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8篇
  2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园林景观的色彩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是其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在概述园林植物色彩基本知识及构成原则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园林景观色彩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园林景观色彩设计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2.
生长季节中泡桐叶形态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面积、叶干质量、叶鲜质量、叶含水率与比叶质量等是植物叶片重要的生理生态学指标,其数量动态及特征关系与植物的生长节律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3.
荒漠草原土壤有机质碳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碳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对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有机质及其δ13 C值垂直分布特征、表土δ13C值与建群种-短花针茅δ13 C值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测定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结果显示:表土有机质含量变化范围为4.17~20.45g/kg;随深度增加,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呈指数降低,其变化范围为17.98~1.39g/kg,而δ13C值则随剖面深度增加而明显富集,到75cm深度时δ13C值又迅速降低,变化范围为-26.38‰~-13.72‰,变幅>3‰,说明该地区气候和植被状况可能发生过剧烈变化;表土和植物δ13C值分馏程度较其它地区偏大,二者呈极显著相关(r=0.555,P<0.01),进一步说明地上植被状况是影响土壤有机质δ13 C值垂直分布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74.
隔盐层对滨海地区盐分动态及国槐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津市大港区的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分别在栽植穴底部和侧壁铺设10 cm厚的陶粒、蛭石和沸石作为隔盐层,研究种植国槐后不同隔盐措施对中度盐碱地的改良效果.通过每月定期测定土壤盐分质量含量及国槐的生长指标,分析不同隔盐措施的降盐效果及对国槐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隔盐措施的表层土壤盐分质量含量受当地气候条件的影响发生积盐和脱盐的周期性变化,在此期间出现2次显著的聚盐高峰期,分别是春末和夏末;3种隔盐材料都能够降低该地区土壤中的主要盐离子和全盐量,其中以沸石作为隔盐层处理的降盐效果最佳;不同隔盐措施都能够改善国槐生长环境,其中以沸石作为隔盐材料最有利于改善国槐生长环境,可最大程度地促进国槐生长.  相似文献   
75.
木槿夏秋开花 ,花大色艳 ,花期长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倍受青睐。但因蚜虫为害 ,使其卷叶、黄叶脱落 ,花小而稀 ,严重影响观赏效果。每年需多次喷药 ,费工费时、污染环境 ,为此 ,我们在 1 999~ 2 0 0 0年对木槿进行根施涕灭威试验 ,取得了很好效果。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为山海关  相似文献   
76.
指数施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施肥模式,和传统的施肥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优点。通过施肥方法比较,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区及对照区的生物量,是较理想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77.
为了解北京西山地区森林土壤微形态状况,在野外土壤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化学分析方法和土壤显微技术,研究了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下部和中上部的土壤化学性质、土壤骨骼颗粒、有机质、孔隙、土壤形成物及微结构等特征。结果表明:样区内土壤骨骼颗粒均以石英为主,形成物主要以铁锰浓聚物为主;公园中上部土壤各分解状态有机质含量丰富,具有多级团聚体,孔隙分布均匀,微结构发育良好,结构稳定,生态环境保护良好,C层发现有铁锰浓聚物出现,经研究证实有古红土存在。样区下部土层较薄,土壤粗骨骼颗粒大小不一,表层缺少团聚体,土壤发育程度较低,孔隙不匀,有机质形态单一,土层曾因植物造林运动和旅游开发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制作应用于园林绿化废弃物的以木质素降解菌为原材料的高效液体菌剂。  方法  通过苯胺蓝平板褪色圈法和愈创木酚平板变色圈法从分离纯化得到的22株菌中筛选目标菌株,并用内转录间隔区(ITS)测序法对目标菌株进行鉴定,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目标菌株的培养时间、接种量和培养基配方(碳源和氮源)进行优化,最后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均匀实验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寻找目标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  结果  根据平板褪色和显色结果,选定菌株Q01为目标菌株。经鉴定,菌株Q01为栓菌属Trametes真菌。根据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结果,确定菌株Q01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5 d,接种菌液体积分数为12.5%;培养基配方为木质素磺酸钠14.00 g·L?1、蛋白胨12.30 g·L?1、酵母粉5.00 g·L?1、豆饼粉3.00 g·L?1、五水合硫酸铜0.12 g·L?1、氯化钠0.53 g·L?1、pH自然。优化条件后菌株Q01的生物量提高1.27倍,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31.71倍,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19.12倍,漆酶活性略有降低,但3种木质素酶的总酶活性提高了4.38倍。  结论  菌株Q01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制得的液体菌剂具有高酶活性和高生物量的特点,在降解园林绿化废弃物木质素方面具有一定应用潜力。图6表3参29  相似文献   
79.
