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8篇
  4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6 毫秒
21.
农田硝态氮淋溶规律对不同水氮运筹模式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明不同水氮运筹对淋溶水中NO_3~--N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施氮量和灌水定额对NO_3~--N淋失量的影响,进而制定安全有效的水氮运筹模式。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灌水定额,设置3个水平,分别为525(W1),750(W2),975(W3)m~3/hm~2。副区为施氮量,设置5个水平,分别为0(N0),80(N1),160(N2),240(N3),320(N4)kg/hm~2。每个灌水定额下有5种施氮量处理,共15个处理。并于2014—2015年连续2年进行田间试验。采用多孔PVC法和土钻法采集水样和土样,测定淋溶水中NO_3~--N浓度并计算NO_3~--N淋失量。结果表明,0—40cm埋深内,对比第1次灌水前后NO_3~--N浓度发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W1水平下NO_3~--N浓度2年的平均增幅远低于W2和W3水平下NO_3~--N浓度2年的平均增幅。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N1、N2水平下的NO_3~--N浓度平均增幅远低于N3、N4水平下的NO_3~--N浓度平均增幅。NO_3~--N浓度平均增幅最大的为52.5%的W3N3。NO_3~--N浓度平均值最高的为8.29mg/L的W3N4。与0—40cm埋深内的各处理相比,40—80cm埋深的各处理NO_3~--N浓度整体下降,但整个生育期内淋溶水中NO_3~--N浓度的变化趋势与0—40cm埋深内相一致。80—120cm埋深内,施氮量、灌水定额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NO_3~--N淋失量的影响呈极显著。当灌水定额一定时,2014年、2015年2年的NO_3~--N淋失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递增,淋失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当施氮量一定时,NO_3~--N淋失量及淋失率均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而递增。鉴于根层内需要充足的NO_3~--N以被作物吸收,并保证NO_3~--N淋失量对地下水的污染在可控安全范围内,故推荐W2N3为适用于当地的水氮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22.
将Bayes判别分析方法应用于地下水化学类型判别与分类中,建立了地下水化学类型综合评判的Bayes判别分析模型。模型选用Na++K+、Ca2+、Mg2+、HCO-3、Cl-、SO42-等6个指标作为判别因子;将地下水化学类型分为3种,作为Bayes判别分析的3个正态总体;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地下水实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建立Bayes线性判别函数;以Bayes线性判别函数计算待判样品的Bayes判别函数值,以最大值对应的总体作为样品所归属的总体;最后以刀切法对判别准则进行评价以检验模型的优良性。结果表明,Bayes判别分析模型误判率低,识别正确率达82.5%,输出结果正确率达86.6%。与传统分类方法相比,Bayes判别分析模型提供的判别分类结果,具有更明晰、易懂的水化学类型信息。  相似文献   
23.
综合运用地质统计学、聚类分析、描述性统计和表聚系数,系统研究并对比总结了节水改造前后内蒙古河套灌区中游临河区土壤剖面盐分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节水改造前后灌区土壤剖面盐分均可分为均布型和表聚型2类。根据不同土层的相似性,灌区0~100 cm的采样层可分为0~20 cm和20~100 cm两个层次;从整个研究区来看,节水改造前,土壤含盐量有从西部和东部向中部逐渐降低的趋势。节水改造后,有由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节水改造措施的实施,使得研究区土壤剖面盐分类型向均布型发展,且整体上土壤盐分有所降低。该研究结果为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后土壤盐渍化的改良、土地利用分区和灌溉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4.
