得3.5%的后代可表达外源基因。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地使DNA进入核内,同时解决分离、提供插入所需基因的困难,但是无特异性,遗传频率不能预知,而且会导入不需要的基因。Bumstead[6]从对马立克氏病敏感和淋巴白血病抗性的母鸡得到转基因鸡,发现这种转基因鸡蛋对两种疾病都表现敏感而不表现抗性。这一实验直接证实了辐射精子发生非特异性整合的事实。 1.7.2 精子载体法 在禽类中精子载体转基因法能够在子代中获得1/300的携带外源基因个体。1990年法国国立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以色列研究者用此法导入外源基因,用Southern杂交法检测出阳性个体。但是至今未能获得F1代。Gruenbaum等以LacZ和CAT作为标记基因,用吸附该基因的鸡精子进行人工授精,对获得的胚胎及雏鸡进行Southern杂交和PCR分析,结果在所检测样本中30%~60%整合有外源DNA,在部分组织中检测到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在传代试验中,证明外源DNA能遗传给后代。Squries等根据精细膜的特性和相似相溶原理,用脂质体包装外源DNA与精子共同孵育,然后进行人工授精,在鸡上获得成功,阳性率为15%~25%。  相似文献   
86.
禽类原始生殖细胞与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鸟类原始生殖细胞的特性,起源、迁移等以及对PGCs进行操作和培养,转基因鸡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87.
鸡精原细胞分离纯化与体外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以组合酶分步消化法并利用Percoll梯度分离、贴壁纯化的方法,从不同时期的鸡睾丸组织中分离精原细胞。结果发现:①Percoll分离后,出壳6d雏鸡获得的细胞总数、精原细胞总数、精原细胞纯度分别为282.1、174.6、61.9%,其中精原细胞纯度比孵化15d、19d鸡胚和出壳后13d雏鸡分别高10.2%、5.7%和2.5%;②贴壁纯化后精原细胞纯度达到82%,比未经贴壁纯化的精原细胞纯度高出15.6%;③在无饲养层培养条件下,比较Percoll梯度分离前、后鸡精原细胞体外培养的情况,Percoll梯度分离前精原细胞贴壁在时间上比分离后较快,且分离前精原细胞体外存活时间亦比分离后长。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鸡胚胎原始生殖细胞(EPGCs)对不同冷冻体系的适合性。方法:对发育至第19期和第28期胚胎性腺PGCs,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乙二醇、聚乙二醇为冷冻保护液,在不同组合、不同浓度、不同的冷冻程序  相似文献   
89.
本研究比较了层粘连蛋白(lamini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胶原蛋白(collagen)以及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4种不同培养系统对鸡(Gallus gallus)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体外增殖的作用效果。采用三酶两步消化法分离SSCs,细胞经明胶差速纯化后培养,将传至3代的SSCs重新接种于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胶原蛋白包被的培养皿中以及睾丸支持细胞制备的饲养层上,通过形态学、5-乙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细胞增殖、qRT-PCR技术检测不同培养系统对鸡精原干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鸡SSCs的碱性磷酸酶(AKP)阳性克隆数在睾丸支持细胞组最高,达到每视野(32±3)个,层粘连蛋白组、纤维连接蛋白组和胶原蛋白组分别为(26±3)、(24±2)和(23±2)个,三组差异不显著(P0.05);EDU检测睾丸支持细胞组细胞增殖率为(92.82±2.15)%,显著高于三组基质蛋白组(P0.01);qRT-PCR结果显示,增殖标记基因原癌基因(myconcogene,c-myc)、Kruppel样因子4(kruppel-like factor 4,Klf4)、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睾丸支持细胞组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层粘连蛋白组,c-myc和Klf4在纤维连接蛋白组中的表达要高于胶原蛋白组,PCNA则相反。实验结果表明:三组基质蛋白及睾丸支持细胞都能够促进鸡SSCs的体外增殖,其中睾丸支持细胞作用最佳,其次为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胶原蛋白两者作用效果差异不显著。该结果为进一步优化鸡胚SSCs的体外培养体系,阐明生殖细胞增殖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0.
睡美人(sleeping beauty,SB)是Tc1/mariner转座子超家族的一员,为探索睡美人转座子与不同的转座酶搭配使用及与同种转座酶不同比例搭配使用时的转座效率,本实验构建了SB真核表达重组载体PT2-SV40-EGFP,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进行了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系(PEFs)转染条件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转座酶与转座子按10∶1混合后细胞转染效率相似,但报告基因表达水平有较大差异,其中SB 100X转座酶与转座子混合后细胞的表达水平最高;转座子PT2-SV40-EGFP质粒和SB 100X转座酶质粒按不同比例混合转染细胞研究表明,细胞转染效率相似,但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1组最高,约是5∶1组和10∶1组的50倍.本实验优化了睡美人转座子的转座条件为制备转基因动物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