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26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9篇
  11篇
综合类   230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小麦种质资源成株期氮效率评价及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小麦成株期氮效率评价方法,挖掘和筛选氮高效种质资源,为小麦氮效率的生理机制研究和氮高效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方法】2018—2020年,以108份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4个氮肥处理水平(0、180、240和360 kg·hm-2),调查不同氮水平下小麦株高、穗长、旗叶长、旗叶宽、茎粗、可育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粒长、粒宽和单穗产量11个农艺及产量性状,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法对小麦品种进行耐氮性评价和基因型差异分类。【结果】连续2年的数据结果显示,在低氮胁迫下,株高、穗长、旗叶长、旗叶宽、茎粗、可育小穗数、穗粒数和单穗产量8个性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旗叶长对氮胁迫的敏感程度最大。主成分分析提取4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39.766%、16.661%、9.361%和9.275%,累积贡献率达75.064%。以耐低氮性综合评价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小麦品种划分为强耐低氮型、耐低氮型、中间型、较敏感型和敏感型5类。筛选出耐低氮型小麦品种5份,温麦19、西农529、石4185、陇麦212和丰抗2,强耐低氮型小麦品种2份,中麦875和西农158。与低氮胁迫不同,高氮胁迫仅抑制茎粗、千粒重、粒长、粒宽和单穗产量5个性状,株高、穗长、旗叶长、旗叶宽、可育小穗数和穗粒数6个性状值随施氮量上升而增加。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31.348%、20.387%、12.452%和9.850%,累积贡献率达74.037%。依据耐高氮性综合评价D值,将供试小麦品种划分为耐高氮型、中间型、高氮较敏感型和高氮敏感型4类。鉴定出耐高氮型小麦品种9份,包括兰考矮早8、良星99、农大179、豫农9901、兰考926和郑农46等。基于籽粒产量和氮综合评价D值,将108份小麦品种划分为4种氮效率类型,双高效型(西农158和陇麦212等)、低氮高效型(西农585和石4185等)、高氮高效型(长丰1号和中种麦10号等)和双低效型(金丰7183和泛麦5号等)。【结论】供氮水平对小麦产量相关性状指标有显著影响,基于小麦种质间氮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结合3种分析方法,可以准确评价小麦种质资源成株期氮效率状况。  相似文献   
22.
氮素作为重要的营养元素,限制着小麦的生长发育和经济产量,筛选和培育耐低氮小麦品种是提高氮素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以118份不同基因型小麦为材料,在低氮(0.1 mmol·L-1)和正常氮(5 mmol·L-1)条件下苗期水培,测定根干重、茎叶干重、根冠比、植株干重、最大根长、初生根数和二级初生根数等相关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小麦品种的耐低氮性。结果表明,在低氮胁迫下小麦幼苗的根干重、根冠比和初生根数目显著提高,茎叶干重、植株干重和最大根长不同程度的降低,7个苗期性状指标在两个氮水平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 43.575%、22.904%和17.873%,累积贡献率达 84.351%。以耐低氮性综合评价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118份小麦品种划分为强耐低氮型、耐低氮型、中间型、较敏感型和敏感型5类。筛选出3份耐低氮型小麦(齐大195、金丰7183和天民198)和2份强耐低氮型小麦(山农0917和鲁麦8号)。不同小麦品种的耐低氮机制不同,研究结果为小麦耐低氮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23.
24.
甘肃省粮食作物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甘肃省14个市(州)粮食生产区域为单元尺度,对甘肃省三大类粮食作物小麦、玉米、马铃薯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区域内部粮食生产变化的异质性。结果表明,甘肃省粮食生产的地域性差异较大。粮食主产区呈现由西向东、由灌溉区向旱作区转移的态势。小麦播种面积直线递减,粮、经兼用的玉米、马铃薯播种面积上升。甘肃省粮食生产品种类型及区域结构变换更替明显,种植业比较收益高低是决定更替变换的主因。  相似文献   
25.
李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686-4687
从工作实际经验出发,对充分发挥农业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在培养创新型农业人才中的作用进行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6.
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阐述了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开展培训教育和宣传,提高人员素质;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健全内部管理运行机;构建技术和信息服务平台;制因地制宜,分类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7.
晋甘薯4号     
晋甘薯 4号甘薯是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甘薯课题组于 1 993年以甘薯 1号为母本 ,丰收白为父本 ,经杂交选育而成。 2 0 0 0年 1 0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 该品种顶叶淡绿 ,叶绿色 ,叶形浅裂复缺刻 ,叶脉绿色 ,叶片大小中等 ,呈心脏形。茎绿色 ,较粗 ,长蔓匍匐型 ,长势较强。薯形长纺锤 ,皮色淡黄 ,薯肉乳黄 ,蒸煮橙色。结薯集中整齐 ,大薯率高 ,薯块平整 ,蒸煮没有粗纤维。一般单产 6万~ 7.8万kg/hm2 。栽培要点 该品种叶片较大、茎秆较粗 ,地上部分长势较强 ,块根膨大速度快 ,所以在栽培时要注意以几点 :…  相似文献   
28.
乡镇财政是我国五级财政中最基础、最薄弱的环节,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对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受农村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乡镇财政建设将是一个艰苦而渐进的过程。现在,就如何加强乡镇财政建设,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9.
春麦小弓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麦小弓棚栽培技术李红霞,马维亮,李晓瑞(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所永宁750105)我区春小麦以往都是在自然状况下,以高密度求全苗夺高产,播种时由于湿度差,温度低,出苗时间长,出苗弱,出苗差,后期遇到干热风,高温迫熟等因素影响产量。近几年来人们又探索播...  相似文献   
30.
远缘杂交在小麦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远缘杂交育种是小麦育种中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可以把小麦近缘属植物的外缘有益基因导入栽培小麦,从而丰富小麦的遗传基础。本文根据近年来远缘杂交的进展情况作简要综述,以期能为在小麦育种及生产上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