粉煤灰和城市污泥配施改良荒漠土壤的持水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模拟降雨及降雨后自然条件下的土壤表面水分蒸发,研究了粉煤灰和城市污泥改良荒漠土壤对持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粉煤灰和城市污泥改良后的土壤饱和含水率比对照荒漠土壤提高了79.46%,持水时间提高14天左右。这对于在干旱缺水的荒漠地区进行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环境,提高有限的水资源利用率,防止荒漠化的扩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山区类型柑桔园自然保护钝绥螨防治柑桔红蜘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红蜘蛛是柑桔发生普遍而严重的害虫,在泛用农药的柑桔园中更为严重。1975—1976年,广东昆虫研究所,广州沙田果园场研究利用钝绥螨Amblyseius newsami(Evans)为主综合防治柑桔红蜘蛛,取得理想的效果。1977年,在较多的地区和面积上扩大应用这种方法。山区类型柑桔园由于日照时间较短,湿度较高,植被丰富等优越的气侯及环境条件,有利于钝绥螨种群数量的稳定,在这类柑桔园,以自然保护  相似文献   
26.
李祯  牛文佳  王晶 《中国饲料》2021,1(13):112-115
近年来,我国饲料行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财务管理和资本结构作为影响饲料企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关系着饲料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通过对饲料企业资金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资本结构与财务管理目标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财务管理目标的资本结构优化对策,以期能为饲料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财务管理目标|饲料企业|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27.
节水改造前后内蒙古河套灌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研究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后区域农田水环境的变化,该文通过对内蒙古河套灌区上中下游地下水进行系统取样分析,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离子比例系数和图解法(包括H.И.托尔斯基汉方格图解法、Piper三角图示法和多矩形图解法(multi-rectangular diagrams,MRD)),全面系统地研究节水改造前(2007年)后(2008,2009年)内蒙古河套灌区地下水水化学的时空变异特征与3 a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蒸发浓缩和阳离子交换是控制灌区地下水水质演变的主要水文化学过程;与2007年(节水改造前)相比,2008和2009年HCO3-在河套灌区地下水中绝对含量由在阴离子中最小变为最大成为地下水的主要阴离子;Ca2+、Mg2+、HCO3-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它们在地下水中含量相对稳定。Na+、Cl-、SO42-的变异系数较大,它们在地下水中的含量变化较大,是随环境因素而变化的敏感因子,是决定地下水盐化作用的主要变量。整个灌区地下水的主要化学类型为HCO3—Na型、SO4—Na型和Cl—Na型,Cl—Na型水和SO4—Na型水主要分布在灌区的上游和下游,HCO3—Na型水在灌区上中下游都有分布。与2007年(节水改造前)相比,2008年和2009年HCO3-浓度有所增加,Cl-和Na+的浓度有所减少,灌区地下水向着淡化,对作物危害减小的方向转变。全灌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时空变异十分复杂,沿着地下水总体水流的方向(灌区上游→灌区中游→灌区下游)Na+占主导地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地下水化学类型上,2008年和2009年HCO3-在阴离子占主导地位的化学类型多于2007年(节水改造前)的。与皮伯三线图解法和H.И.托尔斯基汉方格图解法相比,多矩形图解法提供了更明晰、易懂的水化学类型的信息,对于处理复杂地下水化学系统,多矩形图解法的优点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灌区节水改造规划实施对农田水环境的影响进行合理评价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8.
29.
影响猪肉品质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作为肉食品中消费量最高的普通猪肉已然不能满足消费者所要求的品质和风味。猪肉品质可以从感官物理评价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等进行评定,而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营养、饲养管理,屠宰加工等。文章综述了不同因素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为研究猪肉品质及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以拓展和深化区域地下水埋深预测研究为目的,运用随机理论,建立了基于加权马尔科夫链的地下水埋深预测模型,预测内蒙古河套灌区上中下游在未来时段内地下水埋深所处区间值。结果表明:节水改造后灌区中游区的地下水埋深更多的时候处于[2.380,2.742)区间,下游区的地下水埋深更多的时候处于[2.218,2.506)区间,这两个区间的数值都低于内蒙古河套灌区的临界地下水埋深2.0 m,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河套灌区中下游的盐渍化有望进一步减轻。而上游区的地下水埋深更多的时候处于[1.227,1.727)区间,此区间的数值高于内蒙古河套灌区的临界地下水埋深2.0 m,在未来的时间河套灌区上游是控制地下水埋深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