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当年生盆栽平邑甜茶为试材,应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长期不同淹水天数处理对植株生长及15N-尿素分配、利用、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淹水天数处理,平邑甜茶地上部干重以对照最大(4.87 g),各处理随淹水天数的增加而不断减小,但地下部干重和根冠比却随淹水天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平邑甜茶根系活力随淹水天数的增加不断降低,而游离脯氨酸含量却逐渐升高.随处理次数的增加,根系SOD、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各处理植株的15N分配率均表现为地上部大于地下部;但随淹水天数的增加植株地下部分配率逐渐升高.植株的16N吸收量和利用率以对照最高,分别为16.81 mg,9.14%,且随淹水天数增加逐渐降低,处理间差异显著.土壤的15N损失率随淹水天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2.
从山东东营石油污染土壤中驯化筛选出一株正十六烷降解菌TZSX2,经生理生化和16S r DNA基因测序,通过构建细菌系统发育树确定其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通过不同环境因子对TZSX2的生长情况和其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的影响研究,确定菌株TZSX2的最适生长和降解温度为28~36℃,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超过30%;TZSX2能够耐受较高浓度的正十六烷,在正十六烷浓度为2 m L·L~(-1)时,降解率为79%,正十六烷浓度为20 m L·L~(-1)时,降解率仍可达到12%;在碱性条件(pH=9)下对初始浓度为10m L·L~(-1)的正十六烷的降解率高达91%。综上,所筛选的TZSX2菌株可以耐碱性,适用于极端环境中石油污染的修复,对高浓度的正十六烷具有优异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水丰湖流域沉积物与底质中富营养化和重金属累积的环境风险,于2014年5月(平水期)、8月(丰水期)和11月(冰封期)在水丰湖流域9个采样点中采集沉积物和底质样本,分析沉积物和底质中总氮(TN)、总磷(TP)、有机质、锌(Zn)、镉(Cd)、铬(Cr)、铅(Pb)、汞(Hg)、铜(Cu)、镍(Ni)、砷(As)的含量,应用水体底质有机污染评价标准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对水丰湖富营养化程度和重金属的污染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水丰湖流域沉积物和底质的TN含量分别为0.172%和0.167%,大部分点位(17/27和16/27)处于丰富状态,TP的含量分别为0.192%和0.174%,总体(25/27和20/27)处于丰富状态。沉积物、底质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9.85、27.87 g/kg,均为较低程度。重金属方面,Hg和Cu的污染较为严重,大部分采样点(7/9)为中等程度污染,且有较高程度的潜在风险。综上,水丰湖流域的沉积物和底质的营养含量较为丰富,个别重金属(Cu、Hg)含量超标,尚未发生重大污染,但需要加强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累积的管控。  相似文献   
14.
堆肥是解决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全面掌握全球堆肥技术研发现状,以Innography专利分析平台为基础,分析了专利申请、布局、竞争态势、IPC分类等内容,探讨了核心专利的来源区域和技术主题等。结果表明,从全球范围来看,自2010年开始堆肥相关的技术专利数量迅速上升。来自中国发明人的专利数量最多,核心专利中64.8%来自美国。美国的杜邦公司和日本的日立公司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与技术创新能力。核心专利的热点主题为有机物、废弃物、废水、二氧化碳等。对中国专利的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专利数量最多。天津师范大学同时拥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领先同行。中国的技术热点主题为有机肥、原料、重金属、复合肥料和食用菌等。本研究可为全面了解堆肥技术研发的发展状况,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土壤C/N对苹果植株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C/N是土壤氮素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以2年生"富士"/平邑甜茶为试验材料,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土壤C/N[6.21(CK)、10、15、20、25、30、35和40]对苹果植株生长及氮素利用和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土壤C/N比值的逐渐增大, 苹果新梢长度和植株鲜重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C/N=15、20和25的3个处理苹果新梢长度和植株鲜重最大, 三者间无显著差异, 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C/N处理间植株15N利用率存在差异, 土壤C/N=25时, 植株15N利用率最大, 为22.87%, 与C/N=20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但两者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土壤C/N=40时, 植株15N利用率最低, 仅为15.43%, 低于CK处理的16.65%。土壤C/N处于15~25时, 植株吸收的氮素来自于肥料氮的比例较高; 而土壤C/N较低(<15)或太高(>25)时, 植株吸收的氮素来自于土壤氮的比例较高。土壤氮素残留量随土壤C/N的增大逐渐增加, C/N=40处理的土壤氮素残留量是CK的1.32倍。