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篇
  8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41.
前期利用In-Fusion SMARTer TM c 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已完成玉米纹枯病菌WF-9菌株的全长c DNA文库,并进行EST分析。笔者在此基础上,将EST片段进行聚类拼接,得到一个长944 bp的序列,根据所得序列开放阅读框设计引物,克隆得到玉米纹枯病病菌γ-谷氨酰转肽酶基因(GGT)c DNA序列,以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序列进行预测分析,并利用real-time PCR分析GGT在立枯丝核菌侵染玉米叶片不同时期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克隆所得617 bp序列与EST序列完全相同,在Gen Bank进行Blastx同源比对,与gamma-glutamyltranspeptidase(Rhizoctonia solani AG-3 Rhs1AP)有85%的同源性。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GGT在立枯丝核菌侵染玉米叶片各个时期均有表达,并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在病菌侵染玉米叶片24 h时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2.
麻疯树不同盖度对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样方法对攀枝花地区金沙江干热河谷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群落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初步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Pb、Cd含量、土壤酶活性和群落盖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有麻疯树覆盖的Ⅰ型、Ⅱ型、Ⅲ型、Ⅵ型的土壤pH比裸土Ⅳ型的高;随着麻疯树盖度的增加,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含量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与裸土Ⅳ型相比,Ⅰ型、Ⅱ型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均高于裸土;除Ⅲ型、Ⅴ型外,其他类型土壤缓效钾含量均高于裸土.样地中土壤Pb含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有3个样地Cd含量高于国家允许安全限量指标.麻疯树在群落中的覆盖度增加总体上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包括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说明麻疯树使土壤环境条件向着有利于麻疯树自身生长的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143.
为验证对称式喷头组合件的应用效果,以辣椒炭疽病为防控对象开展防效和功效评价试验.试验以电动喷雾器通过多功能碳素喷杆连接对称式喷头组合件喷施药液,以常规喷头为对照,比较对称式喷头组合件与常规喷头施药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控效果及省时省药液功效.结果表明,喷施25%溴菌腈EC50 mL/667m2后7 d,对称式喷头组合件施药的...  相似文献   
144.
为明确AM真菌与生物炭联合施用对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团聚体的影响,设计室内盆栽试验,以灭菌的农田土壤为基质,种植玉米幼苗,接种AM真菌并配施不同裂解温度(300、400、500℃)制备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分析不同生物炭和AM真菌处理对玉米植株生长、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团聚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接菌未加生物炭的对照组相比,接种AM真菌并配施300、400、500℃生物炭均能够显著增加玉米的株高,而且接种AM真菌配施300℃生物炭能显著增加玉米的地径,达8.86 mm。单施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施用300、400、500℃生物炭可分别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76.3%、97.0%、86.0%,而且接种AM真菌配施300℃生物炭能够显著增加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283.02 mg/kg),但AM真菌和500℃生物炭配施会降低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0.723 g/kg)。AM真菌和生物炭联合施用对中等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但单独接种AM真菌能够促进土壤大团聚体>4 000μm和>2 000~4 000μm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5.
146.
147.
从非靶向代谢组学角度分析延边黄牛臀肉与眼肉组织代谢物谱的差异。试验以6头同月龄、同生长条件的延边黄牛屠宰后的臀肉和眼肉为试验材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代谢物进行分离,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统计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筛选出差异代谢通路,分别为苯丙氨酸代谢通路,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通路,磷酸戊糖途径通路,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通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嘌呤代谢通路。臀肉组与眼肉组的差异代谢物单变量统计分析(UVA),筛选出差异代谢物20种,其中11种差异代谢物发生上调(P<0.05),9种差异代谢物发生下调(P<0.05)。综上,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揭示,臀肉与眼肉在代谢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油酸等差异代谢物将作为风味化合物的前体物质进而影响风味。  相似文献   
148.
首先采用硝酸与添加剂湿法分离产台炼废渣中的铜,铋和银等金属,然后用火法收集浸渣中的金,从而高效而又综合地回收了渣中各种有价值的金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