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66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明确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设施西瓜根结线虫发生危害情况以及病原种类,提出根结线虫病安全高效的药剂防治技术,实现陕西西瓜产业健康高效发展目标。于2022年5月在西安市鄠邑区主要设施西瓜种植基地,对根结线虫病害发生率、病情指数等进行调查研究,并采集根部样品进行根结线虫分离,运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不同产区设施西瓜根结线虫的种类,并对不同化学药剂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鄠邑区西瓜主产区平均病田率达92.9%,病株率88.7%,病情指数73.1。2龄幼虫、雌成虫形态特征及形态测量指标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均表明该地区根结线虫病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药剂试验表明,98%棉隆微粒剂防治效果显著,每公顷土壤施用150 kg为适宜的使用剂量,30 d的防效100%,70 d的防效92.1%;同时在西瓜移栽前用2250 mL/hm2的41.7%氟吡菌酰胺进行土壤处理即可有效抑制南方根结线虫侵染,70 d后相对防效75.7%,效果优于药剂灌根。  相似文献   
22.
陕西温室番茄根结线虫病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治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室内和田间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陕西温室栽培番茄根结线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结果表明,番茄根结线虫一年在陕西发生4-5代.以卵或2龄幼虫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度过寄主中断期.温室栽培面积增加、土壤连作年限的延长以及感病番茄品种是引起根结线虫病严重发生的重要因素.切断传播逢径是预防根结线虫病发生面积进一步扩大的关键措施.选种千禧、耐莫尼塔高抗品种、高温消毒等措施是目前控制番茄根结线虫最为有效的绿色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测定了25%奥宁、70%代森锰锌、55%敌克松3种药剂对陕西温室黄瓜根腐病陕北菌株和关中菌株的毒力,并进行了土壤药剂处理及灌根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3种药剂对关中和陕北两种菌株的菌丝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5%奥宁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最好,5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效果次之,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最差。对关中菌株EC50分别为0.3754、219.5887、105.5966,对陕北菌株依次0.2771、160.5462、89.5241。药剂处理土壤田间经济有效的用量均分别为200g、2000g、2000g。药剂灌根防治效果均不明显,生产上不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猕猴桃溃疡病是严重危害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重要细菌性病害,由于致病菌潜伏期不表现病症,常错过最佳的防治时期。为实现猕猴桃溃疡病田间无症带菌状态的早期诊断,本研究对田间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优化,并采集田间无症样本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猕猴桃溃疡病病健交界处组织用金氏B培养液浸泡8 h可获得质量较高的PCR模板;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φ=10%的甘油能显著增强扩增效果;当检测无症带菌样本时,浸提液中加入Na2SO3,26 ℃浸泡8 h有利于降低PCR反应中抑制物的干扰;进一步优化PCR反应中模板DNA的添加量;无症样本检测结果表明,在猕猴桃孕蕾至开花期的新生枝条中溃疡病致病菌的检出率最高,可达91.8%。本试验优化后的PCR特异性分子检测技术,有助于及早发现无症带菌的猕猴桃溃疡病病株,对尽早有针对性实施田间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正> 海城市现有15万亩天然次生油松林,上代松林由于松毛虫、松干蚧的严重危害和人为的破坏活动,已经所剩无几。为有效地控制虫灾,确保松林正常生长,我们于1981—1985年,以王石乡中沟村的4,000亩集体所有异龄油松天然次生林为试验基地,进行了松毛虫综合治理的试验研究。这次试验的重点放在:掌握虫情动态,了解发生规律;通过封山育林、抚育管理和林地补植等林业措施,保护和改善松林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因素抑制虫害;只有在害虫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才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6.
通过分析镇安县11个板栗林下土壤理化指标及相关性,对镇安板栗林下土壤进行丰缺评价,明确板栗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为板栗林下土壤质量的维护与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镇安县板栗土壤出现板结,而且土壤以中性、微酸性为主;镇安县西沟村和朱家垭板栗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其余板栗土壤有机之含量水平适中且保持在较高水平。镇安县金钟村、西沟村和岩湾村板栗土壤的全磷处于极丰及丰富水平,其余样地土壤全磷含量中等偏低;板栗林下土壤全钾含量较高,整体处于丰富水平以上;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均在60.00 mg/kg,满足板栗基本生长需要;除镇安县镇东路兔儿凹、朱家垭和木兰沟速效钾含量处于较缺水平,其余各样地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以上,适宜板栗的生长。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EC与pH呈显著正相关性;土壤pH与土壤有机质、全钾、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但与全磷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显著影响着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镇安县板栗林下土壤板结,增施有机肥并适当补充磷肥,以改善土壤通透性,并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
经过对国内外相关测量技术现状的分析,本文提出将单片机技术融入干湿球方法的原理,从而设计出温度湿度压力一体机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8.
土壤消毒措施对土壤物理特性及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垄沟式太阳能消毒、石灰氮麦秸、垄鑫3种土壤消毒方法对日光温室土壤物理特性及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式太阳能消毒处理对土壤物理特性未产生较大影响,处理后粗粉粒含量较对照降低9.5%,砂粒两个粒径(0.1~0.5mm、0.5~1.0mm)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39.4%、117.7%,其余组分无明显变化;石灰氮麦秸处理后黏粒含量增加163%,细粉粒两粒径(0.001~0.005mm、0.005~0.01mm)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52.1%和116.8%;施用垄鑫处理后土壤黏粒含量较对照降低65.8%,细粉粒两个粒径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33.0%、32.2%。不同处理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形成均有一定阻碍作用,其中石灰氮麦秸处理对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影响最大,其次是垄鑫处理,垄沟式太阳能消毒处理影响最小。3个土壤消毒处理都能提高黄瓜平均叶片数、平均株高、叶绿素含量和黄瓜产量,其中垄沟式太阳能消毒处理能显著提高黄瓜生物学指标,有良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9.
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规程(DB61/T 395-2007)适用于陕西省内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的绿色防治,防治目标是对虫害防治效果达95%以上、病害防治效果达85%以上,其核心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0.
应用垄鑫防治蔬菜土传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特别是随着连作栽培时间的延长,蔬菜根结线虫、根腐病、软腐病、枯萎病和黄萎病等土传病害迅速蔓延,对蔬菜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产量损失一般达20%~50%,严重的达60%以上,有的甚至绝收。化学熏蒸剂处理土壤是防治蔬菜土传病害的有效方法之一,过去采用溴甲烷处理土壤对控制蔬菜土传病害曾经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