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6篇
  14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坡地果园间种不同绿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改良坡地果园土壤,开辟果园有机肥源,进行了果园间种白花草、三叶草、芒草并压青的定位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间种这3种草可明显提高果园土壤的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与无覆盖处理相比,果园间种绿肥pH值提高0.5~0.7个单位,有机质含量提高1.1~3.3 g/kg,土壤碱解氮、速效磷(P2O5)和速效钾(K2O)分别提高2.5~7.1、0.8~2.1、518~12.2 mg/kg.同时还可改善坡地果园生态小气候、稳定地温,不同绿肥覆盖显著降低地表温度3.9~7.6℃,进而调节了果树生长环境,有利于果树生长.果园间种绿肥与无覆盖处理相比,桃单果重平均增加7.7%,单株产量平均增加12.5%,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2.
一、母畜不孕 1.益母草500~800克,艾叶250~400克,当归50~100克,煎水服,每天1剂,连服3~5剂。 2.益母草100克,白术60克,杜仲40克,红花30克,当归90克,党参120克,鸡血藤、山药、熟地、阳起石各80克,煎水,加红糖250克灌服。 3.在每日补喂青绿饲料10公斤的同时,将当归500克,益母草、淫羊藿各1000克,用细纱布包裹煎半小时,加黑豆5~7.5公斤,煮30分钟,去掉药渣,捞出黑豆晾干,每日喂500克。 4.益母草、当归各60克,木香、三棱、莪术、桃仁各45克,碘化钾6~8克,淫羊藿60克,青皮45  相似文献   
113.
美国大量用冰冻浓缩甜橙汁代替了鲜橙汁,包装成小罐,贮存于超级市场的冰冻库中取出来销售。冰冻浓缩橙汁用三罐冷水和四倍体积的普通橙汁配制而成。这种产品自1945年问世以来,已给柑桔加工业带来了一场革命,它很快就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现在生产量已远  相似文献   
114.
质检机构通过现场评审后及时整改偏离项对保持质检机构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农产品质检机构实验室现场评审后对发生偏离项的整改工作流程、纠正措施、结果验证等整改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苹  李畅  姚芳 《农家致富》2007,(4):28-28
多效唑代号为PP333,是一种内吸、用途广泛的植物生长延缓剂、调节剂,对哺乳动物、鸟、鱼和无脊椎动物低毒,能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根茎吸收对整个植株起作用.叶面吸收只对局部起作用。在多种果树上施用,能抑制根系和营养体的生长;使叶绿素含量增加;抑制顶芽生长.促进侧芽萌发和花芽的形成.增加花蕾数,提高坐果率,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抗寒力等功能。此外,多效唑也有一定杀菌作用和抑制多种杂草效能。  相似文献   
116.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主要在北方生长,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对小麦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根据气候条件、自然条件的不同,防治的技术也存在差异。本文首先分析了小麦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然后分析了小麦的常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最后讨论了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为广大的农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华南稻区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CH4和N2O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华南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内,CH4排放呈单峰曲线,不同水稻季CH4排放峰出现的时间和峰值不同,晚稻CH4排放峰出现的时间早于早稻,且峰值明显高于早稻。由三季水稻观测数据可知:稻田CH4排放通量范围分别为-0.29~14.83、-6.09~31.54、-0.11~22.87 mg·m-2·h-1,而不同生长季N2O排放数据表明稻田N2O排放通量非常小且N2O排放规律不明显;稳定性氮肥结合甲烷抑制剂(SN)处理CH4季节排放总量最低,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相比,SN处理均能明显降低CH4季节排放量,降幅分别达34.1%、28.4%和7.7%。分析单位产量CH4和N2O增温潜势可知,两季水稻SN处理较FP处理全球增温潜势分别降低了31.0%和17.8%。综上认为,华南稻-稻连作种植体系下,CH4气体是稻田全球增温潜势增加的主要温室气体,SN施肥模式可作为该区域稻田温室气体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8.
硒是人类和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目前我国居民的膳食普遍存在硒摄入量不足的现象,因此提高粮食作物中硒的含量,研究水稻硒营养吸收对改善我国居民硒营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概要介绍了稻田土壤硒的赋存形态、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并从水稻体内硒的含量、吸收积累和代谢途径等方面总结水稻体内硒的吸收特性和代谢机制。施硒能促进水稻产量的增加,提升水稻的品质,并能够调节水稻的光合作用,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和抗逆性,从而保护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虽然目前已有研究在水稻体内硒的吸收、转运及代谢机制等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有关富硒的调控机制、遗传机制以及硒与其他植物营养元素的互作协同机制同样也值得深入研究,为生产富硒水稻和植物硒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9.
酸性土壤改良剂与生防制剂协同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酸性土壤改良剂分别与生防制剂结合,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其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效果。酸性土壤改良剂分别与放线菌菌剂处理(Act A)和生物有机肥处理(BIOA)的协同防效(61.1%和58.3%)均高于单独施用酸性土壤改良剂(ASA)(49.7%)、放线菌菌剂(Act)(55.6%)和生物有机肥(BIO)的处理(52.8%)。至试验结束时,各处理土壤的p H值显著高于对照(CK)(p0.05);Act和BIO处理显著降低了香蕉根际尖孢镰刀菌数量(p0.05);Act A和BIOA处理能显著提高香蕉根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并降低真菌数量。各处理显著促进香蕉生长,且能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全氮、速效钾含量和电导率。结果表明,酸性土壤改良剂和生防制剂可有效协同防控香蕉枯萎病。  相似文献   
120.
土壤微生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反应敏感,是探讨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效应的有效指标之一。通过野外调查与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藏中矿区重金属污染对土壤蔗糖酶、脲酶、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C(MBC)、N(MBN)和P(MBP)、土壤基础呼吸、代谢商(qCO2)及可矿化N的影响。研究表明,矿区土壤重金属Cu、Zn、Pb、Cd全量和有效含量均高于对照土壤;随着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增加,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C、N和P、可矿化N均逐渐降低,土壤基础呼吸和qCO2则逐渐升高;土壤重金属与土壤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脱氢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MBC、MBN、土壤基础呼吸、qCO2及可矿化N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脱氢酶活性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最为敏感,表明脱氢酶活性可作为藏中矿区土壤环境质量变化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