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垂直入渗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为了探明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及变化过程的影响,该文通过室内积水入渗试验,比较分析了保水剂作用下土壤水分的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及湿润锋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保水剂对入渗率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上层混施(0~10 cm)和层施(5 cm)保水剂会限制土壤水分向下运移,30 min后累积入渗量分别比对照显著减少了17.3%~36.6%和5.5%~46.6%;而且随着保水剂用量增加,抑制效应增大。相比较而言,这种减缓入渗的程度在保水剂层施,且用量为0.1%时更为明显。下层(10~20 cm)混施和层施(10 cm和15 cm)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入渗的抑制是有限的,约比对照降低了4.9%~11.9%;但当保水剂层施量为0.1%时,土壤水分入渗反而会随着入渗进程而增加,累积入渗量可达到对照的1.1倍。层施保水剂后,保水剂层及保水剂下层土壤含水率会普遍增加1.1~1.9倍。  相似文献   
52.
探究以颜色和纹理为特征,以神经网络建模为方法,识别玉米干旱的效果。利用可见光成像方式采集不同干旱胁迫下的玉米图像,通过编程从玉米图像中自动提取颜色和纹理特征变量,以多个BP神经网络集成学习的方法构建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干旱识别模型,识别不同干旱程度的玉米植株。结果表明:玉米出苗—拔节阶段的模型在训练和验证时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和平均识别精度均在90%以上,识别误差均值小于0.1;拔节—抽雄阶段的模型在训练和验证时识别干旱的平均准确率和平均识别精度均在85%以上,识别误差均值为0.1和0.14;抽雄—成熟阶段的模型在训练和验证时识别干旱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85.36%和84.27%,平均精度在均在80%以上,识别误差均值为0.15和0.16。玉米出苗—拔节、拔节—抽雄、抽雄—开花3个阶段的干旱识别模型对田间玉米干旱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在75%左右,平均识别精度在80%以上,平均识别误差依次为0.22、0.21、0.29。总之,出苗—拔节阶段的玉米干旱识别模型识别干旱的能力最强,拔节—抽雄阶段的模型次之,抽雄—成熟阶段的模型较差,同一模型对同一干旱程度的识别,模型训练时的识别效果最好,验证时的识别效果次之,测试效果较差,同一模型对不同干旱程度的识别,总体表现为对中旱水平识别效果最不理想,对适宜和特旱水平的识别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玉米干旱特征模式识别和利用表型特征实现玉米旱情自动监测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2015-2016年对黑河市九三管理局30年气象要素及大豆品种黑河43在覆膜、不同密度等级和化控处理下全生育期产量和鼓粒期的冠层结构、受光量和光分布特征进行测量分析。两年实验结果表明:2015年降雨较多,产量增长;2016年7~8月降雨量极少,干旱胁迫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叶面积指数小、受光量小,产量减产;光在冠层内分布呈线性变化,主要集中在大豆冠层顶部;单位土地面积受光量与单位叶面积受光量、单株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单叶面积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冠层结构是影响冠层受光量的主要因素,叶面积指数越大,单叶面积越大,单位土地面积受光量越多,大豆百粒重及产量均与单位叶面积受光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单位土地面积受光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示在黑河地区大豆受光量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增长具有重要影响;覆膜及D2密度(48万粒/hm2)处理下受光量最高,产量最高。因此增密与覆膜结合,调整植株冠层结构,保证植株生长发育,提高叶面积指数,充分利用当地光温水气候资源是进一步提高单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54.
【目的】干旱胁迫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和产量水平,对玉米干旱胁迫快速、精确监测,及时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对保障玉米丰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对玉米干旱卷曲叶片进行监测是实现快速精确地监测玉米干旱胁迫的重要方法。【方法】文章使用单反相机获取干旱胁迫和适宜水分处理下的玉米植株数字图像,使用多边形框手动标注玉米卷曲叶片,建立玉米卷曲叶片目标检测数据集,使用目标检测模型Mask R-CNN对玉米卷曲叶片进行检测。【结果】目标检测模型进行玉米卷曲叶片检测的置信度高于98%,在IOU阈值为0.5时,卷曲叶片检测模型的均值平均精度为74.35%。【结论】目标检测算法能精确地对玉米卷曲叶片进行检测和分割,卷曲检测置信度高。基于叶片卷曲信息的玉米干旱胁迫识别具有快速、及时、精确等优点。随着作物表型组学的发展,目标检测算法可广泛应用于作物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以及作物表型研究中感兴趣区域的识别和定位等研究。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54年来贵州灾害资料的分析表明,旱灾、水灾、风雹灾、病虫害、低温冷冻害是影响贵州农业及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其中水旱对贵州的粮食生产危害最大。分析了贵州54年来各种农业灾害的发生及影响,以期为贵州农业灾害防、避、减提供依据,更好地促进贵州农业及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56.
54年来贵州旱灾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54年来贵州灾害资料的分析表明,旱灾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对贵州的粮食生产危害较大。分析了贵州旱灾的种类、特点及时空分布,以期为贵州旱灾防、避、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7.
我国农业立体污染特征与防治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立体污染是个全新的理念,与点源污染、面源污染有直接的关联,但又有质的差别。剖析了我国农业立体污染的特征与严峻态势,介绍了国外农业污染研究与防治进展,提出了我国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的总体思路。论述了其指导思想、基本途径和基本目标等,并提出了构建我国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8.
用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4种农田覆盖材料和天津轻化所研制的土面覆盖剂6^#,65^#于1992年在北京进行了春玉米田间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是增温效应以地草、草纤维膜和6^#最好,分别比裸地提高土壤温度0.17℃和0.16℃,秸秆覆盖较裸地低0.89℃,保墒效应则以秸秆最好,较裸地提高土壤水分1.92%,地膜、6^#,沥青乳剂、草膜分别较裸地土壤水分提高1.34%、0.56%、0.37%、0.23%  相似文献   
59.
不同保水剂吸水保水能力聚类分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SPSS 11.5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利用25种保水剂产品的吸水能力(吸水倍数、吸水速度)和保水能力(保水率、释水速度)的测定结果,根据保水剂特性分别进行了聚类,对产品的性能相应的建立了分级指标:吸无离子水能力,分为高(≥350 g/g),中(100~350 g/g),低(<100 g/g);在吸0.9%NaCl水溶液方面,分为高(≥45 g/g),中(20~44 g/g),低(<20 g/g);吸无离子水达到80%饱和所需时间,分为快(<10 min),中(10~25 min),慢(>25 min);综合保水能力,分为较弱、中等、较强。对产品各个特性分级聚类,旨在为用户结合保水剂的特性和自己的要求,合适的选购产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0.
一种新型FA抗蒸腾剂对春玉米生理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分别在春玉米抽雄前 10d(A)、灌浆期 (B)和抽雄前 10d +灌浆期 (C)喷施新型FA抗蒸腾剂 ,研究其对春玉米的生理调节作用 ,喷施浓度为 0 .5、1.0、1.5和 2 .0ml·L-1。结果表明 ,喷施新型FA抗蒸腾剂可以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 ,有利于减轻干旱胁迫。新型FA抗蒸腾剂可以提高光合速率、降低蒸腾强度 ,起到促进玉米生长和减少水分散失的作用。除硝酸还原酶活性外 ,其它各指标在喷 2次后有累加作用。春玉米施用新型FA抗蒸腾剂后的增产幅度为 5 .37%~ 2 9.5 8% ,施用的适宜浓度为 1.5ml·L-1,适宜喷施期为抽雄前 10d +灌浆期 (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