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贵州山羊养殖专家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助推贵州山羊养殖产业发展,利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PAID 4.0平台上开发了贵州山羊养殖专家系统,针对山羊养殖品种选择、圈舍建设、草场管理、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与诊断、繁殖决策等方面内容,根据用户需求,将人工智能与畜牧专家的知识结合起来,模拟行业专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指导。系统界面友好、结构合理、功能全面,丰富了农业技术推广普及的方式,有效解决了贵州山羊养殖中行业专家和农技人员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
为构建辣椒形态结构模型,实现植株可视化,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温度对辣椒叶片形态发生的影响,量化了温度与叶片形态建成的关系,构建了基于有效积温(GDD)、以Logistic方程为基础的辣椒叶片长度、宽度及数量形态发生的动态模型,并利用独立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辣椒叶片长度、宽度及数量的模拟值与观察值之间的均方根差分别为1.328cm、0.384cm和6.615片,辣椒叶片形态发生的观测值与模拟值具有良好的吻合度,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预测性。  相似文献   
23.
倒提壶(Delphinium yunnanense Franch)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中药材。在调查研究野生倒提壶的生物学特性、产地环境及其生长期间根、茎、叶、花等器官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对倒提壶的繁殖与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报道了倒提壶的生物学特性与繁殖方法及栽培技术的研究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4.
辣椒茎枝形态发生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基于有效积温(GDD)的辣椒茎枝形态发生模拟模型,为辣椒功能—结构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试验基础之上,系统分析了温度对辣椒主茎及分枝形态发生的影响,并量化了温度与主茎高度、直径和分枝长度形态的关系,构建了基于GDD和Logistic方程的辣椒主茎高度、直径和分枝长度形态发生的动态模型.[结果]辣椒主茎高度、直径和分枝长度的增长过程符合S型曲线;采用独立的试验资料检验模型,主茎高度、直径和分枝长度的模拟值与观察值之间的均方根差(RMSE)分别为2.854、0.060、3.220 cm.[结论]模拟值与观察值之间的RMSE值均较小,说明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精确度,所构建的辣椒主茎和分枝形态模型为辣椒功能—结构模型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5.
为了对作物生长发育期间的灌溉、施肥或排水措施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以计算机网络为通讯平台,以数据库为核心,开发集数据采集与数据管理为一体的土壤墒情自动监测信息系统,使墒情采集、动态监测、数据管理及共享服务融为一体。建立7个监测示范站与管理中心,实现一站式获取土壤墒情数据、连续监测和实时查看数据,实现监测点数据自动采集、储存等功能,并提供从网站、C/S客户端与手机等方式数据查询。  相似文献   
26.
喀斯特山区村级尺度下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贵州省平坝县马场镇栗木村土壤养分测试数据为例,利用经典统计及地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土壤有机质、氨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空间变异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根据旱地和水田中各土壤养分元素的不同空间变异特性分别选出了各自的最优插值方法,生成了空间变异分布图.  相似文献   
27.
为了对辣椒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以黔椒4号、Y-187、火焰山和绿炬为材料,设置品种与氮素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品种辣椒果实纵径和横径之间以及果实干重与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引入校正系数K和M构建基于生物量的辣椒果实几何参数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类型辣椒果实纵径和横径的关系可用幂指数方程表达,果实干重随体积呈线性变化。运用独立试验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初步检验,模型对辣椒果实纵径和横径动态变化规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所建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不同生长条件下辣椒果实的主要几何参数,为构建辣椒功能—结构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氮素施用量对火龙果产量、品质及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黔南地区火龙果适宜的氮肥施用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素施用量0 kg/hm~2(T_0,对照)、89.1 kg/hm~2(T_1)、127.2 kg/hm~2(T_2)、165.3 kg/hm~2(T_3)对火龙果产量、品质及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火龙果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T_2处理最高,为18 557.42 kg/hm~2,比对照增产32.63%;火龙果单果质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处理间果形指数差异不明显。施氮对火龙果果实N、K含量影响较大,其分别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先降低后增加,施氮对P含量影响较小。总体上,施氮增加了果实中花青素含量,以T_2处理最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果实中可溶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总酚含量。施氮处理Vc、类黄酮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以T_2处理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5.60%、6.49%。室温下,施氮降低了火龙果的贮藏时间,不同施氮量处理果实腐烂率表现为T_3T_2T_1T_0;而冷床条件下,高氮水平T_3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火龙果的腐烂率,延长贮藏时间。综合考虑,在黔南地区,在保证有机肥充足的前提下,火龙果氮素施用量以T_2处理较优,实际生产中可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9.
早熟黄瓜优化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3414"二次回归设计,以氮、磷、钾为供试因子,黄瓜产量为目标函数,对贵州省低热地区早熟黄瓜施肥数学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施肥技术方案为N肥施用量201.75 kg/hm2、P2O5施用量121.05 kg/hm2、K2O施用量321.15 kg/hm2时,产量为79 435.05kg/hm2。  相似文献   
30.
为解决山区无移动网络或移动网络费用较高等现实问题,利用JDK、Eclipse、ArcGIS for Android等工具,运用ArcGIS离线地图实现原理,开发包含作物施肥推荐、土壤养分查询、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知识与视频查看等应用功能的Android智能手机测土配方施肥离线查询系统.该系统的推广应用效果明显,具有便捷性、易用性及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