随着土壤C/N比值的逐渐增大, 肥料氮损失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 以C/N=25时最少, 仅为施氮量的49.87%, 而对照最大, 为61.54%。因此, 综合土壤C/N对苹果植株生长及氮素平衡状况来看, 土壤C/N为15~25时, 能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降低氮肥损失, 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以韩国特有的五色长石黏土矿物为原料,经特殊方式加工后制成一种新型环境修复制剂(简称QE粉末)。为了探索该新型材料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其在环境修复领域的应用潜质,分别研究了QE粉末对铁钉氧化及水体pH值和非接触条件下对水体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QE粉末自身表面放热的情况。结果表明:与常规的SiO2粉末及空白对照相比,QE粉末能降低铁钉在盐水中的氧化程度;其抗氧化性通过铁钉在盐水中氧化形成的沉淀物(Fe2O3)表征,QE粉末形成的棕红色絮状物最少,说明其抗氧化性最好。此外,QE粉末能调节水体pH值,并稳定在7.5左右。在非接触条件下,QE粉末可平衡水体pH值,提高水体温度,降低水体氧化还原电位;其对水体的密度、表面张力等理化性质也均有一定影响。对QE粉末表面的热分布场的测试结果表明,QE粉末的放热比SiO2粉末增加0.1~0.6℃。最后,对QE粉末在盐碱土壤改良、石油土壤修复、水体富营养化和堆肥资源化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石油污染土壤中正十六烷降解菌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东东营石油污染土壤中驯化筛选出一株正十六烷降解菌 TZSX2,经生理生化和 16S rDNA 基因测序,通过构建细菌系统发育树确定其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通过不同环境因子对 TZSX2 的生长情况和其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的影响研究,确定菌株 TZSX2 的最适生长和降解温度为 28~36 ℃,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超过 30%;TZSX2 能够耐受较高浓度的正十六烷,在正十六烷浓度为 2 mL·L-1 时,降解率为 79%,正十六烷浓度为 20 mL· L-1 时,降解率仍可达到 12%;在碱性条件(pH=9)下对初始浓度为 10mL·L-1 的正十六烷的降解率高达 91%。综上,所筛选的 TZSX2 菌株可以耐碱性,适用于极端环境中石油污染的修复,对高浓度的正十六烷具有优异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8.
QE制剂是一种含有微生物和矿物质的新型复合材料。为研究该材料对畜禽粪便高温堆肥进程及品质的影响,设置无添加剂(CK)、添加常规微生物菌剂(BJ)、添加QE制剂(QE)共3组处理,并以猪粪为原料,立式密闭发酵塔(容量50t)为反应装置,进行了为期7d的堆肥实验。结果表明:QE组堆温于第3天达到最大值72.7℃,比CK、BJ组分别提前2d、5d,且55℃以上持续天数为4d,高于其它两组处理。QE制剂可以有效提高堆肥的养分含量,堆肥7d后总氮、总磷、总钾含量分别达到2.62%、3.04%、2.29%,比BJ组高16.25%、2.36%、4.09%,比CK组高29.00%、14.72%、16.84%。同时,添加QE制剂的堆肥品质符合国家《有机肥料》(NY525-2012)标准,且优于其它两组处理。此外,QE、BJ组堆肥7d的种子发芽率指数分别为93.33%、90.00%,堆体已完全腐熟,而CK组为31.67%,未腐熟。研究表明,QE制剂在畜禽粪便高温堆肥过程中具有促进升温、加强保温、减少氮素损失、提高养分含量、改善堆肥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华北平原广泛分布的潮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和室外淋溶试验,通过比较生物有机肥(BOF)、普通有机肥(OF)、沼液(BS)、猪场废水(WLF)、化学肥料(CF)和不施肥(NOP)6个施肥处理对土壤磷淋失量、土壤速效磷含量及小白菜产量的影响,以明确不同肥料施用后土壤磷的转化及淋失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由于下层土壤对从上层淋溶下的磷的吸附作用,模拟淋溶及室外淋溶实验中各处理组之间磷淋失量差异性不一致,淋失量平均值最大的分别为CF及WLF组。(2)不同肥料处理组在不同土壤深度中速效磷(Olsen-P)含量存在差异,与NOP组相比,CF处理组在0?20cm、BOF处理组在0?60cm深度土壤的Olsen-P含量显著增加,其余处理组与NOP组在4个深度土壤中均无显著差异。(3)在室外淋溶实验中,CF组小白菜产量比施有机肥组高17.8%~82.0%,比NOP组高923.5%,施有机肥组的产量比NOP组高462.4%~768.7%;各组之间植株磷吸收量均存在显著差异,CF组磷吸收量比施有机肥组高22.0%~124.7%,比NOP组高1504.3%,施有机肥组磷吸收量比NOP组高614.0%~1214.9%。综合实验结果可知,从控制磷淋失量、促进植物生长及磷吸收的角度看,BOF和OF是最适合粪污处置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20.
由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产生的抗生素抗性菌(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ARB)和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已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造成了潜在危害。即使抗生素消减后ARB也能在环境中长期存在,ARGs可通过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进一步扩散。污水处理厂是ARB和ARGs的储存库,也是实现其削减的重要环节。因此,探索可高效去除ARB和ARGs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综述了多种深度处理工艺对ARB和ARGs的去除研究进展,分析了氯消毒、紫外和臭氧氧化等传统消毒处理工艺和光/H2O2、光芬顿、光催化等高级氧化技术,以及人工湿地、混凝、膜处理等工艺对ARB和ARGs的去除效果与机理。在此基础上,对今后ARB和ARGs去除相关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