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5篇
  5篇
综合类   2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5个水稻蛋白激酶的克隆、表达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激酶在生长发育、表达调控、逆境反应、信号传导等几乎所有的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蛋白激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水稻基因组中至少有1500个蛋白激酶。本研究利用已有的蛋白激酶序列,通过PCR扩增和重组克隆,将5个重要的蛋白激酶在酿酒酵母系统中进行了表达,它们的编号分别是:NM-189878,NM-194133,NM-190508,NM-197522和NM-197571,其中NM-194133具有较强的自我磷酸化活性。同源性分析表明,这些激酶在水稻中可能的作用包括:碳代谢的生物合成调控、种子形态发生、细胞分裂调控、生物和非生物刺激的反应调控等。这项工作为进一步的体外酶活分析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等提供了基础,也为高通量克隆表达水稻蛋白激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系统。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病程相关(pathogenesis-related,PR)蛋白质在植物防卫体系中的表达模式进而探讨水稻抗病的分子机理。【方法】选取10个前期工作中鉴定的差异转录PR基因,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技术检测它们在水稻正常生长和与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 Xoo)互作过程中的表达丰度变化。【结果】发现随着水稻的生长,Os12g43380、Os12g36830、Os12g36860、Os12g36840、Os02g41670、Os05g35290和Os12g33610的表达逐步增加,一般在开花期达到最高,成熟期有所降低。在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介导的水稻-Xoo非亲和互作过程中,检测到Os01g51570、Os01g71680和Os12g36850的表达量上调,Os12g36830、Os12g36840、Os02g41670和Os05g35290的表达量下调,并且发现,在亲和互作和非亲和互作反应中PR蛋白质的变化模式相似。对PR基因上游启动子区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与抗病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其中,ARE、HSE、MBS、TC-rich repeats等元件在抗病相关的PR基因上游出现频率较高。【结论】鉴定了在水稻-Xoo互作过程中发生丰度变化的7个PR蛋白质。  相似文献   
33.
核糖核酸酶(Ribonucleases,RNase,RNS) T2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其保守性提示了功能的重要性.在水稻基因组中有8个RNase T2成员,本试验采用基于抗体的蛋白质组学策略,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技术检测了它们在叶片生长及盐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发现OsRNS1-OsRNS7蛋白质在叶片中有表达,其中OsRNS4主要在苗期表达,提示其在苗期发挥作用,其它蛋白质主要在成株期表达,但没有检测到OsRNS8的表达;水稻OsRNS4在盐胁迫条件下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盐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作用,其它RNase T2蛋白质的表达大多随盐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将RNase T2蛋白质的表达与转录信号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在部分基因中有一定的相关性.本试验获得的数据为揭示水稻RNase T2基因的功能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34.
工业上生产糠醛是以玉米芯为原料,经高温酸化处理后提取,因此糠醛厂产生的玉米芯废渣堆积如山,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1993年以来,我们以糠醛渣为原料进行栽培香菇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概述了襄樊市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指出襄樊市农业技术推广在运行机制和模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建立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体的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  相似文献   
36.
[目的]为快速扩繁黄花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长健壮、无病虫害2年生黄花槐的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250、500、1 000 mg/L吲哚丁酸(IBA)和250、500、1 000 mg/L萘乙酸(NAA)处理对枝条成活率、株高、平均生根数及根长的影响。[结果]IBA和NAA处理后的枝条扦插成活率、株高、生根数和根长均高于对照,不同浓度IBA处理的枝条成活率均高于NAA处理。500 mg/L IBA处理的枝条成活率最高(比对照高20%)、成活枝条的株高最高(33.5 cm,较对照高15.87 cm)、生根数最多(13.13条)、根最长(14.53 cm,较对照长195.93%)。[结论]IBA和NAA处理均可提高黄花槐扦插枝条的成活率、株高、生根数和根长,其中500 mg/LIBA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