[目的]为获得能够高效降解园林废弃物的真菌并研究其降解能力,从经过堆肥处理的园林废弃物中分离和筛选出1株木质素降解能力较强的真菌。[方法]经过形态分析、ITS分子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出该株木质素降解真菌种属,并利用该菌株进行固态发酵实验,研究其在固态发酵过程中漆酶、锰过氧化物酶的酶活力变化及其对不同园林废弃物中木质素的降解能力。[结果]从经过堆肥处理的园林废弃物中共挑选出真菌18株,筛选出1株高效的木质素降解真菌,编号为菌株No.11,经鉴定该菌株为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Eidam) G.Winter)。以冬青卫矛叶、冬青卫矛枝、圆柏叶、圆柏枝、连翘枝叶为底物的模拟固态发酵的漆酶酶活力峰值分别为388.7、326.3、461.4、342.7、588.5 U·L~(-1),锰过氧化物酶酶活力峰值分别为138.3、121.1、104.6、128.6、73.3 U·L~(-1)。添加菌株No.11使冬青卫矛叶、冬青卫矛枝、圆柏叶、圆柏枝、连翘枝叶40 d后木质素降解率分别提高了20.40%、22.44%、29.90%、25.28%、15.77%。[结论]筛选出的构巢曲霉对北京地区常见园林废弃物冬青卫矛、圆柏和连翘枝叶中的木质素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在降解园林废弃物方面可能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0.
生物有机材料对滨海盐碱土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北省滨海盐碱土盐碱化程度高、盐分毒害突出的问题,选取生物炭和园林废弃物堆肥对该地区的滨海盐碱土进行改良研究。设计2因素4水平试验(园林废弃物堆肥设置4个施用水平:0、20、40、80 g·kg-1,分别用G0,G1、G2、G3表示;生物炭设置4个施用水平:0、10、20、40 g·kg-1,分别用B0、B1、B2、B3表示),开展室内土壤培养,测定土壤pH、电导率(EC)、钠吸附比(SAR)、土壤饱和导水率,以及Cl-、$SO^{2-}_{4}$、有机质含量等土壤理化指标的变化,探索生物炭和园林废弃物堆肥等生物有机材料对滨海地区盐碱土改良的效果。结果表明:当生物炭施用量一定时,除B1水平下土壤pH无显著变化外,G2、G3处理的土壤pH显著(P<0.05)低于G0处理。当园林废弃物堆肥施用量一定时,B3处理显著(P<0.05)升高土壤的pH。在不施用生物炭的情况下,单独施入园林废弃物堆肥显著(P<0.05)降低土壤EC。在G0和G1条件下,施用少量的生物炭(B1)亦可显著(P<0.05)降低土壤EC。适量施用生物炭或园林废弃物堆肥均可显著(P<0.05)降低土壤的SAR。G3条件下,添加生物炭会显著(P<0.05)降低土壤$SO^{2-}_{4}$含量。当生物炭施用量一定时,G3处理的土壤$SO^{2-}_{4}$含量较G0处理显著(P<0.05)增加。相较于不施用生物炭和园林废弃物堆肥的处理,施用B3水平的生物炭或G3水平的园林废弃物堆肥可显著(P<0.05)降低土壤Cl-含量。在相同的园林废弃物堆肥或生物炭用量条件下,增加生物炭或园林废弃物堆肥可显著(P<0.05)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适当增加生物炭或园林废弃物堆肥也可显著(P<0.05)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总体来看,采用适量的生物炭和园林废弃物堆肥配施,既能提升土壤肥力,又能降低盐碱土壤的pH和盐分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