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6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报道了同年同批种源的闽楠(Phoebe bournei)幼林在由湖南省的郴州、广东的乐昌和肇庆组成的区域栽培试验结果,发现郴州、乐昌、肇庆3地闽楠幼林的树高、胸径2个生长指标间存在差异,且与依据林木生长量的一般栽培区的生长量值一致。由此可见,2种栽培区划均有科学性,做闽楠产业发展规划时应参考2个区划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82.
米老排林下种植6年的黄藤主茎长为0.28±0.04m,产生萌茎的植株占48%,平均拥有萌茎1.3±0.2条,远远低于相邻间伐50%的马尾松林下的黄藤;黄藤植株晴天全天得到的有效光合辐射和相应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为0.6μmol·m^-1·s^-1和0.05μmolCO2·in^-1·s^-1,远远低于空旷地上的1539μmol·m^-1·s^-1和3.11μmolCO2·m^-2·s^-1,表明米老排林下黄藤生长缓慢,可能与其得到的有效光合辐射较低有关,若在米老林下间种黄藤需进行间伐以增加透光。  相似文献   
83.
板栗叶片POD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板栗叶片的POD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板栗叶片POD的最适温度为38℃,最适pH为4.6,最适H2O2浓度为0.1%,Km值为128.17mmol/L,Vmax值为281.68U/(s·gFW).硫脲和亚硫酸氢钠对POD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氯化钙和硝酸钾对POD活性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84.
锥栗叶片生长过程及其生理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2000年3月22日至4月27日,每隔5d取正在生长的锥栗叶片,测定其形态和生理指标,测定结果如下:叶片,叶宽和叶面积的生长曲线为S型曲线,叶片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形成上有一个快速增长期,即生长初期叶片的生长较缓慢,生长中期叶片迅速增长,生长后期又变慢,最后趋于稳定,在快速生长期,叶片的增幅比叶宽的增幅大,叶片生物量的生长曲线也为S型曲线,叶片鲜重增长的幅度比干重大,叶片生长过程中,叶绿素含量迅速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生长初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迅速降低,而后在一定值附近波动,过氧化物酶活性在生长初期和中期都保持在较高的状态,在生长后期过氧化物酶活性降至另一较低的状态,叶片含水量初期迅速上升,达到最高央开始下降并趋于稳定,其变化曲线为单一峰曲线。  相似文献   
85.
5种生长方程在2种藤林生长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广西大青山单叶省藤和黄藤人工林多年固定样地调查和采收资料,选择Richards、Korf、Logistic、Gompertz和Mitscherlich等5种理论生长方程,分别建立藤林母茎长、萌茎长和萌蘖数与年龄的相关关系,并对拟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除Mitscherlich方程拟合单叶省藤萌茎长时相关指数小于0.90外,其它方程拟合的相关指数均高于0.92;Korf和Rich-ards方程的拟合最高,Gompertz方程次之,而Logistic和Mitscherlich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差;与Richards方程相比,Korf方程更能准确描述单叶省藤和黄藤林分的生长特性,更适合于建立单叶省藤和黄藤人工林的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86.
海南岛棕榈藤生产消费系统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是我国原藤的主要来源.本文通过对农户、采购商、制造商和政府官员的半结构化访问以及实地观察和收集资料等方式收集海南岛棕榈藤业的信息,得到如下结果:1)海南岛天然棕榈藤可采资源储量超过25×10^6 公斤,但实际每年产量仅2×10^6公斤;2)海南2000-2005年人工种植的棕榈藤资源达1万公顷,主要以黄藤为主,其次是白藤和单叶省藤,但目前还未投产;3)海南省藤加工业利用的本地棕榈藤种类主要是黄藤、白藤、大白藤和单叶省藤,国外原藤种类有杜尔智、巴丹和沙藤,虽然国外藤种用量有所上升,但仍以本地藤种为主.4)在海南,大宗原藤视同木材,必须办理运输证,同时必须缴纳育林基金;5)构建出海南棕榈藤业的生产消费系统流程.根据上述结果,作者最后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7.
对顺德区5种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窿缘桉、台湾相思与湿地松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针阔混交与阔叶混交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均匀度指数(E a除外)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群落间乔木层差异显著,灌木层与草本层变化趋势相对较复杂,但针阔混交林群落与阔叶混交林群落之间,窿缘桉、台湾相思与湿地松群落间无显著差异;7种多样性指数中,乔木层与灌木层采用的研究指数幅度更宽广,可采用SP、SW与P指数测度物种多样性,草本层采用Jsp、P指数较好;提出了基于物种多样性的人工林群落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8.
藤文化浅析     
自古以来,藤以其广泛的实用价值和独有的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在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画卷中绘上了浓墨重彩。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拓展藤产业和贸易,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文中概述了藤类的地理分布、植物分类、材料特性,力求循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详尽介绍我国各民族的藤类利用水平,分析我国藤产业与商品贸易的沿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89.
棕榈藤利用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国际棕榈藤利用、产业和贸易的发展历史,讨论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棕榈藤藤材工艺学性质的研究与进展,简要地介绍了棕榈藤采收、产后加工的工艺流程、藤产品及其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90.
肉桂薏苡复合经营模式结构与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桂薏苡复合经营是本项目在福建中亚热带地区进行的初步试验。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是樟科常绿木本药用植物,初植幼树需一定遮荫,有利于成活。薏苡(Coixlachryma-jobi)是属于禾本科草本药用植物,喜光较耐旱,适于幼林地套种。为揭示肉桂薏苡复合经营的结构与生物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